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7篇
医药卫生   6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661.
目的 探讨经鼻胆管行胆肠减压引流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和胆漏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8月间,因胆总管壶腹部肿瘤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放置鼻胆管行胆肠减压引流的5例患者资料,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周内(从术后第1天开始,隔日复查)的鼻胆管引流量、ALT、AST、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清蛋白、血白细胞计数、腹水淀粉酶/血淀粉酶比值的变化情况,术后CT复查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期间和出院后随访1个月内的胰漏、胆漏、肠漏、出血及其他感染性并发症情况。结果 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中位术中出血量为150(110,230) mL,中位手术时间为280(260,360) min。术后2周内(隔日复查)的ALT、AST、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水平和白细胞计数,以及腹水淀粉酶/血淀粉酶比值均逐渐降低,清蛋白水平逐渐升高。所有患者术后8~10 d行上腹部CT平扫复查均未见腹腔积液,遂拔除腹腔引流管。所有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均于术后2周拔除鼻胆管后出院。整个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1个月内未发生胰漏、胆漏、肠漏、出血及其他感染性并发症。结论 经鼻胆管...  相似文献   
662.
目的 探究促进厚朴药渣酶解及有效成分提取的预处理方法,为厚朴药渣中资源性成分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分析厚朴药渣中资源性成分的种类,检测条件为Agilent C18反相色谱柱(3.0 mm×100 mm,2.7 μm),流动相水(A)-乙腈(B)梯度洗脱(0~3 min,25%~48%B;3~6 min,48%~59%B;6~10 min,59%~80%B;10~20 min,80%~90%B;20~25 min,90%B),流速0.4 mL·min-1,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扫描模式,扫描范围m/z 50~1 200。参考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厚朴”项下含量测定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分析其资源性成分。采用4种预处理剂对厚朴药渣的资源性成分进行分离,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分析不同预处理剂的作用机制。结果 定性和定量分析明确了厚朴药渣的主要资源性成分为厚朴酚、和厚朴酚及木质纤维素组分。在1% NaOH、反应温度80 ℃、反应时间60 min条件下,预处理后固体残渣酶解产生还原糖质量浓度32.18 g·L-1,较未预处理药渣提高了79.8%,若加入聚山梨酯-80(tween-80),酶解时间缩至原来的1/3(24 h),还原糖质量浓度提高了102.0%;预处理液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总回收率69.23%。结论 厚朴药渣中厚朴酚、和厚朴酚及木质纤维素组分具备开发价值,碱预处理联合tween-80可实现这3种资源性成分的回收利用,可为中药药渣资源性成分的综合利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63.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未接受抗病毒治疗中老年HIV感染者的焦虑、抑郁发病现状,探索影响发生焦虑和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纳入2017—2021年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佑安医院未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中老年HIV感染者245例,使用《医院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了解研究对象的焦虑、抑郁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抗病毒治疗前焦虑和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中老年HIV感染者中,男性占91.0%(223/245),76.7%的婚姻状态为在婚,异性性传播(79.6%);发生焦虑和抑郁的(37.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为离异或丧偶的研究对象相对在婚的是发生焦虑(OR=0.421,95%CI:0.208~0.852)和抑郁(OR=0.357,95%CI:0.198~0.644)的保护因素;初始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相对于≤200个/μl是发生焦虑的危险因素(OR=3.364,95%CI:1.806~6.266)。结论 北京市未接受抗病毒治疗中老年HIV/AIDS感染者焦虑、抑郁发生...  相似文献   
664.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基因组层面对丹参萜类合酶(SmTPS)基因家族成员进行全面鉴定和功能预测。方法 从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NGDC)、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拟南芥信息资源中心(TAIR)和番茄功能基因组学数据库(TFGD)分别获取丹参、拟南芥和番茄基因组与转录组数据。借助Perl语言、TBtools等工具对SmTPS进行全基因组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共鉴定出52个TPS成员分布在丹参的8条染色体上;编码氨基酸数目在207~822 aa;等电点在4.76~9.16,分子质量为24.11~94.81 kDa,所有成员均为亲水蛋白。基因结构分析表明不同亚族成员之间内含子数差异明显,72.6% TPS-a、TPS-b、TPS-g亚族成员为6,88.9% TPS-c、TPS-e/f亚族成员>10;蛋白motif相对保守。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SmTPSs启动子区均含有大量光响应元件,大多数SmTPSs启动子区含有激素响应元件。基因表达模式分析显示SmTPS家族成员存在组织表达特异性,24个基因响应外源茉莉酸甲酯。结论 基于已发表丹参基因组,鉴定得到52个SmTPS家族成员,结合系统进化与表达模式对其功能进行了预测。该文为丹参中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及调控机制全面解析提供了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665.
摘要:目的对3 例NROBI基因突变所致的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全( adrenal hypoplasia congenital, AHC) 患者进行分子诊断,以探讨其致病机制并为患者提供遗传咨询。方法采集3例 AHC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标本并提取DNA,通过PCR结合Sanger测序对患者的NROBI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在3例 AHC患者DNA标本中分别检出NROBI基因c.676delG、e.509_ 572dup、c.409G>T半合子突变,并证实均遗传自其母亲。结论检出 的c.676delG和c.509_ 572dup 为未报道的新突变,可判为致病突变,扩展了NROBI基因突变谱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