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4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17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乳腺癌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每年新发病例约27.9万,并以每年2%左右的速度增长,可见乳腺癌已成为对我国女性健康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乳腺癌分子测序数据的不断丰富,基因检测技术在早期乳腺癌的预后判断和指导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为了推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向“精准”与“个体化”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以Oncotype DX、MammaPrint、EndoPredict、Prosigna及Breast Cancer Index等为代表的多基因检测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作者总结乳腺癌多基因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乳腺癌的诊治研究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鼠额叶损伤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大鼠额叶损伤后不同时间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本研究采用大鼠额叶锐器损伤模型,经Nissl和H.E.染色观察伤后的病理变化过程,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伤后iNOSmRNA和iNOS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伤后12、24h创伤区炎症细胞大量浸润;创伤区及周边iNOSmRNA的表达3h开始上升,24h达到高峰;伤后iNOS阳性细胞数量也增多,伤后3、6h主要由神经细胞表达iNOS,在12、24h主要由巨噬细胞表达iNOS,而72、120h则主要由胶质细胞表达iNOS。上述结果说明大鼠额叶锐器伤后iNOS的表达增加,iNOS阳性细胞的种类和数量变化与伤后时程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在乳腺癌术后随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乳腺癌Ⅱ、Ⅲ期患者120例接受手术和术后辅助化疗,进行3年随访,定期监测患者CTC数量,分析CTC与患者临床分期、转移、无病生存期(DFS)的关系,评估CTC检测对诊断乳腺癌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乳腺癌患者120例中99例(82.5%)术前检测出CTC,其中Ⅱ期45例,Ⅲ期54例;有4例术前阴性、术后检测出CTC。在各个时间点Ⅲ期患者CTC数量均多于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患者在各时间点CTC数量均明显多于未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C检测评估乳腺癌转移的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91.7%(Kappa=0.814,P<0.001),CTC检测与影像学检查一致性较好。CTC阴性DFS优于CTC阳性患者(P=0.042)。结论:定期监测乳腺癌患者CTC计数,有助于判断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及时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目的为探讨大鼠额叶锐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及调控机制。通过电镜、TUNEL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和Bax、Bcl2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凋亡细胞在损伤后3h即可发现,24h达到高峰;伤后3hBax和Bcl2表达明显升高,Bax表达12h达到高峰,而Bcl2表达6h即达到高峰;伤后Bax/Bcl2比值上调,24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结果表明大鼠额叶锐器伤后存在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数量的变化与伤后时程有关,Bax/Bcl2比值是决定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研究染料木素(genistein)对去卵巢大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影响。雌性大鼠双侧卵巢切除2周后用genistein和雌激素替代治疗1周。称子宫重量以确定手术是否成功及雌二醇(E2)的治疗是否有效。用免疫组化染色、RT-PCR和Westernblot等方法对胆碱能神经元数量、ChAT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去卵巢3周后子宫变轻,雌激素替代治疗能增加去卵巢子宫的重量,而genistein替代治疗对去卵巢子宫的重量影响不明显;去卵巢3周后,内侧隔核(MS)和斜角带垂直臂核(VDB)内的胆碱能神经元数量、ChAT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减少,雌激素和genistein替代治疗后能显著增加去卵巢大鼠MS和VDB内的胆碱能神经元数量、ChAT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本研究结果提示:genistein对去卵巢大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具有类似雌激素样神经保护作用,而对子宫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雌激素对多巴胺(DA)能神经元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去卵巢(OVX)大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NS)和苯甲酸雌二醇(EB)处理,1周后6OHDA造模,造模2周后灌注取材;利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黑质内DA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纹状体中DA能末梢的变化;用TUNEL法观察黑质凋亡细胞的数目并对纹状体中胆碱能神经元进行乙酰胆碱酯酶(AChE)染色,观察其退变情况。结果显示和NS组相比,EB组黑质内DA能神经元数量多、凋亡细胞数少(P<0.05);NS组纹状体内DA能神经元末梢减少60%左右,胆碱能神经元退变明显。结果提示雌激素对DA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与抑制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缺氧诱导大鼠中缝背核远位触液神经元表达Fos蛋白(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研究缺氧刺激条件下中缝背核内远位触液神经元Fos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低压氧舱仿海拔8000米高空缺氧模型,采用侧脑室注射CB(霍乱毒素B亚单位)标记中缝背核内的远位触液神经元,并用Fos免疫组化和CB/Fos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方法显示Fos在中缝背核远位触液神经元内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中缝背核内存在大量的CB标记神经元(31.16±3.36/每张切片)。缺氧实验组中缝背核内Fos阳性神经元数显著增加(40.28±2.17/每张切片,P<0.05),并可见CB/Fos双标神经元(2.00±0.39/每张切片)。对照组中缝背核内Fos阳性神经元数较少(5.55±0.81/每张切片),未见CB/Fos双标神经元。本文结果提示在缺氧刺激条件下,中缝背核内部分远位触液神经元在脑脑脊液之间的信息传递及功能调节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多烯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效果。方法:对2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卡培他滨药2500mg/m^2 d,分早晚2次,餐后30min口服,连续2周,休息1周。多烯紫杉醇75mg/m^2,静脉滴注1h,21天为1周期。3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2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中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9例,稳定2例,进展1例,有效率88.46%(23/26)。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87.5%,其中Ⅲ度占34.61%,没有发现Ⅳ度。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多烯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肿瘤CD44v6与CXCR4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瘤中CD44v6、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200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阳性100例)以及20例甲状腺腺瘤中CD44v6和CXCR4的表达.结果 甲状腺癌组CD44v6及CXCR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和69%,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腺瘤组的20%和15%;淋巴结转移组CD44v6和CXCR4表达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和91%,显著高于无转移组的56%和47%;不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生存期甲状腺癌中CD44v6和CXCR4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不同.结论 CD44v6及CXCR4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与否的判断和预后估计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胆道术后残余结石行纤维胆道镜取石治疗。结果:220例胆道残石患者,取净结石201例(91.4%)。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运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安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