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7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多层CT重建在复杂的髋臼骨折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髋白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13倒.女5倒;平均年龄33岁(20~47岁).术前应用多层螺旋CT对18例进行容积扫描,原始数据处理和三维重建,对普通X线片与结合CT扫描的依据Judet-Letoumal分类法进行诊断分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8例中复杂骨折15例,其中二拄三壁骨折7例,前柱三壁骨折4例,后柱三壁骨折4例;单纯骨折3例,均为单壁或者横断骨折.3例合并有股骨头软骨撕脱骨折鲁通x线片没有发现.结论 多层CT扫描重建为髋白骨折的诊断、分型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直观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32.
髌骨骨折术后疗效差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1999—12~2004—12髌骨骨折术后出现效果不佳1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价人工关节置换、DHS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手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11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48例,女62例,平均年龄76岁,95%合并内科疾病.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分为两组:DHS固定组(n=65例),人工关节置换组(n=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并于术后末次随访时应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价关节功能及术后有无内科及内植物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24个月的随访,平均18个月.DHS固定组,骨折均愈合,其中3例出现髋内翻畸形,无不愈合及死亡病例.人工关节组,2例出现术后早期脱位、人工假体下沉、断裂、松动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日常生活能自理,无严重疼痛、功能障碍,疗效满意.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DHS组90%,人工关节组92.3%.两组患者在术后未次随访时应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价关节功能、内科及内植物相关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方面人工关节组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可以作为高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之一,但不能代替内固定治疗.对于远期疗效仍需进行观察评价.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经胭窝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及解剖学特点。方法经胭窝人路倒L切口进入膝关节后方,T型或者L型钢板后方支撑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方或者内外侧平台骨折合并后方粉碎骨折12例,观察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所有病例4.5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采用Holh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优10例,良2例。结论采用经胭窝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骨折部位暴露充分,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有利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5.
全膝关节置换术创伤较大,术后急性期存在着疼痛、肿胀、失血等不良反应。不仅加重患者术后痛苦,还影响康复进程。冷敷疗法(coldtherapy)是利用寒冷刺激皮肤或黏膜以治疗疾病的物理方法,在临床有广泛的应用。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某些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男53例,女19例;年龄1665岁,平均34岁;左侧33例,右侧39例。闭合伤61例,开放伤11例。髌骨下极粉碎45例,髌底粉碎6例,全髌粉碎21例。内固定方式:钢丝环扎固定26例,克氏针张力带固定5例,镍钛聚髌器(NT-PC)固定41例,对其疗效作分析对比。结果:72例患者中有65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所有骨折均临床愈合,以术后不同时期膝关节功能和X线检查综合判断疗效,钢丝环扎固定、克氏针张力带固定、NT-PC固定三组中,术后下地行走平均时间分别为35、18、10d,术后正常步态平均时间分别为48、45、22d,屈膝90°时间分别为50、30、26d,三组优良率分别为79·2%、50·0%、91·9%。结论:NT-PC用于粉碎性骨折的治疗,避免了髌骨部分或全部切除,最大限度保存膝关节功能,是目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37.
对13例胫骨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患者采用扩髓后交锁髓内钉固定,早期以静力型交锁,8例后期改动力型交锁,10例同时行植骨术。术后12-23个月(平均14.5个月)均达骨性愈合,无切口感染、断钉及骨髓炎发生。认为交锁髓内钉联合自体松质骨植骨术具有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利于骨折愈合及早期关节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38.
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我院自 1996年以来应用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 4 8例 ,疗效确切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2 1例 ,女 2 7例 ;年龄 12~ 6 8岁 ,平均 37.6岁。病史 2 d~ 2 0 a,平均 18.9个月 ;左膝 19例 ,右膝 2 9例 ,外侧半月板损伤 2 7例 ,内侧半月板损伤 2 1例 ,其中 7例为盘状半月板损伤 ;按 O′Connor分类 [1 ] ,横行撕裂 13例 ,纵行撕裂 11例 ,斜行撕裂 8例 ,桶柄样撕裂 9例 ,瓣状撕裂 3例 ,水平样撕裂2例 ,复杂撕裂 2例 ;同时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者 2 5例 ,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 5例 ,合并关节游离体 3例 ,合并滑膜皱襞 3例。临…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AO髁支撑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导致髁间窝变窄的原因及对策。方法2001年3月~2004年8月期间,对32例采用AO髁支撑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并得到随访的患者膝关节X线片进行分析,分析髁间窝变窄的原因。结果所有患者获6~18个月(平均9个月)随访,6例出现不同程度髁间窝变窄,占18.8%。髁间窝最窄者仅为健侧的58%。根据Neer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可2例,差4例。结论术前正确判断骨折类型、术中足量植骨、髁间拉力螺钉加压力量适当及全螺纹松质骨螺钉的应用是防止髁间窝变窄、提高股骨髁间骨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内固定治疗对踝关节稳定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34例三踝骨折,男20例,女14例;年龄18~62岁,平均41.5岁。治疗方法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外踝应用外踝解剖钢板固定,内踝及后踝空心钉固定。术后进行规范的功能锻炼。结果 34例得到随访,随访12~36个月,平均16个月。优28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4.1%。结论踝关节骨折解剖复位、牢固的内固定以及术后早期正规的功能锻炼对改善远期疗效,对增加踝关节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