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4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目的 探讨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200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3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青年胃癌患者和中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分型特点,探讨可能影响青年患者胃癌的预后因素.结果 青年组中男女比例高于中老年组,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上腹痛,中老年组以消瘦、上消化道出血及上腹部疼痛及不适为主,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在病变部位方面,青年组多以胃窦为主,同时全胃比例高,而中老年患者胃中上1/3占比高于青年组.H.pylori感染方面:青年组感染率(70.37%,57/81)明显高于中老年组(29.96%,136/454)(P<0.0001);中老年组较青年组有更高的消化性溃疡史(P<0.0001);青年组的Lauren分型弥漫型胃癌的比例高于中老年组.青年组5 a总体生存率低于中老年组(P=0.008).结论 青年组中女性比率高,分布以胃窦为主,有更高的H.pylori感染率、组织分型以弥漫型和混合型为多,5 a总体生存率青年组低于中老年组.  相似文献   
82.
临床每遇患者在服用抗痨药物过程中,出现胃肠道反应,表现为上腹痞满、纳呆、嗳气、返酸、嘈杂不适等,严重时需中断抗痨治疗。近年来,笔者以自拟白马散治疗上述患者3 8例,对消除不良反应,增加抗痨效果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本院门诊与住院病人,其  相似文献   
83.
目的 通过对老年脑卒中合并肌少症患者进行运动-认知双重任务训练,观察其对患者平衡及移动能力、肌肉力量及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脑卒中合并肌少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以抗阻训练为主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运动-认知双重任务训练。训练前及12周后,所有患者进行计时起立-行走(TUG)、双任务TUG测试,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POMA)评价平衡及移动能力,握力、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与成套简短肌肉功能测试(SPPB)评估肌肉力量及功能,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连线测验(TMT)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结果 训练后,观察组TUG及双任务TUG低于对照组(P<0.05),POMA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握力、ASMI及SPP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oCA高于对照组,TMT及ADL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动-认知双重任务训练...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干预对重度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早期运动护理方案(包括心理、行为、运动强度和时间)和常规护理方案。于入院时、3周、6个月后观察患者的血压和静息心率、6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静息心率明显下降,6min步行距离延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心功能明显改善,随访期间再次因心衰住院次数和总住院次数等与对照组对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而且死亡率并不增加;观察组2例(2%)死于心源性猝死,对照组9例(9%)因肺部感染、心血管事件而心衰,导致死亡。结论早期运动干预对提高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心脏功能康复是有效并安全的。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及氧化应激对房颤发生的影响。方法:入选125例孤立性房颤患者与60例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用气相色谱与质量光谱学法检测尿液异前列腺素(F2-IsoP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房颤患者血清IL-6、IL-8、IL-10、TNF-α、MCP-1浓度均增高(均P<0.05),而尿F2-IsoPs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602)。在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三种房颤中,血清TNF-α、IL-10浓度逐级增加(均P<0.05)。结论:炎症与心房纤颤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6.
背景:冠状动脉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可以显著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近期的多项荟萃分析说明,与金属裸支架相比,药物洗脱支架显著增加晚期支架血栓形成,增加全因性死亡率。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前、后和随访6个月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变化,对比分析短、中期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或金属裸支架对血小板活化影响的差异。 方法:对2007-06/2009-06因急性冠脉综合征成功进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的10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使用药物洗脱支架68例,金属裸支架36例。同时纳入34例因疑诊急性冠脉综合征而进行造影,证实血管完全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中CD62p,CD63和凝血酶敏感蛋白的阳性表达率。 结果与结论:在相同抗血小板治疗6个月时,与金属裸支架组相比,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对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仍较明显,这可能与药物洗脱支架的晚期支架血栓形成增加有关。目前所提倡的12个月的标准抗凝治疗是否足够,以及血小板活化功能检测对支架置入治疗后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指导意义等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心导管检查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明确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经心脏超声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216例,行左、右心导管检查术。结果216例诊断为法乐氏四联征、法乐氏五联征组共73例,复杂性先心21例,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共122例。结论心导管检查术是明确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性质、部位及程度的可靠方法,对提供手术适应证及制定手术方式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8.
目的总结五年来临床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血运再建(PCI)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对11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PCI,操作方法严格按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实施细致护理。结果 115例患者中成功113例,成功率为98.3%;梗死后平均开通时间(238±361)min;术后即刻心电图表现ST段回落、T波深倒置,16例术后1周心电图完全正常;均有心肌酶酶峰前移。结论急诊PCI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重要和有效的手段,认真、细致、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总结气管、隆突肿瘤外科治疗经验,探讨其手术相关技术的合理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1年2月至2008年10月手术治疗46例气管、隆突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恶性肿瘤29例,良性肿瘤17例;气管环形切除并对端吻合术33例,气管和隆突切除重建术12例,气管楔形切除1例,其中5例重度气管狭窄者在股动脉-股静脉部分体外循环辅助下完成麻醉和手术;43例采用多种带蒂的自体组织包埋气管吻合口.结果 气管切除长度2.0~6.5cm,平均3.2cm;无围手术期死亡,无气管吻合口瘘,临床治愈39例(84.8%);术后随访7个月~7年,死亡5例(10.9%),生存至今40例(87%),其中生存5年及以上者9例(20%).结论 外科手术是气管、隆突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保障通气、合理术式和有效的吻合口包埋是手术成功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经护理人员示范指导的安抚式双人固定法对于患婴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前评估为不合作的患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雾化时大多采用家属斜抱患婴半卧位;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雾化时均采用护理人员示范指导的安抚式双人固定法。结果观察组患婴总依从率为96.00%;对照组患婴总依从率为60.00%,两组患婴总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安抚式双人固定法能很大程度消除患婴雾化时抵触情绪,给患婴安全感,能及时观察处理呕吐、窒息和缺氧等病情变化,保证护理安全,基本能按预订时间完成治疗,达到雾化吸入治疗的预期目标,由此提高患婴雾化吸入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