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7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98篇
医药卫生   3164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目的探讨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1抑制剂VX-765对急性胰腺炎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2019年8月购自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VX-765组,模型组和VX-765组经手术注射5%牛黄胆酸钠制备急性胰腺炎模型,对照组只进行手术不注射5%牛黄胆酸钠。建模24 h后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VX-765组大鼠经腹腔注射50 mg/kg VX-765,治疗48 h后,观察3组大鼠存活率,采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淀粉酶活性;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胰腺病理学变化;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3组大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VX-765组大鼠血清淀粉酶活性[(1530.40±280.45)U/L]低于模型组血清淀粉酶活性[(2910.43±429.1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91,P<0.05)。VX-765组大鼠病理学评分(4.09±0.17)分低于模型组大鼠病理学评分(9.56±2.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8,P<0.05)。VX-765组大鼠胰腺组织中IL-1β和IL-18 mRNA表达水平(1.96±0.14、1.47±0.17)低于模型组大鼠胰腺组织中IL-1β和IL-18 mRNA表达水平[(3.18±0.21)、(2.67±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9、2.104,P<0.05)。VX-765组大鼠外周血清IL-1β和IL-18水平[(159.43±7.09)、(99.50±5.09)ng/L]低于模型组大鼠外周血清IL-1β和IL-18水平[(310.48±25.55)、(190.65±10.4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1、2.466,P<0.05)。结论VX-765通过抑制Caspase-1活性,降低IL-1β和IL-18等炎性因子水平,进而缓解急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解毒消痈饮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术后热毒炽盛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对症支持的常规治疗+痛痒消洗剂坐浴,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口服解毒消痈饮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第3、7、14天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 d后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较治疗前显著减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红蛋白(H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4 d后坏死性筋膜炎实验室风险指数评分(LRINEC)、Fournier坏疽严重程度指数(FGSI)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7、14天创面渗液和创面水肿情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术后热毒炽盛期应用解毒消痈饮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术后疼痛,降低炎症反应,提高血红蛋白含量,有利于评估患者术后病情及预后,减轻术后创面渗液和创面水肿,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43.
目的开发公共卫生安全素养量表, 为我国公众的公共卫生安全素养测评提供适宜工具。方法通过理论构想、指标池构建、现场验证、题项缩减等步骤编制中国公共卫生安全素养初始量表, 转为"问卷星"电子问卷, 随机抽取4个省份共2 809名居民进行现场测试。利用经典测试理论(CTT)和项目反应理论(IRT)进行题项缩减。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和单维性检验。使用R 4.1.1软件ltm和mirt包进行题项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分析, 并绘制项目特征曲线(ICC)和信息函数曲线(IIC和TIF)。结果选用专家一致性系数最优的初始量表3, 共30个题项(B1~B30), 测试对象完成1个题项平均需9.8 s。根据CTT分析, 删除校正题项-总相关系数(CITC)<0.3及题项-维度相关系数(IDCC)<0.4的B2题项;删除CITC<0.3、IDCC<0.4及难度指数<0.2的B23题项;删除CITC<0.3及难度指数<0.2的B30题项。删除后量表总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值为0.923。EFA提示删除14个因子载荷较小...  相似文献   
44.
目的:为了提高对病人使用的便器进行有效的消毒,以预防院内交叉感染,对速消净溶液消毒便器有效氯浓度进行监控。方法:通过现场了解消毒现状,收集日常有效氯浓度监测记录,运用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检相结合的办法获取真实数据,并与空白试验(消毒溶液不浸入待消毒便器)监测的有效氯浓度结果对照,在采用调查表,真方图量化方式和百分率比较法进行的数据分析。结果:在本院内一科等18个病区消毒便器的监测后发现,其消毒结果与消毒剂使用方法和操作密切相关,结论:提示落实相关改进措施,加强便器消毒的监,控,管的必要性,以便保障速消净消毒便器的效果,预防医院感染,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结合唾液腺造影及内镜表现对131I相关唾液腺炎进行炎症分级,评估分析内镜治疗的疗效。 方法 收集2012年11月至2018年10月间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进行唾液腺内镜检查与治疗的131I相关唾液腺炎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唾液腺造影与内镜表现的特点并进行炎症分级。根据病变程度,采取内镜下生理盐水与地塞米松混合液灌洗、机械扩张等治疗,术后进行随访。 结果 42例131I相关唾液腺炎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37例,男女比例为1 ∶7.4,症状为唾液腺区反复肿胀、疼痛或口干等。腮腺造影主要表现为一处或多处导管狭窄,部分病例分支导管未显影。唾液腺内镜主要表现为导管不同程度狭窄,可见分支导管闭锁。根据腮腺造影及内镜所见分为3级:(1)轻度炎症:主导管存在狭窄和扩张,但0.9 mm内镜可通过;(2)中度炎症:主导管存在一处重度狭窄,内镜不能直接通过;(3)重度炎症:主导管存在2处以上重度狭窄、弥漫性狭窄或导管闭锁。33例(65侧)131I相关唾液腺炎患者的腮腺同时接受唾液腺造影与内镜检查,其中轻度炎症8侧,中度炎症23侧,重度炎症34侧。内镜治疗后经3~72个月随访,效果评价为显效22侧,缓解22侧,无效19侧,失访2侧,总有效率为69.8%。 结论131I相关唾液腺炎的临床、腮腺造影以及唾液腺内镜表现具有明确的特点,据此我们提出131I相关唾液腺炎炎症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唾液腺内镜技术可以明显缓解131I相关唾液腺炎患者的主观临床症状,对于早期病变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6.
