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究穴位刺激联合COX-2抑制剂对乳腺癌骨转移大鼠镇痛、NK细胞活性及PK2蛋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50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A)组、模型(B)组、穴位刺激(C)组、COX-2抑制剂(D)组与穴位刺激联合COX-2抑制剂(E)组,每组10只,对B、C、D与E组采用胫骨内注射乳腺癌细胞建立乳腺癌骨转移模型,A组不建立该模型,建模成功后,对C组给予穴位刺激治疗,对D组给予灌胃25 mg/kg的塞来昔布,对E组给予穴位刺激联合塞来昔布治疗,A组、B组同期给予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大鼠疼痛情况,双能线骨密度仪检测大鼠骨密度及骨矿物质含量,HE染色法检测骨组织病理形态,免疫印迹法检测NK细胞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PK2蛋白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50%PWT、TWL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后肢负重差值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D组与E组50%PWT、TWL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后肢负重差值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比D组变化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大鼠骨组织形态完整,骨小梁排列整齐,骨皮质连续,无坏死区域,骨髓腔内充满深染的血细胞,B组骨组织形态遭到破坏,骨皮质出现连续性中断,并可见大量肿瘤细胞浸润,瘤细胞形态不规则,且排列紊乱,细胞核大,异型性明显,与B组比较,C组、D组与E组病理形态明显改善;与A组比较,B组BMD、BMC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D组、E组BMD、BMC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比D组升高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大鼠胫骨组织中NKp30、NKp44、NKp46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D组与E组大鼠胫骨组织中NKp30、NKp44及NKp46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比D组升高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大鼠胫骨组织中PK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D组与E组大鼠胫骨组织中PK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比D组升高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刺激联合COX-2抑制剂对乳腺癌骨转移大鼠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并可显著改善NK细胞活性,促进PK2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光动力疗法( PDT)治疗病理性近视(PM)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确诊为PM继发CNV并接受PDT治疗的66例患者73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按常规方法进行PDT治疗.治疗前后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或)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视力检查结果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logMAR)记录,对比分析所有患眼治疗前后logMAR BCVA.治疗后52只眼保存完整的FFA检查记录,根据其CNV渗漏或出血以及CNV扩大或缩小设定为治疗效果良好、中等、较差.治疗后11只眼保存完整的OCT检查记录,根据其检查结果对比分析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眼平均logMAR BCVA为0.74±0.5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P=0.27).其中,视力改善18只眼,占24.7%;稳定43只眼,占58.9%;下降12只眼,占16.4%.保存完整FFA检查记录的52只眼中,治疗效果良好39只眼,占75.0%;中等9只眼,占17.3%;较差4只眼,占7.7%.保存完整OCT检查记录的11只跟中,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薄7只眼,占63.6%;稳定2只眼,占18.2%;增厚2只眼,占18.2%.结论 PDT能有效治疗PM继发CNV,改善或稳定大部分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分析系统化健康指导联合心理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定本院2018年7月~2019年8月住院治疗的95例脑出血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7例患者采纳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48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系统化健康指导,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分析有机磷中毒患者机械通气联合血液透析救治期间的护理需求,评价整体护理干预对患者救治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进行救治的有机磷中毒患者(n=80),均采取机械通气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组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中毒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中毒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使用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机械通气联合血液透析救治有机磷中毒患者期间加强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临床恢复、提升患者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分析能谱CT定量参数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肿瘤危险度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1例GIST患者能谱CT检测指标,按肿瘤危险度分级,将患者划分为高危险度25例、中危险度22例、低+极低危险度34例,分析能谱CT定量参数,包括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及70 keV下CT值CT_(70)与肿瘤危险度分级的关系。结果动脉期时,中危险度患者CT_(70)明显低于高危险度患者,中危险度及低+极低危险度患者NIC明显低于高危险度患者;静脉期时CT_(70)呈中危险度高危险度低+极低危险度趋势,NIC表现为低+极低危险度中危险度高危险度趋势,能谱曲线斜率表现为中危险度高危险度低+极低危险度趋势;延迟期时CT_(70)呈中危险度高危险度低+极低危险度趋势,NIC表现为中危险度高危险度低+极低危险度趋势,能谱曲线斜率表现为中危险度高危险度低+极低危险度趋势,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动脉期NIC与危险度呈正相关(ρ=0. 326,P=0. 003);静脉期CT_(70)、能谱曲线斜率与危险度呈负相关(ρ=-0. 672,ρ=-0. 381,P=0. 000,P=0. 000),NIC与危险度呈正相关(ρ=0. 824,P=0. 000);延迟期CT_(70)、NIC、能谱曲线斜率均与危险度呈负相关(ρ=-0. 691,ρ=-0. 451,ρ=-0. 490,P=0. 000,P=0. 000,P=0. 000),上述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CT_(70)、NIC及能谱曲线斜率均与GIST危险度有一定关系,能谱CT有助于指导GIST术前分级。  相似文献   
76.
