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36篇
  免费   1173篇
  国内免费   760篇
医药卫生   26669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411篇
  2022年   425篇
  2021年   336篇
  2020年   391篇
  2019年   444篇
  2018年   420篇
  2017年   307篇
  2016年   402篇
  2015年   371篇
  2014年   1135篇
  2013年   798篇
  2012年   979篇
  2011年   1049篇
  2010年   990篇
  2009年   1096篇
  2008年   950篇
  2007年   1232篇
  2006年   1230篇
  2005年   1297篇
  2004年   1290篇
  2003年   1081篇
  2002年   730篇
  2001年   879篇
  2000年   957篇
  1999年   956篇
  1998年   752篇
  1997年   791篇
  1996年   791篇
  1995年   770篇
  1994年   587篇
  1993年   426篇
  1992年   448篇
  1991年   397篇
  1990年   326篇
  1989年   256篇
  1988年   121篇
  1987年   116篇
  1986年   102篇
  1985年   102篇
  1984年   73篇
  1983年   83篇
  1982年   66篇
  1981年   62篇
  1980年   52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13篇
  1965年   6篇
  1960年   10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991.
前列腺炎和阴道炎患者中细菌L型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和阴道炎患者中细菌L型感染情况 ,以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方法 分别取受检者的前列腺液和阴道分泌物标本按常规作需氧菌、厌氧菌及细菌L型培养。培养所得的细菌L型菌株进行返祖和鉴定。并对其中 5 0例细菌L型培养阳性患者经一年抗菌治疗后复查 ,将复查培养所得的细菌L型除返祖鉴定外再通过涂片、细胞壁染色加以确诊。结果  63 1例患者标本中细菌L型培养阳性 2 78例( 44 .0 % ) ,其中 2 68例经返祖证实与变异前的原始菌混合感染 ;单纯细菌L型培养阳性 10例 ( 3 .6% ) ;2 78株细菌L型经返祖试验及鉴定分别为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3 0例 ( 82 .7% )、粪链球菌 2 6例 ( 9.4% )、大肠埃希菌 18例( 6.5 % )、铜绿假单胞菌 4例 ( 1.4% )。经一年抗菌治疗后复查的 5 0例原细菌L型阳性患者中有 5例细菌培养阴性 ,45例单纯细菌L型培养阳性 ,占 90 % ,经涂片、细胞壁染色证实大部分 (约 80 %以上 )菌体无细胞壁 ,呈多形态。结论 提示对前列腺炎和阴道炎患者增加细菌L型常规检查 ,可与细菌培养的结果互补 ,提高检出率 ;细菌L型对常规抗菌药物敏感性低  相似文献   
992.
脑功能成像已成为目前痛觉中枢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 ,它的发展加深了对脑皮层伤害感受区的认识 ,丰富了人们以前用脑磁图、脑电图或诱发电位所获得的电生理资料。痛觉在中枢以一种高度分散的方式传递 ,其中外侧裂附近皮层、扣带前回 (ACC)、第一躯体感觉区 (SI)、基底节区、丘脑、额前叶皮层等分别参与痛觉的感觉、情绪和认知水平的信息处理。另外某一特异性痛觉有其特殊的皮层兴奋区。痛觉中枢研究将为临床疼痛治疗提供理论根据 ,尤其在慢性神经性疼痛方面。  相似文献   
993.
激素在流行性腮腺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激素在流行性腮腺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我院儿科2002年2月至2005年2月123例临床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62例,给予抗病毒等常规治疗;治疗组6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评价激素在流行性腮腺炎中的治疗作用。结果:对照组体温正常时间为(5.76±0.42)d,腮腺、颌下腺消退时间为(6.58±0.26)d,并发脑炎15例(发生率24%),胰腺炎10例(发生率16%),睾丸炎9例(发生率14%),多脏器受损7例(发生率11%),平均病程(11.15±0.36)d;治疗组体温正常时间为(4.09±0.33)d,腮腺、颌下腺消退时间为(5.16±0.22)d,并发脑炎6例(发生率9%),胰腺炎3例(发生率4%),睾丸炎2例(发生率3%),多脏器受损1例(发生率1%),平均病程(8.26±0.64)d,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病程明显缩短(P<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激素在流行性腮腺炎治疗中起促进作用,可明显缩短疾病病程,减轻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TWINFIX带线锚钉在MCL损伤修复和重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8例MCL损伤患者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行TWINFIX带线锚钉修复和重建MCL,术后膝关节用石膏托固定于中立位并保证轻度内翻,观察其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 48例患者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95.3±5.8),与术前(27.4±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优42例,良4例,可2例。术后Lysholm评分各指标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WINFIX带线锚钉能显著提高MCL损伤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在MCL损伤的修复和重建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导致胆管损伤的原因和预防策略。方法对开腹胆囊切除术的41例患者进行有效的胆管损伤的原因分析,实施积极的预防策略。结果本组41例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经过手术后有4例出现胆管损伤,其中2例病理性变异造成胆管损伤,1例解剖变异造成胆管损伤,1例人为与技术因素造成胆管损伤。针对4例胆管损伤的患者不同的损伤情况,采用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患者恢复顺利且痊愈。结论充分地认识到胆管损伤的可能原因,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减少了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胆管损伤的出现,提高手术后身体功能的恢复,使患者早日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伴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具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心律失常的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的心律失常数目结果分别是62例和15例;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心律失常数目结果分别是62例和37例。治疗组显效38例(61.29%),有效18例(29.03%),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显效29例(46.77%),有效17例(27.42%),总有效率77.78%。两个结果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稳心颗粒治疗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心律失常,不仅可以提高治疗疗效,而且明显地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且稳心颗粒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DNA注射液)联合甘草酸二铵胶囊(甘利欣)对人血白蛋白(HSA)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HSA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并随机分为DNA注射液联合甘利欣组、甘利欣组、秋水仙碱组、模型组和对照组5组。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白蛋白和球蛋白比值(A/G),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层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fnⅣ型胶原(Ⅳ-C)的含量,化学法测定肝脏羟脯氨酸(HyP)的含量。光镜观察肝细胞结构和肝纤维化程度。结果 DNA注射液联合甘利欣能明显降低HSA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ALT,AST活性(P<0.05,P<0.01),提高Alb、TP含量及A/G比值(P<0.05,P<0.01),降低血清LN、HA、Ⅳ-C含量(P<0.05,P<0.01)。DNA注射液联合甘利欣能使大鼠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轻,假小叶结构显著减少。结论 DNA注射液联合甘利欣方可抑制HSA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和发展,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998.
精细化管理是军队医院科研管理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项目管理精细化和科研服务精细化两个方面,对军队医院科研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做法进行了阐述。一方面,加强项目管理精细化,提高科研管理效能;另一方面,加强科研服务精细化,使精细化服务深入到医务人员思维意识中,落实在科技人员的科研工作中。  相似文献   
999.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头孢氨苄颗粒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测定头孢氨苄颗粒含量的近红外光谱(NIR)快速分析方法。方法 以全国不同企业生产的187批头孢氨苄颗粒样品采集近红外光谱,分别建立校正集和检验集,校正集经内部交叉验证,建立校正模型,对检验集的样品进行分析。结果 头孢氨苄颗粒的浓度为0.042 0∽0.138 0 mg.mg 1,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为98.84,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为0.003,外部验证预测均方差(RMSEP)为0.003,预测值与真值的相关系数为0.995 0。结论 所建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头孢氨苄颗粒的快速定量检验。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