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PNS)对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增殖抑制的作用;并观察三七总皂甙与阿霉素(adriamycin,ADM)联合,是否具有协同效应,为三七总皂甙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MTT法检测三七总皂甙对RPMI8226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金氏公式分析三七总皂甙与ADM联合的协同效应;RT-PCR法检测Bcl-2、Bax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三七总皂甙可抑制RPMI8226细胞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24h IC50值为213.42±2.21μg/ml;三七总皂甙与ADM联合,表现出协同效应;三七总皂甙与ADM联合处理MM细胞24h后,Bcl-2 mRNA表达较单独应用三七总皂甙或ADM前明显下调,而Bax表达则明显上调。结论:三七总皂甙可以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联合阿霉素,具有协同效应;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Bcl-2,上调Bax在转录水平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Survivin基因调控Notch1信号通路对骨髓瘤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 RT-PCR检测42例骨髓瘤组织及正常骨髓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mRNA表达;NC-siRNA和Survivin-siRNA转染人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Western blot检测48 h后各组细胞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台盼蓝拒染法和Transwell小室分别检测细胞活率及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MMP-2、MMP-9、Notch1、Hes1蛋白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基因在骨髓瘤组织中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骨髓组织(P﹤0.01);转染siRNA后RPMI8226细胞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及NC-siRNA组的比较,Survivin-siRNA组细胞活率、细胞侵袭数及MMP-2、MMP-9、Notch1、Hes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RNA干扰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可降低RPMI8226细胞活率及侵袭能力,其机制与抑制Notch1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11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半年余,发现盆腔包块2月余于2015年12月24日收入院。患者自半年前月经来潮阴道流血淋漓不尽至今,少于月经量,伴有尿频、腹胀、恶心等不适。查体:腹部膨隆,可扪及一大小约25cm×25cm×20cm的囊性包块,活动差。  相似文献   
14.
RRM1表达与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与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二步法,检测40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宫颈鳞癌患者中RRM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与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1)新辅助化疗前,RRM1基因的表达率为40.0%(16/40),低分化者RRM1表达较中高分化者高(χ2=5.625,P=0.018),RRM1的表达与患者的绝经状态、高危型HPV感染、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2)新辅助化疗后耐药组RRM1基因的表达率为87.5%(14/16),高于新辅助化疗前(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8,P=0.044);(3)新辅助化疗前RRM1阳性组的化疗有效率为37.5%(6/16),RRM1阴性组的有效率为75.0%(1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5,P=0.018)。结论:RRM1基因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新辅助化疗可能上调RRM1基因的表达水平,RRM1有望成为预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羊膜腔穿刺术对HBV携带孕妇胎儿宫内感染风险的影响,为产前诊断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就诊于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的504例HBV携带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126例行羊膜腔穿刺术的孕妇设为观察组,其余未行羊膜腔穿刺术的378例孕妇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不同HBeAg携带状态、HBVDNA载量、穿刺术中出血状况、操作者资质和经验下观察组与对照组胎儿宫内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504例HBV携带孕妇中胎儿宫内感染的总发生率为4.17%(21/504),其中,观察组感染率为7.14%(9/126),对照组感染率为3.17%(12/378);在HBeAg(+)与HBVDNA>1.0×10^7cps/ml2种情况下,观察组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5.38%(6/39)、70.00%(7/1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在HBeAg(-)与HBVDNA为l.0×10^3~1.0×10^7cps/ml情况下,观察组和对照组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此外,穿刺出血情况、操作者资质和经验、分娩方式等对羊膜腔穿刺术后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eAg(+)、HBVDNA载量>1.0×10^7cps/ml、羊膜腔穿刺术是HBV携带孕妇胎儿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HBeAg(+)、HBVDNA载量>1.0×10^7cps/ml、羊膜腔穿刺术是HBV携带孕妇胎儿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当HBV携带孕妇的HBeAg(+)、HBVDNA>1.0×10^7cps/ml时,羊膜腔穿刺术可能增加胎儿宫内感染的风险。HBV携带孕妇需要在产前诊断前对HBeAg状况和HBVDNA载量进行评估,以决定是否行羊膜腔穿刺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飞行因素对飞行员外周血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应用血细胞分析仪,对40名飞行员按不同分组检测飞行前后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并加以对比分析。结果不同飞行强度、不同飞行场次、不同飞行载荷、不同飞行高度飞行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与飞行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飞行后2h与飞行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飞行前后红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短时间多因素飞行应激飞行员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可发生一过性增多,属一种生理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7.
我科于1999年购买了一台MEK-6318日本光电血液分析仪用于门诊检查工作,MEK-6318可同时对19个参数进行测定。它提供快速的计数和所有操作包括取样、测定,只需将全血的标本放在标本架上,按计数键,数据和结果就可在LCD屏幕中显示,该机有高精密度和良好的重复性,易于操作,由于门诊工作量大,使用年限长,经常会出现计数故障和计数不准问题,以下就是笔者对该仪器计数故障的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PNS)对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增殖抑制的作用;并观察三七总皂甙与阿霉素(adriamycin,ADM)联合,是否具有协同效应,为三七总皂甙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MTT法检测三七总皂甙对RPMI8226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金氏公式分析三七总皂甙与ADM联合的协同效应;RT-PCR法检测Bcl-2、Bax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三七总皂甙可抑制RPMI8226细胞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24h IC50值为213.42±2.21μg/ml;三七总皂甙与ADM联合,表现出协同效应;三七总皂甙与ADM联合处理MM细胞24h后,Bcl-2 mRNA表达较单独应用三七总皂甙或ADM前明显下调,而Bax表达则明显上调。结论:三七总皂甙可以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联合阿霉素,具有协同效应;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Bcl-2,上调Bax在转录水平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国产地西他滨联合减量IAG方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伊达比星(IDA)+阿糖胞苷(Ara-C)]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及其转化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中高危MDS以及AML(MDS转化)患者共20例,应用国产地西他滨联合减量IAG方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0例患者至少进行2疗程化疗,完全缓解者9例,部分缓解5例,总有效率为70%(14/20).所有患者均出现III-IV级血液学毒性,第1、2疗程粒细胞缺乏及III、IV级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60岁患者粒细胞缺乏时间更长,与年龄<60岁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染色体核型预后良好者疗效佳,预后不良者预后差,患者的年龄、性别与疗效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地西他滨联合减量IAG方案治疗MDS和AML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控,耐受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脏病理改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一些反映肝纤维化的血清指标相继应用于临床。本文分析了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前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肽(PⅢC)等血清肝纤维指标与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关系,以进一步评价它们对肝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