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医药卫生   15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付由池  高志清 《人民军医》2000,43(10):582-584
1 胆道术后胆漏的预防1 1 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预防1 1 1 选择切口适当 一般认为上腹角≥ 90° ,肥胖者多取右肋缘下斜切口 ,其内侧端应切断腹白线 ,以增加右上腹的显露 ;上腹角 <90°、瘦长体型者 ,可用右上腹分裂腹直肌切口。1 1 2 麻醉应完善 腹肌要松弛 ,有时为增强麻醉效果 ,避免迷走神经反射 ,可用 1 %普鲁卡因 1 0ml在胰结节上缘腹膜后间隙加压注射 ,封闭腹腔神经 ,效果满意。同时应有充足的照明和良好的助手配合。应以 3块纱垫分别放在切口左方、右结肠沟上方及横结肠和十二指肠前方 ,以隔开胃、小肠 ,分别牵引 ,充分暴…  相似文献   
12.
辅助性原位活体肝部分移植一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应用辅助性原位活体肝部分移植治疗Willson's病的可行性。方法:受体女性,20岁,O型血,因肝豆状核变性而接受辅助性原位活体肝部分移植。供体男性,21岁,A型血。手术切除受体病肝左外叶260g,取供体左外叶肝脏295g原位移植于受体。因供受体血型不同,术前行血浆置换,术后以FK506,激素,环磷酰胺联合免疫抑制治疗。结果;受体术后15d出现肝动脉血塞形成,予以溶栓治疗后出现腹腔内出血,术后17d开腹止血,清除血肿,术后发生腹水,肺不张,胆瘘等,均治愈。至今患者已生存1年3个月,并恢复正常生活,铜蓝蛋白水平正常。移植肝脏体系明显增大,手足震颤明显减轻。结论:辅助性原位活体肝部分移植是治疗Willson's病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金属异物通过对人体各种损伤进入软组织内存留,可造成软组织损伤、疼痛不适,产生刺激症状,甚至酿成感染,多需手术处理。1997年11月-2007年10月,我们共收治软组织金属异物存留31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由于活体肝部分移植的供肝来自健康成人的部分肝脏,为使其能迅速正确植入受体体腔,切取的供肝必须作适当的修整,其手法与全肝移植术不尽相同.本文就作者在国外留学的经验及近期开展的一例活体肝部分移植手术的体会结合文献作一报告.  相似文献   
15.
残留胆囊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关于残留胆囊 胆囊切除术中由于多种原因所造成的不完全胆囊切除、胆囊次全切除或术中已存在副胆囊未处理,均可产生残留胆囊,可含残留结石或复发结石.胆囊残留部分可包括胆囊颈、胆囊壶腹部或过长的胆囊管(>1 cm),甚至整个副胆囊,其残留部分黏膜并无缺损,可同时残留结石,或日后复发结石,可引发一系列临床征象,类似于首次术前的临床表现,属于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临床活体肝部分移植术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活体肝部分移植术1例报告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窦科峰管文贤李开宗高志清付由池张新海曹忆妹张英民王宇朱庆生周晓东丁振若蒋永培孙秉中沈丽英李兰荪田俊士贺洪德赵青川史宪杰岳树强陶开山安家泽王德盛自1989年9月成功开展首例临床活体肝部分移...  相似文献   
17.
胰头癌内引流术式选择与术后生活质量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头癌内引流术式选择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 10年中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 179例引流术治疗的胰头癌病人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以手术死亡率、术后胆管炎发生率和生存期作为判断标准。结果 手术死亡率 8 9% ,胆肠吻合术组 (9 0 % )和胆肠加胃肠吻合术组 (9 8% )显著低于外引流术组 (16 7% ;P <0 0 5 ) ;而术后复发性黄疸和胆管炎发生率胆肠吻合术组 (30 6 % )和胆肠加胃肠吻合术组 (15 6 % )亦显著低于外引流术组 (5 8 3% ;P <0 0 5或P <0 0 1) ;术后生存期胆肠吻合术组 (9 0 8± 1 2 1个月 )和胆肠吻合加胃空肠吻合术组 (9 78± 1 2 6个月 )显著长于外引流术组 (7 6 2± 1 0 7个月 ) (P <0 0 5或P <0 0 1)。未行胃肠吻合术各组术后十二指肠梗阻发生率在 32 7%以上。结论 胰头癌内引流术式应尽量选择胆肠吻合内引流加胃肠吻合术 ,预防性胃空肠吻合术并不增加手术死亡率 ,可明显延长病人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我院1987年1月~1992年12月共收治≥5.0cm的肝海绵状血管瘤50例,采用缝扎法治疗36例,效果满意。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36例,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24~64岁。肝右后叶12例,右前叶比例,左内叶6例,左外叶3例。维发24例,多发12例,共SO个血管瘤。最大瘤体直径10cm。36例均有L腹部胀痛不适,3例并有胆囊结石,术前均行B超检查,CT检查20例,肝血池扫描16例,肝动脉造影8例,均明确诊断。二、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右上胶经腹直肌切口或右肋缘下新切口,入腹后先探查证实诊断,对合并胆囊结石老先常规切除胆囊。游离切断…  相似文献   
19.
创伤性胆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我院处理典型病历的分析,探讨创伤性胆道出血的机制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本文中介绍了我院经不同方法处理成功的3例创伤性胆道出血,针对这3例患者的病情,分别采用了保守治疗,选择性肝动脉松塞及手术治疗方法。结果:1例患者经止血、抗感染治疗痊愈;1例出现活动性出血时经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愈。另1例经手术治愈,上述病例经随访病情无反复。结论:通过对上述3例病例的分析,我们认为对于出血周期较长,每次出血量较少,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可以试行内科治疗。而对其它患者,若有条件应首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其次为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医源性胆管损伤修复后再手术原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修复后再手术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20a中129例医源性胆管损伤,120例修复后108例再手术患,损伤部位和修复时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手术率90%(108/120);再手术率与患性别、年龄无显关系;再手术率与损伤原因、损伤部位、修复时机、手术方式和手术操作等因素有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损伤修复后再手术率最高(100%),开腹胆囊切除术(0C)次之(91.30%)、0C 胆管探查术最低(71.43%),三组间相差显(P<0.05);损伤部位再手术率:肝总管、肝门部胆管、高位胆管分别为92.31%,91.67%,94.52%三无显差异,而胆总管损伤再手术率最低55.56%,与前三个部位再手术率相差非常显(P<0.01).结论:胆管损伤力争手术中、术后早期(<48h)确诊并修复,短期内(<4wk)修复应慎用,4wk后行近端胆管与空肠Roux—y端侧—侧吻合较合适,并内置T管支撑6mo以上,可降低术后胆管狭窄及返流性胆管炎的发生率,从而降低再手术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