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抗白血病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研究眼镜蛇毒组分C对白血病细胞的直接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MTT、DNA电泳、流式细胞仪RT-PCR等方法,观察眼镜蛇毒组分C对HL60等9株白血病细胞系的毒性作用、量效关系及白血病细胞经过眼镜蛇毒组分C处理后的生物化学、Bcl-2/Bax表达水平变化。结果:眼镜蛇毒组分对9株人白血病细胞系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为0.0046~4.40μg/ml,且呈较好的量效关系(r为0.66~0.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miR-141-3p、PD-L1及M1、M2型巨噬细胞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EMs) 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7月,因EMs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的患者30 例为EMs组,同期选取非EMs患者因子宫肌瘤行诊断性刮宫或子宫全切术的子宫内膜组织30例为对照组,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增生期子宫内膜。通过qRT-PCR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miR-141-3p以及PD-L1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 M1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CD86,M2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CD206的表达,并应用Image J软件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平均光密度 (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 的检测。通过 Person 或 Spearman 相关检验分析 miR-141-3p、PD-L1、CD86 及 CD206 之间相关性。结果 (1) miR-141-3p 在 EMs 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中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 (P=0.000 5; P<0.000 1),且在异位内膜中表达最低。(2)PD-L1在EMs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P=0.013 7; P=0.000 3),且在异位内膜中表达最高。(3)在EMs异位内膜中miR-141-3p与PD-L1的表达呈负相关(r =-0.648 9,P=0.000 1)。 (4) CD86在EMs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中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 (P=0.047 2;P=0.001 0)。(5) CD206在EMs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 (P=0.043 4;P<0.000 1),且在异位内膜中表达最高。(6) PD-L1与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 CD86 在 EMs 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呈负相关 (r =-0.440 8,P=0.014 8)。(7) PD-L1 与 M2 型巨噬细胞标志物 CD206在EMs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呈正相关 (r =0.598 1,P=0.000 5)。结论 EMs患者中miR-141-3p表达降低,PD-L1表达升高,巨噬细胞从M1型向M2型极化,且随病情进展而改变。  相似文献   
48.
1998年 4月~ 2 0 0 1年 8月笔者于鼻内镜下应用半导体激光治疗顽固性鼻腔出血 52例 ,效果令人满意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2例病人中 ,男 3 4例 ,女 18例 ;平均年龄 45.3岁。出血部位位于克氏区 13例 ,吴氏静脉丛 12例 ,下鼻甲后端 7例 ,中鼻甲后蝶腭动脉区 6例 ,鼻咽顶 4例 ,嗅裂 5例 ,鼻中隔后端 5例。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均行前后鼻孔填塞术 ,15名病人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曾行筛前动脉结扎或颈外动脉结扎术 ,8名病人曾行鼻中隔黏膜下划痕术 ,虽经上述治疗但效果不佳。用本方法治疗前再次出血 ,出血量在 40 0ml以上。1.2 治…  相似文献   
49.
益气活血法治疗疣状胃炎48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疣状胃炎亦称痘疮样胃炎 ,是一种特殊型胃炎 ,临床上可有胃痛、恶心、呕吐、黑粪、偶有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内镜下见胃体或胃窦都可出现多发的、伴或不伴中心洼陷或糜烂的小隆起 ,组织学表现为淋巴细胞性胃炎 ,病变可能在数月后消退或长期存在。此病病程长 ,迁延难愈 ,可合并出血、贫血、低蛋白血症等。目前此病的临床治疗只有对症治疗 ,改善症状尚可 ,对病变的消除效果不好。因此 ,笔者于近 2年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疣状胃炎 48例 ,取得较好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系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 ,符合五版《内科学》诊断标准。共 48…  相似文献   
50.
南方菟丝子水溶性成分免疫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工作的发展,已发现多种单味和复方中草药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如喜树碱、昆明山海棠、甘草、雷公藤、青蒿素等临床上单用或中西药合用治疗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取得较好的疗效,且无严重的毒副反应,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发掘较理想的中草药免疫抑制剂,阐明其作用机理及合理应用,将成为中草药研究工作中的一个新领域。药理实验表明南方菟丝子具有一定的免疫活性及免疫调节作用。下面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