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46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顺铂同期放化疗与奈达铂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8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奈达铂同期放化疗组(奈达铂组90例)和顺铂同期放化疗组(顺铂组90例),观察并比较2组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奈达铂组近期有效率、1年无复发生存率、1年无转移生存率、2年无复发生存率、2年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8.85%、89.66、86.21%、85.06%和80.46%,顺铂组近期有效率、1年无复发生存率、1年无转移生存率、2年无复发生存率、2年无转移生存率分别分别为97.60%(χ2=3.07,P〉0.05)、81.93%(χ2=3.07,P〉0.05)、83.13%(χ2=0.31,P〉0.05)、78.31%(χ2=1.30,P〉0.05)和80.72%(χ2=0.00,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顺铂组恶心呕吐总发生率及Ⅲ-Ⅳ级发生率分别为52.27%、12.50%,明显高于奈达铂组的27.27%、6.82%(χ2=12.18,P=0.01),而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腹泻等不良反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奈达铂同期放化疗疗效与顺铂同期放化疗相同,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72.
目的对惊厥儿童进行脑电图检查,根据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指导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方法对268例惊厥患儿在惊厥发作10d内进行常规脑电图检查,脑电图异常者10d后复查。结果0~3岁婴幼儿伴发热组首次脑电图检出痫样放电5例,10d后复查脑电图检出痫样放电4例;无发热组检出痫样放电12例。4~14岁儿童伴发热组首次脑电图检出痫样放电9例,10d后复查脑电图检出痫样放电7例,无发热组检出痫样放电34例。结论婴幼儿期大部分高热惊厥可能为脑发育不完善所致,其预后良好,少数复杂型高热惊厥者有复发或以后发展成癫痫的可能。儿童组高热惊厥较少见,应重视惊厥伴发热儿童脑电图检查,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73.
Sturge—Weber综合征(Sturge—Weber syndrome,SWS),即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是一种罕见的包括皮肤、眼和脑血管畸形的先天性神经皮肤综合征。本病无性别及种族差异,发病率为0.002%或更低[1]。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遗传方式目前仍不明确,推测其发病可能与染色体的畸变有关。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观察老年男性高血压收缩压及舒张压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对220例老年男性高血压病患者根据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分为舒张压≤90 mm Hg而收缩压≥140、舒张压≥90 mm Hg而收缩压≤140 mm Hg和收缩压≥140 mm Hg且舒张压≥90 mm Hg三组,对入选患者测量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结果 随着收缩压增大,颈总动脉IMT及斑块检出率明显增高(P均<0.01).结论 收缩压增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5.
微波联合药物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英 《吉林医学》2011,32(28):5907-5907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药物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宫颈糜烂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仅用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微波联合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愈51例,有效56例,无效43例,总有效率71.33%;治疗组治愈97例,有效4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5.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波联合药物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好,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的优点,因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调查低铅环境作业铅危害现状并采取相应对策。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健康检查和综合分析法等进行评价。结果 职业人群血铅值由高到低分别为铅冶炼工〉放射人员〉养路工〉制造业工人(对照组)。低铅环境作业的放射工作人员、养路工血铅均值较高,与制造业工人及铅冶炼工人血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放射工作人员、养路工为代表的低铅环境作业的铅职业病危害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77.
刘红英 《职业与健康》2011,27(16):1842-1843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是葡萄球菌致病力最强的细菌。广泛分布于空气、土壤、水及食具中。人和动物具有较高的带菌率。健康人的咽喉、鼻腔、皮肤、头发等常带有产肠毒素的菌株,故易于经手或空气污染食品,特别是春夏季容易引起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肠毒素菌株可引起食物中毒,且以A型肠毒  相似文献   
78.
目的 为了解志贺菌毒力大质粒能否在体外转移及其转移后是否仍具有致病性.方法 将人源福氏志贺菌及其毒力大质粒分别与鸡源鲍氏志贺菌混合,并在37℃培养箱和4℃冰箱中混合培养24h;用不同剂量的毒力大质粒转移菌株通过口服和腹腔注射分别人工感染雏鸡和小白鼠.结果 人源福氏志贺菌的毒力大质成功转移到丢失自身毒力大质粒的鸡源鲍氏志贺菌中;转移菌株对雏鸡和小白鼠均有致病性,且转移菌株的培养特性也有所改变.结论 当志贺菌的毒力大质粒裸露出来且具有适宜的条件时,可以在体外转移到相近的病原菌中,且新生成的转移菌株具有一定稳定性和致病性;志贺菌的高致病性需要有毒力大质粒和菌体的其他特殊致病因子同时存在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瘦素受体 ( leptin receptor,L EPR)基因第 2 0外显子变异对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瘦素受体基因的第 2 0外显子基因变异频率 ,并测定单纯型肥胖儿童及健康儿童的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两组分别测身高、体重 ,按公式计算体重指数 ,脂肪百分比。结果 有 3种第 2 0外显子的基因型 ,其酶切片段分别为 A/A型 :2 0 1bp、75 bp;G/A型 :2 0 1bp、173bp、75 bp;G/G型 :173bp、75 bp。肥胖儿童与健康儿童比较 ,前者瘦素受体基因的第 2 0外显子 30 5 7位 G→ A突变频率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A/A基因型的肥胖儿童其血清甘油三酯浓度、体重指数、脂肪百分比均明显高于 G/G基因型者 ( P<0 .0 1) ,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则低于后者 ( P<0 .0 1) ,对于 G/A型肥胖儿童来说 ,除其血清甘油三酯浓度高于G/G基因型者外 ( P<0 .0 5 ) ,余各项指标均与另外两种基因型无明显差别。结论 本组单纯型肥胖儿童瘦素受体基因第 2 0外显子存在基因多态性 ,且这种变化明显影响肥胖儿童的脂质代谢及体脂分布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穿心莲内酯(Andro)对人肝癌细胞MHCC97H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其体外抗肝癌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Andro不同浓度(5、10、20、30、40、50μmol/L)及不同处理时间(24、48、72 h)对MHCC97H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Annexin V—碘化丙啶(PI)双染法、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如Bax、B淋巴细胞瘤2(Bcl-2)、裂解型胱天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剪切型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cleaved-PAPR),周期相关蛋白如周期素B1(cyclin B1)、周期素依赖性激酶1(CDK1)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如m TOR、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的表达。【结果】穿心莲内酯5、10、20、30、40、50μmol/L组24、48、72 h MHCC97H细胞增殖率下降,且随着Andro浓度、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Andro 25、50μmol/L组12、24、48 h MHCC97H细胞凋亡率均升高,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Andro 50μmol/L组48 h MHCC97H细胞发生G2/M期阻滞。与溶剂对照组比较,Andro 50μmol/L组中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表达升高(P0.05或P0.01),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P0.01),周期蛋白cyclin B1和CDK1表达及mTOR信号通路蛋白mTOR、p70S6K的磷酸化水平均下降(P0.05或P0.01或P0.001)。【结论】Andro可能通过调控MHCC97H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Bcl-2及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B1、CDK1的表达及抑制mTOR-p70S6K信号通路的激活,促进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从而发挥体外抗肝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