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7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57篇
医药卫生   188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探讨中药茵芪合剂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率的临床研究。方法:根据“O”型孕妇妊娠20~28周测定的IgG抗A(抗B)抗体效价比值>1:128的孕妇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使用西药,静脉点滴葡萄糖,维生素C及吸氧30m in,治疗组使用中药煎剂茵芪合剂(茵陈、黄芪、栀子、黄芩、白术,川断)。结果:治疗组在降低孕妇IgG抗A(抗B)抗体效价比值,总治愈率达69%;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率有明显的疗效,发病率为3.7%。两组数据作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P<0.01)。结论:中药茵芪合剂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疗效显著,可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2.
目的:评价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82个骨质疏松型压缩骨折的椎体,采用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测量术前和术后椎体高度、Cobb′s角、术前和术后VA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随访9个月(37周,4~99周);椎体前柱和中柱分别增高了4.6、3.9mm(P<0.05);Cobb′s角增加了3.4°(P<0.05);VAS评分增加了7分(P<0.05);术后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骨水泥外渗率为9.8%。结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可恢复椎体高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3.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给喜古纳—3汤煎煮工艺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1次服用剂量250ml水,浸泡5min,煎煮15min(即A3B1C1的方案)。煎煮时间是影响煎煮液中蒽醌类成分溶出量的主要因素(P<0.05)。  相似文献   
84.
因位于颅底的蝶窦解剖部位深在,以及蝶窦周围非常重要的毗邻关系,以往对于蝶窦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都十分棘手。近年来,由于CT鼻窦扫描在鼻腔、鼻窦疾病的常规应用使蝶窦病变的早期诊断更为可能,同时也为内窥镜下蝶窦手术提供了方便。我科自1995年12月~1998年11月在鼻内窥镜下对蝶窦病变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5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995~1998年我科共诊治了335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其中58例经鼻腔内窥镜下手术的蝶窦疾病患者,男40例,女18例。年龄16~69岁,平均为42.5岁。SO例或伴有全组鼻窦炎或前组、后组具窦炎、鼻息肉。…  相似文献   
85.
以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扩增获得了杜氏利什曼原虫热休克蛋白70全长基因序列,构建DNA疫苗表达载体PVR1020-HSP70。以脂质体法我转染小鼠成纤维细胞系SVT2,应用Western blot法证产构建的表达载体具有表达HS宾能力,以10μg的DNAU凤苗表达载体质粒经肌肉、皮下注射进行免疫,2周后即可出现抗HSP70的抗体应答。建立了DNA疫苗免疫应答的模型。  相似文献   
86.
醉心于中医学术,忘情于中医传播斯卡塞拉·塞肯多(意大利)关键词中医学术中医传播意大利中图号R2-154.6我于1958年7月生于意大利拉奎拉市,1987年毕业于罗马大学医学院6年制医疗专业,又继续攻读口腔专业研究生,获博士学位。1989年至南京中医药...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明确乙肝病毒不同基因型和亚型在国内的分布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来自国内8个地区884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清和临床资料,用PCR-RFLP方法鉴定病毒基因型和亚型,分析不同基因(亚)型与病情间的相关性。结果乙肝病毒B(20.77%)和C (78.22%)基因型为最常见,仅1例为D基因型;所有B基因型均为Ba亚型,C基因型中仅发现C2和C1亚型。北方地区患者多感染C基因型(83.62%)/C2亚型(90.32%)。B基因型患者的年龄明显小于C基因型患者(P<0.000)。不同年龄段B基因型和C基因型比较发现,感染B基因型的患者在30岁以下、30~50岁和50岁以上年龄段中所占比例逐渐下降,感染C基因型的患者比例呈现相反趋势(P=0.000)。C1和C2亚型患者的年龄相近。各基因型在肝硬化、慢乙肝和无症状携带者中的分布无差别。B和C基因型(C1和C2亚型)患者的病毒量之间无差别。B基因型患者的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评分明显低于C型患者(P<0.05)。结论北方地区以C基因型和C2亚型为主。B基因型患者的年龄明显小于C基因型。B和C基因型(C1和C2亚型)患者的肝脏炎症和病毒量之间无差别。B基因型患者的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评分明显小于C型患者。  相似文献   
89.
目的将突变SOD1cDNA亚克隆入酵母穿梭表达质粒pGBKT7中。方法利用PCR方法从重组子pEGFP—N2-mSOD1中扩增突变的SOD1cDNA片断。以EcoRⅠ/salⅠ双酶切突变SOD1cDNA片断和酵母穿梭表达质粒pGBKT7,在T4DNA连接酶的作用下,连接突变SOD1cDNA片断和酵母穿梭表达质粒pGBKT7。转化感受态DH5α,筛选重组子,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经酶切和测序鉴定,突变SOD1cDNA成功地亚克隆入酵母穿梭表达质粒pGBKT7中。结论亚克隆成功,可以对目的基因进行下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0.
目的用酵母双杂交方法显示突变的SOD1 cDNA与人MAP/MARK1的片段结合,进一步探讨二者能否在哺乳动物表达系统人胚肾293细胞中发生相互作用,以验证酵母双杂交的结果。方法采用PCR方法及双酶切的方法构建含突变SOD1 cDNA片段的真核表达质粒pCMV-Myc和含人MAP/MARK1的片段真核表达质粒pCMV-HA,分别或共同转染人胚肾293细胞,进行免疫共沉淀检测。结果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重组含突变的SOD1 cDNA质粒pCMV-Myc分别与空载体pCMV-Myc、pCMV-HA共转染,免疫沉淀物中均未检测到结合蛋白,只有重组含突变SOD1 cDNA真核表达质粒pCMV-Myc与重组含人MAP/MARK1的片段真核表达质粒pCMV-HA共转染时,在免疫沉淀物中能检测到结合蛋白,表现在蛋白免疫印迹上有特异性目的条带。结论突变的SOD1 cDNA与人MAP/MARK1片段在人胚肾293细胞中存在蛋白水平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