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9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医药卫生   406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研究牙周牙髓综合治疗对下前牙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至广州市海珠区口腔医院就诊的31例下颌重度牙周炎伴牙髓病变前牙,给予牙周治疗(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根管治疗和松牙固定的综合治疗。记录患者基线、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牙石指数(C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附着水平(AL)值,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统计数据(检验水准α = 0.05),比较患牙治疗前、后差异,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31例患牙中,牙周牙髓联合治疗有效率为96.8%。患牙在术后3、6、12个月较基线相比,其CI、SBI、PD、AL值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6个月与3个月相比,PD、AL值继续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D = 112.51,PPD<0.001;FAL = 117.64,PAL<0.001);术后12个月较6个月仍持续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PD = 0.04,PPD = 0.815;FAL = 0.09,PAL = 0.786)。 结论对于下前牙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2.
目的 探讨急性肝衰竭(ALF)大鼠模型肠道防御素-5(RD-5)、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和溶菌酶(Lysozyme)表达变化及与细菌移位的关系. 方法 将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8只和急性肝衰竭模型组40只,模型组再按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分为5个亚组:8、16、24、48、72 h组.模型组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诱导ALF.取各组肝、脾和肠系膜淋巴结组织匀浆进行细菌培养;肝组织和末段回肠组织经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检测各组末段回肠RD-5、sPLA2、Lysozyme mRNA及sPLA2和Lysozyme的蛋白表达.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用D-氨基半乳糖成功诱导ALF模型.正常对照组未出现脏器细菌培养阳性,模型组24、48、72 h脏器细菌移位率分别为8.3%、37.5%和58.3%,但72 h小鼠模型的末端回肠结构尚完整,未见黏膜上皮细胞明显脱落坏死情况.模型组大鼠回肠黏膜潘氏细胞RD-5、sPLA2 mRNA相对表达量在早期逐渐升高,16h上升至高峰分别为1.291 ±0.153、1.131±0.128,与对照组的0.725±0.116、0.722±0.112比较,t值分别为69.25、95.71,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D-5、sPLA2mRNA相对表达量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在72 h分别为0.415±0.104、0.425±0.076,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1.55、44.98,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Lysozyme mRNA相对表达量为0.853±0.093,模型组早期亦升高,8h上升至高峰为1.211±0.107,随后逐渐下降,72h为0.704±0.103,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24,P<0.01).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sPLA2和Lysozyme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83±0.121和0.650±0.093,高于模型组72 h的0.327±0.086和0.382±0.057,t值分别为12.28、15.83,P值均<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Western blot检查结果相一致. 结论 ALF大鼠模型的回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下降,随着潘氏细胞RD-5、sPLA2和Lysozyme 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脏器细菌移位率增加,且不伴有明显肠黏膜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3.
124.
目的 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Th 17/Treg比值和血浆中MMP-9、TIMP-1含量、MMP-9/TIMP-1比值,探讨其在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COPD急性加重组患者30例,COPD缓解组25例患者健康吸烟组20例患者,健康非吸烟组20例患者;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Th17、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血浆中MMP-9、TIMP-1含量.结果 外周血Th17占CD4^+T细胞的比例在:COPD急性期组高于缓解组、健康非吸烟组、健康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缓解期组与健康吸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非吸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Treg占CD4+T细胞比例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71,P>0.05);Th17/Treg比值的:COPD急性期组分别与COPD缓解期组、健康吸烟组、健康非吸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缓解期组与健康吸烟和健康非吸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MMP-9含量的在:COPD急性期组与COPD缓解期组、健康吸烟组、健康非吸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缓解期组与健康吸烟组、健康非吸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MMP-9/TIMP-1比值:COPD急性加重期组与其他三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缓解期组与健康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7、Treg细胞、MMP-9、TIMP-1可能均参与了COPD的发生和发展.Th17、MMP-9增高可能促发COPD的发生和急性加重,并且两者存在一定相关性,并相互影响,加重COPD的自体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25.
