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4篇
  免费   1081篇
  国内免费   736篇
工业技术   11801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340篇
  2021年   459篇
  2020年   328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248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416篇
  2014年   566篇
  2013年   656篇
  2012年   869篇
  2011年   988篇
  2010年   899篇
  2009年   790篇
  2008年   929篇
  2007年   909篇
  2006年   718篇
  2005年   597篇
  2004年   401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分析研究了滴状冷凝实验过程中液滴的随机运动行为以及液滴分布的分形特征,发现液滴的运动和分布与接触角及接触角滞后有关.得到了液滴分形分布模型中相邻两代液滴半径比与接触角滞后的关系式,该式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十分吻合.实验结果表明,在存在接触角滞后的表面上,液滴以脉动方式长大,导致液滴分布呈离散分代分布,并且,液滴脉动行为还受诱导因素的影响,在较强诱导因素作用的冷凝过程中,液滴分代呈明显的台阶分布;反之,在较弱的诱导条件下,分代特征不明显.液滴受接触角滞后影响而发生的脉动行为还表现为液滴偶然与随机的弹射.在液滴频繁脉动形成分代分布特征的过程中,液滴由接触角为前进角状态脉动到等体积下接触角为平衡角状态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82.
利用扫描电镜对原位反应增容技术制各的无机非卤阻燃ABS母粒及材料的界面形态进行了系统研究,考察了无机非卤阻燃剂与ABS树脂间的相容性。结果表明:采用该法制得的无机非卤阻燃ABS材料阻燃剂粒子被基体树脂包覆后均匀地分散在ABS树脂中,很难看出阻燃剂与ABS之问明显的界面,断裂截面显示出韧性断裂的基本特征,无机非卤阻燃剂与ABS良好的相容性是母粒法加工技术和原位反应增容技术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3.
基于电涡流的基本原理,以镍铬合金导线为涡流线圈,将导线绕制在陶瓷骨架上构成涡流探头,结合电源模块、放大模块和显示模块,设计制作了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能实现对金属位移的测量,具有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和测量精度较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84.
为了能更好地掌握运动者的运动力度,尽可能地减小运动中由于运动过剧造成的损伤,设计了一种气动健身器材,通过实际的气缸压力与霍尔传感器检测出气缸活塞的位移来计算器材使用者所承受的拉力,并结合记录气缸活塞的运动次数来计算运动者消耗的热量,更直观地显示出运动者的运动情况。经过测试,霍尔传感器反应灵敏,检测结果准确,系统稳定性良好,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5.
利用ICP、DTA、XRD、SEM和EDXA测试方法,研究了磷渣在制备高C3_S熟料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磷渣对高C_3S熟料烧成的促进作用主要是由于磷渣中CaSiO_3的“晶核作用”。  相似文献   
86.
生物膜投料A/O工艺脱氮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婧微  王晓丹  梁彦秋  刘永生 《辽宁化工》2005,34(4):159-161,164
介绍了生物膜投料A/O(厌氧-好氧)接触氧化工艺脱氮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较活性污泥法大大节省停留时间,在好氧段停留时间为2.5h,缺氧段停留时间为1.5h的情况下,COD、NH3-N和TN的去处效率可分别达到约80%,90%和54%。在达到理想去除效果的同时大大节省了动力消耗和总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87.
Experimental study o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efficiency of jet coflow packing tray (JCPT) was conducted in a φ285 mm column and a φ200 mm column,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new vertical sieve tray which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petrochemical industry since 1968, the JCPT has lower pressure drop, higher capacity and higher mass transfer efficiency, and seems promising in commercial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88.
对蒙脱土进行有机改性制得有机蒙脱土(OMMT),并制备了聚氯乙烯侑机蒙脱土/木粉(PVC/OMMT/WF)纳米复合材料。采用硅烷偶联剂对木粉表面进行改性,有效提高了聚氯乙烯/木粉(PVC/W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其中加入1.5%(质量含量,下同)硅烷偶联剂可使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提高14.8%和18.5%。研究了OMMT的加入对木粉改性前后的PVC/W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粉未经改性时,OMMT加入无助于PVC/OMMT/W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提高;木粉用硅烷偶联剂改性后,添加少量的OMMT,可使PVC/OMMT/WF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明显提高。研究表明,添加OMMT可显著延迟复合材料的点燃时间,燃烧残余率也明显增加,OMMT是PVC/WF复合材料的高效阻燃剂。  相似文献   
89.
变化环境下河流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以温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耦合人类活动影响,造成了全球性变化环境背景下大范围的水资源危机、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退化问题,威胁河流健康,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急需解决的难题。针对变化环境背景,分别从河流健康的概念和内涵、河流健康评价的内容、方法及应用等方面,评述近年来国内外河流健康评价的研究进展。将河流健康定义为,特定时期一定的社会公众价值体系下,在保障河流自身基本生存需求的前提下,能够持续地为人类社会提供高效合理的生态服务功能,并实现服务功能综合价值最大化。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指出变化环境下河流健康评价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河流健康概念及内涵仍存在争议,河流健康变化的驱动机制尚不明确,河流健康评价的理论及方法有待完善,河流健康评价实践滞后及评价结果未能有效指导河流管理等。提出变化环境下河流健康评价的发展趋势:以流域为基本空间尺度结合多时间尺度开展河流健康评价与调控研究,因地制宜开展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研究,开展基于3S等技术的河流健康评价研究,建立长期且全面的河流健康监测网络,科学界定河流健康的"基准点",以及开展河流健康评价与水资源调控的集成研究等。  相似文献   
90.
张平  兰延勋  吕满庚 《精细化工》2007,24(12):1158-1162
为了得到具有高强度和高溶胀率的纳米水凝胶(NCgels),N-异丙基丙烯酰胺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的方法,插层在含有质量分数为0.25%~15%的可扩展的有机化的蒙脱土(Clay-S)层间并交联。结果表明,与传统水凝胶相比,该水凝胶的强度和溶胀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并且对温度的变化具有较快的响应速率。以质量分数为5%的蒙脱土,链转移剂的质量分数为0.5%制备的纳米水凝胶为例,该水凝胶在20℃的溶胀率为450,而传统水凝胶在相同温度时的溶胀率仅为20;该水凝胶在1min内失去75%的水,在4min内失去约90%的水,而传统水凝胶在15min内仅失去66%左右的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