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0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研究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3(wingless-type MMTV integration site family,member 3,Wnt3)在大鼠体内外牙囊中的表达,检测成骨诱导后Wnt3在大鼠牙囊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探讨Wnt3在牙囊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取出生后1、3、5、7、9、11、13 d的SD仔鼠各1只,引颈处死,切取下颌骨,取出生后各时间点的组织切片各3张作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以磷酸盐缓冲液代替一抗,滴加在出生后11d的组织切片上,其余处理同实验组.免疫组化检测Wnt3在大鼠体内牙囊中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检测Wnt3在牙囊细胞内的表达和分布.茜素红染色检测成骨诱导后矿化结节的形成.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成骨诱导1、2、3周后牙囊细胞中Wnt3和β-联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变化.结果 Wnt3在出生后第1、3天的大鼠牙囊组织内无明显表达,第5天开始出现阳性表达,并持续表达至第13天.免疫荧光检测显示Wnt3在牙囊细胞胞质中表达.成骨诱导后牙囊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形成矿化结节,茜素红染色阳性.成骨诱导第1周Wnt3蛋白表达(2.60±0.04)较阴性对照组(1.00±0.00)显著增加(P<0.05),并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Wnt3表达逐渐减少,至第3周Wnt3在成骨诱导组表达水平(1.00±0.05)与阴性对照组基本相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β-联蛋白在成骨诱导1、2、3周后表达增加(分别为1.95±0.05、9.77 ±0.65、1.75±0.21),与阴性对照组(1.00 ±0.0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在第2周达峰值(9.77±0.65),后逐渐降低.结论 Wnt3在体内外大鼠牙囊中表达,成骨诱导早期牙囊细胞中Wnt3表达明显增加,提示Wnt3可能参与牙囊细胞的早期成骨向分化;Wnt3和β-联蛋白在成骨诱导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差异提示Wnt3可能与其他因子或信号通路成分相互作用,调控β-联蛋白的表达,参与牙囊细胞的成骨向分化.  相似文献   
22.
药物治疗是控制口腔粘膜病的主要手段.漱口水、软膏、凝胶等制剂是局部治疗口腔粘膜病的常见剂型.这些制剂在治疗开始时就释放药物,然后浓度迅速下降至治疗水平以下,不能长时间保持局部有效治疗浓度.  相似文献   
23.
目的:构建含编码嵌合体SBR-CTΔA1基因的转基因盐藻防龋疫苗.方法:观察野生型盐藻对除草剂草丁膦的敏感性,确定合适的筛选浓度;采用超声法将含编码嵌合体SBR-CTΔA1基因的植物表达质粒pROSB转化盐藻细胞,PCR法和Southern杂交技术筛选转基因盐藻,RT-PCR检测外源基因转录情况.结果:①野生型盐藻对草丁膦具有敏感性,固体培养基中浓度为8 mg/L的草丁膦和液体培养基中浓度为6 mg/L的草丁膦可以抑制盐藻的生长,是合适的筛选浓度;②获得转基因藻株,提取基因组DNA进行PCR分析,得到1.9 kb片段;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获得阳性信号条带;提取总RNA进行RT-PCR分析,部分藻株获得1.9 kb条带.结论:获得整合有目的基因且可以正常转录的转基因盐藻藻株,为研制安全、经济、高效的防龋疫苗提供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大鼠正常牙髓和牙周组织中炎症信号受体TLR4表达特点,探讨其在健康牙髓及牙周组织天然免疫防御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石蜡及冰冻切片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健康牙髓及牙周组织中TLR4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牙髓组织中成牙本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参与先天免疫的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细胞TLR4免疫反应阳性,牙髓成纤维细胞不表达TLR4.TLR4表达于牙周结缔组织,可见与上皮层临近的固有层结缔组织强阳性染色.结论:TLR4可能参与了牙髓牙周组织的先天免疫反应,在牙髓牙周组织抵御外来病原微生物入侵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发生率、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152例下颌第二磨牙拍摄术前X线片和术中根管探查,按照Melton标准诊断C形根管;采用机用镍钛器械Hero642进行根管预备,次氯酸钠超声冲洗,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充填根管。记录C形根管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根据治疗前、中、后的X线片评价根管预备和充填的效果。结果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发生率为32.2%,79.6%的C形根管患牙X线片表现为锥形融合牙根,20.4%表现为近、远中独立牙根;所有患牙均无根管内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好。结论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主要存在于融合牙根,根管探查结合X线片可诊断C形根管;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次氯酸钠超声冲洗和垂直加压技术充填根管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6.
