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644篇
  免费   8796篇
  国内免费   6719篇
工业技术   93159篇
  2024年   323篇
  2023年   1108篇
  2022年   2621篇
  2021年   3416篇
  2020年   2559篇
  2019年   1819篇
  2018年   2030篇
  2017年   2203篇
  2016年   1990篇
  2015年   3204篇
  2014年   4048篇
  2013年   4908篇
  2012年   6094篇
  2011年   6426篇
  2010年   6219篇
  2009年   5940篇
  2008年   6004篇
  2007年   5939篇
  2006年   5105篇
  2005年   3960篇
  2004年   3307篇
  2003年   3110篇
  2002年   3499篇
  2001年   3140篇
  2000年   1807篇
  1999年   861篇
  1998年   299篇
  1997年   220篇
  1996年   203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6篇
  1972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21篇
  1951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非约束环境下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基于全方位视觉传感器(ODVS)和多个高速快球摄像机(PTZ)相融合的装置.利用ODVS在动态图像序列中进行大范围多人体对象目标的检测跟踪,得到大范围内各跟踪人体对象目标的位置、大小等信息;然后根据检测到的这些信息来控制不同方位上的多个高速快球摄像机对人体对象目标的头部进行抓拍;最后根据人脸和人眼检测算法检测出来的人体对象目标的脸部特征对所拍摄到的图像进行筛选,淘汰一些不能用于识别的图像,并统计可以用于人脸识别的图像数量,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数量,则控制高速快球继续对该人体对象目标的头部进行抓拍,直至抓拍到足够的可用于人脸识别的图像为止.实验结果表明,通过ODVS和多个高速快球摄像机的视频图像信息融合,即使在人体非约束的情况下也能很好的获取到可用于人脸识别的图像,同时能满足多目标实时跟踪与识别的要求.该装置在安全监控、门禁检查、身份认证等领域都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微电泳仪研究了降凝剂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对蜡晶Zeta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降凝剂用量低时,蜡晶的Zeta电位随降凝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降凝剂用量达到600μg/g时,蜡晶Zeta电位(9.8mV)不随降凝剂用量的变化而变化;在乙烯链节的平均碳原子数为30左右,蜡晶Zeta电位值最大,最大值为10.86mV;降凝剂EVA分子结构中VA链节质量分数在45%时,蜡晶Zeta电位最大,最大值15mV;EVA支化度的增加,蜡晶Zeta电位变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4,蜡晶Zeta电位值最大,最大值为11.8mV。  相似文献   
993.
重心有理插值在整个插值区间上具有足够的光滑性、不存在极点,且具有很高的逼近阶。首先基于给定的权构造的重心有理插值来计算导数的近似值,通过适当选择形状参数,插值函数一阶连续且保单调来构造1/1型有理插值样条,最后分析了误差并给出了数值例子来说明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4.
合成了一种新型含呋喃共轭桥的有机二阶非线性光学生色团分子,用IR、1H-NMR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其结构。热失重分析(TGA)结果表明,化合物的热分解温度为272℃。利用溶致变色法对材料的超极化率μβ值进行了测量,在1 064 nm激光波长下,材料的μgβ值达24 898×10-48esu。将材料作为客体掺杂于聚砜(PSU)中,用旋涂成膜法制成薄膜,对薄膜进行电晕极化后用二次谐波法(SHG)测量其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d33,在激光基频波长为1 064 nm时,测得d33=70 pm/V。  相似文献   
995.
针对PSO在寻优后期尤其在高维搜索空间中无法得到满意结果,提出了一种信息点多样性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个体最优位置及全局粒子最优位置是两个有用的精确的信息点,而PSO的信息交互方式正依赖于这两个信息点,从多样性方面考虑,将该有用的信息点增加为粒子个体最优位置附近随机的一点。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收敛速度、精度和稳定性均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96.
提出一种合成孔径激光雷达(SAL)调频激光器带宽测量的新方法。使用法布里-珀罗(F-P)扫描共焦腔,对调频He-Ne激光器的带宽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在测量激光器的调频带宽时不受调频速率的限制,可以实现对SAL系统调频激光器的带宽测量。  相似文献   
997.
针对混浊海水中悬浮的泥沙颗粒形状极其复杂,使得直接、准确计算混浊海水的声吸收几乎是不可能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悬浮泥沙颗粒的中值粒径去计算悬浮泥沙颗粒粘滞声吸收系数的方法.同时,利用纯净海水声吸收经验公式可计算混浊海水中电解质的声吸收系数.计算的混浊海水在20~60 kHz的声吸收系数与混响法测量的声吸收系数进行了对比.理论计算值和实验测量值之间的平均相对偏差为23%,最大相对偏差不超过50%.表明,若已知混浊海水中悬浮泥沙颗粒的密度、浓度、中值粒径时,则可利用纯净海水声吸收经验公式和粘滞声吸收公式来计算混浊海水的声吸收系数.  相似文献   
998.
为了考察充水比对新型UniFed SBR工艺脱氮的影响,试验采用充水比分别为25%和42%的2个并行的UniFed SBR反应器,并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比较在6组相同的进水ρ(C)/ρ(N)比,TN在2个充水比条件下1个完整周期中的降解规律及出水TN质量浓度,分析了充水比对进水/排水阶段和曝气阶段TN去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UniFed SBR工艺在任意一个充水比下运行时,都存在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进水/排水阶段最大脱氮率η_(1max),η_(1max)只与充水比有关,而与进水ρ(C)/ρ(N)比无关,且在进水碳源充足时,充水比越大,η_(1max)越低;在相同进水ρ(C)/ρ(N)比时,充水比越大,曝气阶段由SND产生的脱氮率η_2越高.由于进水/排水阶段对UniFed SBR工艺TN的去除贡献更大,因此采用较小的充水比,更有利于工艺整体对TN的去除.  相似文献   
999.
折页机预置系统的自动控制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实现折页机预置系统的自动控制,基于PC-PLC模式建立了以PC机为上位机、数台PLC为下位机的小型集成控制系统.PC机实现折页模式的预置及系统管理工作,PLC根据上位机的指令控制步进电机完成折页单元的设置与调整.开发的控制系统通过了现场调试,实现了折页模式的预置及折页单元的自动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000.
UniFed SBR 工艺对生活污水除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UniFed SBR工艺具有进水/排水/沉淀阶段同步进行、底部进水、顶部出水及反应器保持恒水位状态等特点,此工艺具有良好的生物除磷脱氮性能.本试验采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的UniFed SBR反应器.考察了不同进水碳磷比ρ(C)/ρ(P)值、排水比、最大除磷负荷及曝气量对于系统生物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进水ρ(C)/ρ(P)值,分别得到相应的释磷和吸磷速率,当ρ(C)/ρ(P)=23时,系统的出水磷质量浓度为0.89 kg/m~3,去除率为94.67%,当ρ(C)/ρ(P)>23时,可使出水磷质量浓度为零,说明此工艺独特的运行方式适用于低ρ(C)/ρ(P)值生活污水的深度除磷;当进水ρ(COD)成为释磷的限制因素时,随着排水比的增大,出水ρ(P)降低,但当进水ρ(COD)充足时,排水比对于磷的去除影响不大,均能保持较高的去除效率.该工艺独特的运行方式使其在实际操作中达到了很好的除磷效果,并为强化生物除磷提出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