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87篇
  免费   4223篇
  国内免费   2296篇
工业技术   48006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861篇
  2022年   1502篇
  2021年   2031篇
  2020年   1644篇
  2019年   1274篇
  2018年   1449篇
  2017年   1542篇
  2016年   1387篇
  2015年   1836篇
  2014年   2362篇
  2013年   2765篇
  2012年   3101篇
  2011年   3289篇
  2010年   2683篇
  2009年   2475篇
  2008年   2407篇
  2007年   2169篇
  2006年   2077篇
  2005年   1701篇
  2004年   1140篇
  2003年   973篇
  2002年   863篇
  2001年   799篇
  2000年   842篇
  1999年   868篇
  1998年   670篇
  1997年   584篇
  1996年   521篇
  1995年   402篇
  1994年   364篇
  1993年   255篇
  1992年   216篇
  1991年   177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123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5篇
  1968年   2篇
  1959年   9篇
  195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王利平  刘滨 《光电子技术》1998,18(3):239-242
军事和空间技术的要求促进了微光技术的发展。微光图像实时处理技术是夜技术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针对微光图像与脉冲激光测距仪的数据信息实时融合与显示的方法及其实现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系统框图及工作原理,为实现探测识别、跟踪的实时性、智能化和微型化,从而为研制新一代战术侦察与火控系统提供了具体有效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2.
通过203名大学男生的课余健美训练,测量训练前后体质各项指标,统计分析后发现,健美训练可使肺活量、体重、胸围以及引体向上的次数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3.
聚四氢呋喃及其下游产品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聚四氢呋喃技术进展、氨纶弹性纤维发展现状和国内外聚四氢呋喃产能和需求。  相似文献   
84.
为解决震源在振动器提升后链条与销轴的断裂问题,应采用等张力原理对链条提升机构进行改进设计。经野外实践证明,这种机构基本上能够满足野外工作的要求。本文对目前所采用的机构形式可能存在的改进设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5.
传统的Arps产量递减分析方法要求事先选定递减规律的初始时间、初始产量及初始递减率,事实上这些参数是很难确定的。实际应用时不得不人为地加以臆断而使得此方法带有不确定性.为此提出了产量递减规律的诊断方法。应用诊断曲线很容易确定递减规律的模型参数,克服常规方法的不足。通过选用参考时间、参考产量和参考递减率,使得递减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优越性、该方法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86.
介绍了一种由高性能空气循环冷却系统和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测控系统组成的新型电子吊舱微环境控制系统,该系统制冷性能优良,节能效果好,数据采集,存储,实时处理,控制,报警功能完全硬件化,实现了对吊舱微环境温度,温度,压力的综合可靠控制,其设计思想和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其它航空,航天和地面复杂环境的控制。  相似文献   
87.
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diurnal thermal cycles on C-band polarimetric backscatter and millimeter-wave emission from sea ice, the authors carried out a winter experiment at the outdoor geophysical research facility (GRF) in the cold regions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laboratory (CRREL), the ice sheet grew from open sea water to a thickness of 10 cm in 2.5 days, during which they took polarimetric backscatter data with a C-band scatterometer, interlaced with brightness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at 90 GHz in conjunction with meteorological and sea ice characterizations. The initial ice growth in the late morning was slow due to high insolation. As the air temperature dropped during the night, the growth rat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ir temperature changed drastically from about -12 to -36°C between day and night, the diurnal thermal cycle repeated itself the next day and the growth rate varied in the same manner. Ice temperature profiles clearly show the diurnal response in the ice sheet with a lag of 2.5 h behind the time of the maximum short-wave incident solar radiation. The diurnal cycles are also evident in the millimeter-wave brightness temperature data, measured sea ice backscatter revealed substantial diurnal variations up to 6 dB with repeatable cycles in synchronization with the temperature cycles and the brightness temperature modulations, the diurnal cycles in backscatter indicate that the dominant scattering mechanism related to thermodynamic processes in sea ice is reversible, a diurnal backscatter model based on sea ice electrodynamics and thermodynamics explains the observed diurnal signature. This work shows that diurnal effects are important for inversion algorithms to retrieve sea ice geophysical parameters from remote sensing data acquired with a satellit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or scatterometer on Sun-synchronous orbits  相似文献   
88.
介绍了在直流电弧放电法制备富勒烯过程中,从阴电极表面收集到大量的碳纳米管及巴基葱,产生率达到50%,并用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了观察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9.
基于空间矩的灰度边缘亚像元度量精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灰度图像中边缘定位受采样密度限制,亚像元精度度量方法在需要高精度的应用中受到重视,要想知识到底需要多高的分辨率才能达到定精度指标,就有必要分析特征定位方法的最坏情况的精度,文中用分析和实验的方法给出了基于空间矩的边缘定位方法,对于边缘点,边缘直线以及直边缘区域的最坏情况定位精度分析。分析和讨论的结果不但可以用来确定已知形状位置估计的最大误差,而且还可用于对准的形状几何参数,以获得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90.
本文给出了边界拟合坐标系下的二维地下的二维地下水流的基本方程,并且用该坐标系下的有限差分法对江苏某市的承压水和潜水资源进行评价。预测了1991-2000年的地下水流场,边界拟合坐标下的ADI法的计算结果和实测水位比较一致,表明该方法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有实际应用价值,尤其在处理边界几何形状复杂的地下水流问题时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