自从发现成体干细胞有形成各种不同组织的能力后,对干细胞的研究已引起广泛重视。随着技术的发展有助于人们鉴定潜在的干细胞并研究其在移植模型中的组织再生能力。对于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和分化潜能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人类的发育和组织再生能力。本文简要介绍了成体干细胞及其在颅颌面组织再生修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变形链球菌(S.mutans)荧光素酶(luc)基因报告株构建方法,拟为探讨抗菌剂对多菌种生物膜中S.mutans的作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将S.mutans UA159乳酸脱氢酶(ldh)基因及其上游部分约1100000片段克隆至自杀质粒pFW5-luc的多克隆位点,构建重组质粒,并经酶切和测序证实。采用自然转化的方法,实现重组自杀质粒和S.mutans UA159同源序列的单次交换。结果经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测序分析,筛选出具有报告活性的S.mutans ldh-luc基因荧光报告株。结论成功构建了S.mutans ldh-luc基因荧光报告株。  相似文献   
28.
大鼠牙囊细胞培养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牙囊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方法】分离出大鼠牙囊组织,分别采用组织块培养法、细胞消化分散法、及改良组织块法进行牙囊细胞原代及传代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培养至第3天,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发现,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见少数细胞从组织块爬出;而细胞消化分散法则可获得数量多的牙囊细胞,但与杂质细胞混杂生长;改良组织块法见量多、相对纯的牙囊细胞。电镜下牙囊细胞无桥粒,胞浆中含有高密度电子颗粒和大量粗面内质网。组织块法、细胞消化分散法和改良组织块法牙囊细胞培养成功率分别为80%、60%和100%;分别于10 d、7 d和6 d左右进行第一次传代。【结论】改良组织块法是一种良好的大鼠牙囊细胞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29.
近些年来,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治疗在牙体修复学和根管治疗两方面发展很快。牙体修复学方面的进展主要体现在由以往的以银汞合金为主要修复材料逐渐转变为以牙色修复材料为主,牙色材料和粘结剂的发展成为主要研究趋势,新材料的涌现,成为牙体修复的范围得以拓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根管  相似文献   
30.
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的根尖孔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国人离体上颌第一、二磨牙近中颊根的根尖孔位置,并讨论其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该根管提供解剖依据.[方法] 收集离体上颌第一、二磨牙共 275颗 ,制成透明标本,牙科显微镜( dental operating microscope,DOM)下观察近中颊根的根管数目、类型、根尖孔位置及根尖孔至解剖根尖的距离.[结果] ①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的双根管率分别为 81.48%和 49.70%.②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的 3种主要类型根管( 1- 1型, 2- 1型, 2- 2型)中,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MB2)的根尖孔在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分别仅 7.32%和 25.81%位于根尖顶.③ 2- 2型根管中,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 MB2的根尖孔至解剖根尖的平均距离分别为 2.03 mm和 1.82 mm,而 MB的根尖孔距离解剖根尖的平均距离分别为 0.53 mm和 0.5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④ 2- 1型根管中,两根管融合处至解剖根尖的平均距离在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分别为 4.80 mm和 4.83 mm,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确定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工作长度时 ,不能以常规的根尖孔至解剖根尖的距离 0.5~ 1 mm作为测量标准,建议参考本实验数据,并结合术者手感、患者的痛感、不同角度拍摄的 X线片和电子根尖定位仪来确定 MB2的工作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