靶向制剂是临床用药的一种新剂型,与常规剂型相比具有疗效高,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等优点,在抗癌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现代药剂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近几年靶向制剂在抗癌领域的新应用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磷酸化缝隙连接蛋白43(P-Cx4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63只,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曲美他嗪组、黄芪甲苷组,各21只;对照组21只接受假手术。黄芪甲苷组给予60 mg/kg黄芪甲苷,1次/d,灌胃给药;曲美他嗪组给予10 mg/kg盐酸曲美他嗪,1次/d,灌胃给药;模型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20 mg/kg蒸馏水,1次/d,灌胃;各组大鼠连续给药4周。对大鼠心脏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脏重量/体质量比(HW/BW)、左心室重量/体质量比(LVW/BW)、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心肌组织P-Cx3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大鼠LVEF水平较高,且黄芪甲苷组曲美他嗪组(P0.05);各组大鼠IVSd、LVEDd、LVEDs水平较低,且黄芪甲苷组曲美他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LVSP、+dp/dtmax、-dp/dtmax水平较高,且黄芪甲苷组曲美他嗪组(P0.05);各组大鼠LVEDP水平较低,且黄芪甲苷组曲美他嗪组(P0.05);各组大鼠HW/BW、LVW/BW水平较低,且黄芪甲苷组曲美他嗪组(P0.05);各组大鼠心肌细胞AI较低,且黄芪甲苷组曲美他嗪组(P0.05);各组大鼠心肌组织P-Cx3表达水平较低,且黄芪甲苷组曲美他嗪组(P0.05)。结论黄芪甲苷能够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该作用可能与下调心肌组织P-Cx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8.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发热伴出疹症候群中的肠道病毒71(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CA16)和麻疹病毒(MV)的高通量液相芯片检测方法。方法针对EV71、CA16和MV全基因组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经多重PCR扩增并用生物素标记相应的基因片段,建立EV71、CA16和MV高通量核酸液相芯片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灵敏度、特异度进行验证。结果液相芯片检测方法对EV71、CA16和MV的检测结果与多重PCR的检测结果一致。该方法能同时完成对其中任何1种及3种病毒的检测,特异性好,灵敏度最低可达2.14pg/μl。结论该方法用于3种发热伴出疹症候群病毒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用于EV71、CA16和MV的实验室检测。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观察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伴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撕裂的临床特征.方法 临床确诊为PCV伴RPE撕裂的12例患者1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39~71岁,平均年龄58.6岁.均为单眼发病,其中右眼8只,左眼4只.12只眼中,浆液性RPE脱离1只眼,出血性RPE脱离11只眼.所有患者均行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3例患者同时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以血管弓为界,将RPE撕裂区位置分为血管弓内、血管弓上及血管弓外.根据撕裂区的形状分为新月形、半月形及不规则形.观察患者眼底、FFA、ICGA及OCT表现特征.结果 眼底检查发现,RPE撕裂区呈灰白色病灶.12只眼中,RPE撕裂区位于血管弓内4只眼,占33.3%;血管弓上5只眼,占41.7%;血管弓外3只眼,占25.0%.RPE撕裂区形状为新月形1只眼,占8.3%;半月形10只眼,占83.3%;不规则1只眼,占8.3%.FFA检查发现,所有患者表现为早期RPE撕裂区可见透见脉络膜荧光,晚期病灶内呈强荧光、边缘锐利.早晚期均无荧光渗漏,RPE撕裂区边缘可见卷曲皱缩的遮蔽荧光.ICGA检查发现,早期可见RPE撕裂区清晰的透见荧光,缺乏毛玻璃样荧光;晚期9只眼可见RPE撕裂区边缘清晰的分界线,卷曲皱缩的遮蔽荧光.行OCT检查的3只眼,其RPE撕裂区均可见RPE光带断裂缺失,边缘可见RPE层卷边的强反射区.结论 PCV伴RPE撕裂区多呈半月形,多位于血管弓内及血管弓上.血管造影检查可见RPE撕裂区呈透见荧光,边缘呈卷曲皱缩的遮蔽荧光.OCT检查可见RPE撕裂区RPE光带断裂缺失,断裂的边缘RPE层卷边呈卷曲的强反射带.  相似文献   
80.
面部鲍温病( Bowen’ s Disease,BD)是一种皮肤原位癌,典型皮损为略隆起的暗红色持久性斑块,表面可有鳞屑或结痂。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是一种罕见病,占成人肉瘤的不到5%,临床表现多为无痛性肿块。本文将报告一例77岁老年男性面部BD伴多形性MFH的病例,并探讨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