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观察新葛根芩连汤对糖尿病脑病大鼠海马血脑屏障功能及occludin/Claudins-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脑病模型,以新葛根芩连汤干预,8周后髂静脉注射Evans Blue观察血管神经屏障渗透状况,并检测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s-5。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区Evans Blue外渗明显,药物治疗后中剂量组Evans Blue含量明显减低。模型组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s-5表达均明显降低,治疗后表达明显增强。结论新葛根芩连汤可保护糖尿病脑病大鼠海马区血脑屏障,减少血脑屏障损害,机理可能与保护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s-5有关。  相似文献   
12.
《内经》中关于"神明"的记载颇为丰富,论述较为系统。中医学所言"神明"是人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调节脏腑器官功能,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然"神明所属"问题实为一个系统概念,即通于心,根于肾,藏于脑,见于目。"脑—心—肾—目"四者合而为一构成中医"神明"系统,此理论对神明疾患的发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已成为严重威胁高原人群健康的主要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在藏医药经典古籍《四部医典》中记载有该病的治疗方法及药物,具有疗效明确、副作用小等独特优势。本文对藏医药防治HAPC的病因病机、临床治疗优势和现代创新研究做了分析,并针对目前藏医药治疗HAPC临床有效性规范化不足、藏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不清楚等问题,提出在继承藏医药理论基础上,以临床疗效为根本,将藏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加强藏医药治疗HAPC古籍文献整理与用药经验数据挖掘,规范临床治疗标准和用药方案,以代谢组学等系统生物学现代研究手段,进一步研究藏医药治疗HAPC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我院2012年春季学期李斯炽班中医内科学复合型成绩评价体系建立的目标、学生情况分析、评价体系构成与管理、实施效果等进行了介绍,并就建立该体系的理论依据与意义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深化考试改革,根据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实施具有差异化的过程要素复合型成绩评价体系将是中医内科学考试改革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黄芪颗粒对大鼠主动型Heymann肾炎模型的影响.方法:给大鼠腹腔注射同种肾脏免疫复合物,复制大鼠主动型Heymann肾炎模型,并分为Heymann肾炎模型组、黄芪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阳性时照组,造模同时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观察灌胃给予黄芪颗粒对Heymann肾炎大鼠肾功能的影响.结果:黄芪颗粒能明显降低主动型Heymann肾炎大鼠尿蛋白、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能明显改善大鼠主动型Heymann肾炎所致的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黄芪颗粒对主动型Heymann肾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新葛根芩连汤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海马HIF-1α及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新葛根芩连汤改善糖尿病脑内微循环的机制。方法以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模型,分为模型组、新葛根芩连汤大、中、小剂量组,西洛他唑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另设空白组,8周后处死大鼠,采用PCR法检测海马HIF-1α及VEGF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中HIF-1α明显增加(P0.05)、VEGF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新葛根芩连汤可降低HIF1-α(P0.05)、VEGF(P0.01)的表达。结论新葛根芩连汤可通过降低糖尿病大鼠海马HIF-1α、VEGF的表达,改善糖尿病大鼠海马缺氧缺血状态,改善脑功能。  相似文献   
17.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临床多发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近年来,广谱抗菌药物大量使用,CAP病原耐药谱趋于复杂,使CAP的诊疗日益困难。2016年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感染学组发布《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简称中国指南),2019年美国胸科学会(ATS)与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发布《2019 ATS&IDSA临床实践指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简称ATS&IDSA指南)用于规范临床诊疗。笔者综合中国指南和ATS&IDSA指南,重点探讨CAP抗感染治疗方案,将两者的差别和一致强调的内容进行比较,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享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顽固性双上肢水肿一例,展现中医药治疗疑难杂症的独特优势。就该水肿病而言,基本病机主要以脾虚为主,兼夹湿、夹寒、夹瘀为次,抓住病机是关键,可获得显著疗效。本文通过叙述一例典型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展现了中西医在治疗疑难病的过程中差异,以期为临床中遇到的水肿疑难病例提供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19.
藏药复方新三果汤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模型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藏药复方新三果汤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高原模型组、红景天组(剂量为3g·kg-1·d-1)、新三果汤高剂量组(剂量为2.5g·kg-1·d-1)、新三果汤低剂量组(剂量为1.25g·kg-1·d-1)。除平原对照组外,各组大鼠均置于5000m高原环境模拟舱中,缺氧40d(22h/d),复制红细胞增多症模型。于第41天观察各组对慢性缺氧诱导的HAPC模型大鼠血常规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以及血气分析各项指标、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的影响。【结果】与平原对照组比较,高原模型组大鼠的RBC、Hgb和HCT显著增加(P0.001),pH值、PaO2、SaO2、PaCO2显著降低,血清EPO含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01);与高原模型组比较,新三果汤高、低剂量组大鼠的RBC、Hgb和HCT均下降,pH值、PaO2、SaO2、PaCO2升高,且高剂量组作用较低剂量组明显,但仍高于平原对照组,并可降低缺氧大鼠血清EPO含量(P0.05或P0.01或P0.001)。【结论】藏药新三果汤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蒜素预防大鼠高血压的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进行分组和药物处理,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原发性高血压组(SHR)和大蒜素处理的高血压组(SHR+Allicin),各20只。采用无创血压测量仪测量各组大鼠的血管收缩压,再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和去氧肾上腺素分别评估各组大鼠的内皮功能和血管反应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系统(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尾动脉血管组织和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T/G HA-VSMCs中Notc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sGC编码基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的表达。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鉴定Notch3与GUCY1A1启动子的结合位点和GUCY1A1启动子的转录活性。结果:大蒜素处理后的7 d和14 d,SHR+Allicin组大鼠的尾动脉血管收缩压和血管反应性明显低于SHR组(P0.01),而内皮功能则显著高于SHR组(P0.01)。大蒜素能够诱导高血压大鼠血管中的Notch3和sGC编码基因GUCY1A1的表达(P0.01),且两者在SHR和SHR+Allicin大鼠血管中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SHR:r=0.507 6,P=0.022 3; SHR+Allicin:r=0.467 2,P=0.037 8)。大蒜素处理T/G HA-VSMCs细胞导致Notch3、GUCY1A1、VEGR和VEGFR的表达升高(P0.01),而干扰Notch3则抑制这种升高现象(P0.01)。大蒜素能够诱导GUCY1A1启动子-944 bp位点和Notch3-RBPJ转录复合物结合,并增强GUCY1A1启动子活性,而干扰Notch3或缺失突变-944 bp处的结合位点均会阻遏大蒜素对Notch3和GUCY1A1启动子结合的诱导作用。结论:大蒜素可能通过诱导Notch3信号、促进其与GUCY1A1启动子的结合并增强其转录活性,最终提高sGC表达并保护血管内皮从而发挥降血压的作用,为大蒜素治疗高血压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