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3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多层螺旋CT检查中常因外伤患者躁动不安的移动而引起头颅移动伪影,而影响临床诊断.CT分段重建是一种新的重建技术方法,能有效地消除头颅移动伪影对CT扫描图像的干扰,提供快速而正确的CT诊断结果,同时有利于患者的放射防护,本研究对50例(含66个出血灶)有头颅移动伪影的患者进行CT扫描分段重建,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2.
上颌埋伏阻生牙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牙科成像技术在上颌埋伏阻生牙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用Siemens螺旋CT扫描机,对20例共25颗上颌埋伏阻生前牙患者进行螺旋CT横断面扫描,并进行曲面、三维重建。结果:20例患者CT图像均清晰、直观地反映了25颗上颌埋伏阻生前牙在上颌骨内的位置、方向及唇腭侧骨皮质的距离,并从各个平面显示了它们与邻近重要结构,如切牙管、上颌窦和邻近牙根的关系。结论:螺旋CT牙科成像技术能全方位显示埋伏阻生牙各方面特征,有利于再现上颌埋伏阻生前牙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牙外科医生精确定位,选择最佳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口服中药自拟皮炎汤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m1,早晚各1次温服。同时口服西药赛庚啶片、氯雷他定片、维生素C片。对照组口服药物、剂量、用法同治疗组西药。两组均2周为一疗程,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有效率为82.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8,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值得临床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索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衰减儿童加强免疫的效果.方法 按照0、1、6个月免疫程序,使用重组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汉逊酵母)对673名抗-HBs衰减儿童进行加强免疫,剂量分别为10μg和20μg.加强免疫1剂和3剂后采集研究对象的血液标本,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HBs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对加强免疫1剂后抗-HBs<10毫国际单位/毫升(mIU/ml)的研究对象,进一步检测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含量,同时按照1:1配对原则,从抗-HBs>100mIU/ml的儿童中选择性别相同、年龄士1岁的个体作为阳性对照,检测IFN-γ和IL-4.结果 两剂量组重组HepB(汉逊酵母)加强免疫后均能刺激机体恢复高浓度的抗-HBs,组间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免疫1剂后,研究对象的抗-HBs阳性率>90%,53名抗-HBs<10mIU/ml研究对象的细胞免疫状态(IFN-γ阳性细胞百分比、IL-4阳性细胞百分比和IFN-γ/IL-4比值)也达到阳性对照组水平(P>0.05);加强免疫3剂后,研究对象抗-HBs阳性率达到100%,且几何平均浓度(GMC)显著高于加强免疫1剂后的效果(P<0.001).结论 抗-HBs衰减儿童加强免疫1剂10μg重组HepB(汉逊酵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85.
目的 研究胆囊切除术后残株炎并结石的诊断治疗以及手术方法.方法 对1995年2月~2003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2例胆囊切除术后残株炎并结石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均行残余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愈后良好.结论 对炎症较重,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楚者,在第一次手术中采用顺行加逆行法切除胆囊,若是残株炎并结石,应视具体情况,必要时切开胆总管在解剖清楚的情况下,切除残余胆囊,能达到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6.