自发性颈部动脉夹层(spontaneous cervical artery dissection,SCAD)是青中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SCAD是遗传、环境、感染等多因素疾病,其中,血管相关危险因素与SCAD的关系仍然存在争论。研究显示,SCAD引起的缺血性卒中以血栓栓塞机制为主,因此,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是SCAD的主要治疗方式,但目前尚缺乏随机对照试验对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进行对比。同时,多项单中心病例研究证实了血管内支架治疗SCA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比较GRE、SE和FSE序列中,不同序列参数对口腔金属材料伪影的影响。方法:选择口腔常用钛合金和金合金材料分别制成标准冠模型,在1.5T的场强中进行梯度回波序列(gradient recalled echo,GRE)、自旋回波序列(spin echo,SE)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ast spin echo,FSE)成像。调节成像参数回波时间(echo time,TE)、带宽(bandwidth,BW)、视野(field of view,FOV)和矩阵(matrix),测量各模型的伪影面积,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GRE和SE序列中,伪影面积随TE改变而改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TE延长,伪影增加;GRE和FSE序列中,FOV减小,伪影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加SE、FSE序列带宽值,伪影减小(P<0.05);而矩阵增加时,仅GRE序列中的钛合金伪影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节成像参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金属伪影的影响:减小TE和FOV,增加BW和矩阵,有利于减小金属伪影。但同时也发现,各成像序列对不同参数的敏感程度也不一致。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冲洗术在淤胆型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淤胆型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经过2周更昔洛韦抗巨细胞病毒感染,复方甘草酸苷、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治疗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及肝酶未下降或升高者14例,进行腹腔镜辅助下胆道探查及胆道造影,对胆汁淤积明显的12例患儿予以胆道冲洗,对2例发生胆道闭锁的患儿行Kasai术.结果 胆汁淤积明显的12例患儿经1~3周的胆道冲洗后病情好转,随访3个月以上均逐渐消退,2例行Kasai术的患儿,经诊治半年黄疸消退.结论 对淤胆型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经抗感染、保肝、利胆、降酶治疗后病情无改善或恶化者可尽早行胆囊造瘘及胆道冲洗,可避免胆道淤积对肝脏的进一步损害,对胆道闭锁患儿可以尽早行Kasai术.  相似文献   
128.
2%利多卡因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泵注速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利多卡因持续硬膜外麻醉不同泵注速度对妇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ASA I~Ⅱ级择期行妇科手术患者27例,随机分为A、B、C 3组(n=9),接受3种2%利多卡因注药速度(5、8、10 mL/h)。结果 A、B、C 3组入室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监测无统计学差异(P>0.05);A、B、C 3组间泵注速度因素和时间因素对脊神经阻滞范围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泵注速度处理因素对效果指标及并发症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身高和泵注速度无线性相关(r=0.006,P=0.997)。结论 2%利多卡因持续硬膜外麻醉不同泵注速度对妇科手术患者影响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29.
目的了解烟台地区病毒性脑炎病原谱及其基因特征。方法采集烟台地区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46份及粪便标本10份,通过细胞培养分离病毒,RT-PCR扩增肠道病毒VP1区并测序,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从46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到11株病毒,分离率为23.91%,10份粪便标本中分离病毒5株。16株病毒经鉴定7株为肠道病毒,其中EV71型4株。EV71与其他地区流行株VP1区序列差异较小。结论烟台市病毒性脑炎以肠道病毒为主,有EV71型流行,与其他地区流行株相比,EV71型VP1区基因变异较小。  相似文献   
130.
患者,男性,71岁,因维持性血液透析10年、间断左前臂肿胀半年加重2月余入院;左腕部内瘘使用10年,血液透析期间血流充足通畅.查体:BP160/90 mm Hg,心肺无异常,左腕部内瘘震颤明显、杂音响亮,头静脉增粗隆起、距瘘口约10 cm处塌陷变硬,左手及前臂肿胀、皮肤青紫如冻疮.化验:血色素99 g/L、血肌酐791 μmol/L、尿素氮13.4 mmol/L.320排CTA:头静脉与桡动脉端侧吻合,瘘口通畅,头静脉瘤样扩张,距瘘口约10.7 cm处头静脉及贵腰静脉狭窄闭塞,远端手掌深浅静脉逆行充盈,尺桡深静脉通畅(图1、2).临床诊断:肿胀手综合征、尿毒症.于瘘口处结扎头静脉,留置半永久性中心静脉导管维持血液透析.术后两周,左手及前臂肿胀完全消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