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41篇
  免费   5717篇
  国内免费   2834篇
工业技术   74892篇
  2024年   223篇
  2023年   1091篇
  2022年   1559篇
  2021年   2517篇
  2020年   1948篇
  2019年   1736篇
  2018年   1924篇
  2017年   2111篇
  2016年   1913篇
  2015年   2492篇
  2014年   3056篇
  2013年   3816篇
  2012年   4127篇
  2011年   4549篇
  2010年   3744篇
  2009年   3616篇
  2008年   3504篇
  2007年   3411篇
  2006年   3768篇
  2005年   3128篇
  2004年   2201篇
  2003年   1889篇
  2002年   1650篇
  2001年   1512篇
  2000年   1618篇
  1999年   1787篇
  1998年   1783篇
  1997年   1453篇
  1996年   1267篇
  1995年   1053篇
  1994年   920篇
  1993年   654篇
  1992年   481篇
  1991年   424篇
  1990年   307篇
  1989年   252篇
  1988年   229篇
  1987年   136篇
  1986年   123篇
  1985年   87篇
  1984年   61篇
  1983年   59篇
  1982年   71篇
  1981年   59篇
  1980年   58篇
  1979年   44篇
  1977年   60篇
  1976年   64篇
  1975年   49篇
  1972年   3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7 毫秒
81.
Li4SiO4 sorbents for high-temperature CO2 removal have drawn extensive attention owing to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 The major challenge in the application lies in the poor CO2 capture performance under realistic conditions of low CO2 concentrations, owing to the dense structure and poor porosity. In this work, Li4SiO4 sorbents were prepared with porous micromorphologies and large contact areas using a variety of organometallic Li-precursors, achieving fast CO2 sorption kinetics, high capacity and excellent cyclic stability at a low CO2 concentration (15?vol%). It was found that a high conversion of ~?74% was maintained for pure Li4SiO4 even after 100 sorption/desorption cycles. Moreover, by doping with Na2CO3 to reduce the CO2 diffusion resistance, the conversion of the sorbent was further enhanced to 93.2%. The enhancement mechanism of alkali carbonate have been proven here to be ascribe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eutectic melt of Li/Na carbonates, the existence and function of which has been confirmed i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82.
入侵检测是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针对现有入侵检测系统中告警数量多、协调性差等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告警融合与关联功能的告警处理系统模型,该模型冗余告警量少、整体检测能力强,并能进行攻击企图的预测,能有效提高入侵检测的效率,有助于进一步增强网络的健壮性。  相似文献   
83.
Langasite single crystal was grown by the Czochralski method and its perfection was assessed by white beam synchrotron radiation topography. It is found that the growth core and the growth striations are the primary growth defects and they show strong X-ray kinematical contrast in the topographs. Another typical defect in LGS crystal is dislocati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these growth defects in LGS crystals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4.
采用氢气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以正丁醇为外标物,PEG-20M为固定相,甲醇作为溶剂,气相色谱法测定复合材料人工颅骨中微量MMA的含量。其相对标准偏差<0.022,平均回收率(n=4)为98.0%~99.1%。此方法操作简便,用于实际样品分析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5.
通过在FPD铁路上使用LVDS技术可使具有数字RGB接口的液晶显示屏的工作距离大大增加。文章通过一个具体应用环境介绍了21位LVDS发送器/接收器DS90C363/DS90CF364传输套片的主要特性、引脚功能、工作原理,同时指出了在具体设计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6.
以3-碘苯甲酸为原料,在浓硫酸作用下与乙醇反应制得3-碘苯甲酸乙酯(1),再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在105℃化合物1与80%的水合肼反应8h,制得3-碘苯甲酰肼(2)。在无水乙醇中,在90~95℃化合物2分别与4-甲基苯甲醛、2-氯苯甲醛、4-氯苯甲醛、4-羟基苯甲醛、2,4-二氯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3-硝基苯甲醛、4-硝基苯甲醛和4-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得到相应的酰腙E3(a~i)]。最后化合物3(a~i)分别与丙酸酐脱水环化成了3-M丙酰基-2-芳基-5-(3-碘苯基)-1,3,4-噁唑啉类化合物E4(a~i)],收率分别为86.2%,70.5%,80.1%,68.2%,62.4%,75.2%,73.2%,70.5%和63.2%。并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对化合物4(a~i)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7.
介绍了金陵分公司常减压蒸馏装置改炼高硫原油扩能改造中采取的防腐蚀措施,主要有:①在易腐蚀部位选用耐腐蚀材料或复合材料;用螺杆压缩机回收三顶(常压塔顶、浅减压塔顶和深减压塔顶)气进行系统脱硫,彻底解决三顶气燃烧对炉管和热管的腐蚀以及对环境的污染问题.②施工中加强易腐蚀部位的焊缝检测和施工监督.③及时、合理调整"一脱三注"的化学药剂用量;高温部位增注高温缓蚀剂.④全员参与防腐蚀管理.⑤应用先进腐蚀在线监测系统和塔顶回流罐或产品罐pH值在线监测系统.该装置从2004年7月10日投产以来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88.
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在原油罐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有罐区火灾自动报警技术的认真考察、对比,在石西集中处理站原油罐区安装了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该报警系统的传感信号是光的波长变化,传感器及其探测系统是靠光缆连接而进入被测现场,它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绝缘性、高抗电磁干扰性、防潮耐蚀、寿命长等其他传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阐述了其系统构成和运行效果.该系统在石西集中处理站运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9.
介绍了连霍高速公路兰考段微表处养护工程的施工情况,通过对原路面和通车使用一个月的路面状况检测,结果表明:微表处处理车辙和防水效果优良,与原路面粘结牢固, 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路面的平整度,可以满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90.
西气东输放空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石油天然气行业中的放空系统工作原理,研究了西气东输采用的放空点火系统特点,讨论了放空立管的计算模型,提出了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计算模型,指出在桅杆结构的计算分析中,应该考虑钢丝绳的弹性支撑作用。钢丝绳的弹性支撑作用对结构的周期计算、风荷载导算、地震作用的计算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