建立切合实际的医院经营诊断系统,是医院经营诊断的基本方法。正如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首先要确定给病人做哪些特殊检查,查哪些指标,应做到心中有数。同样,要对医院进行经营诊断,就必须了解医院的经营情况,调查相关指标,制定诊断标准和掌握诊断方法,医院经营诊断系统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建立的。现确定了10个诊断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包括三项内容,即诊断指标及其意义、诊断方法和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评估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及治疗在儿科重症监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PICU 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97例患儿105例次纤支镜检查及治疗结果.结果 肺炎与肺不张主要原因有气道解剖结构异常、气道严重炎性病变、气管异物、炎性息肉、气管食管瘘;其中气道解剖结构异常最为常见,共45例(42.9%).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合并气道解剖结构异常40例(88.9%),明显多于非先心病患儿(P<0.01);但非先心病患儿合并肺炎及气道严重炎性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先心病患儿(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阳性率27.8%,革兰阴性致病菌居多.纤支镜检查有助于气道内出血诊断和气道管理.纤支镜应用过程中,未见与纤支镜应用相关的死亡、大出血、气胸、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PICU开展纤支镜诊疗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胆囊癌及癌旁组织中局部细胞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对38例胆囊癌患者癌瘤局部、癌旁组织及外周血的CD4 、CD8 、NK细胞的含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 CD4 、CD8 及NK细胞计数在胆囊癌组织中含量最高,高于癌旁组织、胆囊癌患者外周血及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组织(P<0.05),但癌组织的CD4 /CD8 比值低于癌旁组织及胆囊炎组织(P<0.05);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组织及外周血中CD4 、CD8 、NK细胞计数和CD4 /CD8 比值与胆囊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外周血中上述指标均高于胆囊癌患者外周血(P<0.05).结论 胆囊癌及癌旁组织粘膜固有层内存在着NK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失调和异常分布,胆囊癌组织内虽然有CD4 、CD8 、NK细胞的较高表达,但免疫功能呈低下和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89.
对比增强磁化传递MRI在肺癌脑内小转移灶成像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对比增强磁化传递 (magnetisationtransfer,MT)MRI在肺癌脑内小转移灶的应用。方法 对 6 0例病人 (含 172个转移灶 )进行对比增强磁化传递前后的对照研究。对比增强磁化传递前采用SE序列T1WI。然后 ,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 (Gd DTPA) (0 1mmol/kg)增强后 ,进行SE序列T1WI和SE序列T1WIMT技术成像。通过比较对比度 /噪声比值 (C/Ns值 ) ,对采用MT技术与否的影像结果进行评估 ;再对采用MT技术与否所显示的转移灶数量进行对照。结果 所有采用T1WI对比增强MT技术的图像C/Ns值比常规T1WI对比增强图像的C/Ns值高。采用MT技术图像的C/Ns值为 2 6 98± 7 0 6 ( x±s) ,常规T1WI对比增强图像的C/Ns值为 15 5 1± 8 5 4 ,t =8 0 2 ,P <0 0 1。T1WI对比增强MT技术比常规T1WI对比增强能显示更多的转移灶数目 (6 0个 ) ,χ2 =7 79,P <0 0 1。结论 在显示肺癌脑内小转移灶方面 ,T1WIMT对比增强比常规T1WI对比增强更为敏感 ,对评估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0.
目的 了解多西紫杉醇加顺铂及 5 氟脲嘧啶的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自 2 0 0 1年 10月~ 2 0 0 3年 9月 ,有 37例局部进展期胃癌病人入组本次临床研究。入组病例术前接受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为 :多西紫杉醇 75mg m2 ,第 1天 ;顺铂 75mg m2 ,第1天 ;5 氟脲嘧啶 50 0mg m2 ,第 1- 5天 ,每三周为一周期 ,共三个周期。观察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原发病灶的缓解情况 ,并观察新辅助化疗的毒副反应。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所有病人进行了根治性手术治疗 ,临床有效率为 51.4 % ,其中完全缓解 (CR)占 8.1% ( 3例 ) ,部分缓解 (PR)占 4 3.2 % ( 16例 ) ,疾病稳定 (SD)占 2 7.0 % ( 10例 ) ,疾病进展 (PD)占 2 1.6 % ( 8例 ) ,术后病理水平缓解率为 10 .8% ( 4 37) ,其中 2例达到完全缓解。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症、腹泻、恶心 呕吐、脱发 ,共有 8例病人发生了Ⅲ~Ⅳ级的白细胞减少症 ,但未有因此而发生的败血症和死亡病例。结论 多西紫杉醇加顺铂及5 氟脲嘧啶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中近期疗效显著 ,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