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工业技术   11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开放分布式处理中的交易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俭 《计算机科学》1997,24(2):28-30
大规模互连网络的出现及其与并行工程、远程教育等新型分布式应用的结合,已开始迅速地影响  相似文献   
52.
IPv6组播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在简介IPv6和组播技术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IPv6下的组播新特性,指出目前IPv6组播技术的几个研究方向,最后介绍了有关IPv6组播技术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3.
为了提高入侵检测系统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提出了基于时空约束的评估方法.该方法把承载攻击的报文序列作为描述入侵检测系统检测能力的基础,通过时空约束及其对应的内容约束对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能力空间进行等价划分,完善基于分辨率方法提出的系统能力测度体系.实验表明,基于时空约束的入侵检测系统能力评估方法相对于传统评估方法可以在更精确的维度上对入侵检测系统的能力进行评估,并根据不同阶的时间约束具体指出入侵检测系统能力的弱点.使用基于时空约束的入侵检测系统能力评估方法提高了入侵检测系统评估结果的公平性、合理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4.
多IDS环境中基于可信度的警报关联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海彬  龚俭 《通信学报》2011,32(4):138-146
针对现有警报关联方法在关联来自多个IDS的警报时未考虑各IDS报告警报可信度的不足,利用证据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度对多个IDS的警报进行关联分析的方法。方法将各IDS报告警报的情况作为推测网络攻击是否发生的证据,并采用Dempster组合规则来融合这些证据,最后决策判断警报所对应的攻击是否发生,从而消除各IDS报告警报的模糊性和冲突性,达到提高警报质量的目的。在DARPA 2000测试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降低误报率,减少警报数目60%以上。  相似文献   
55.
杨望  龚俭  吴雄 《通信学报》2008,29(9):1-9
评分方法是判定IDS的检测率和误报率的重要环节,评分方法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评估结果的有效性.现有的考虑误报和不考虑误报的评分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准确性误差,并且不能适应日益增加带宽下的流量需求.分析了评分方法的判定窗口所需要的性质,并基于IDS对报文处理的FIFO队列特性,提出了基于同步点的评分方法.经过理论证明和实验验证,这个新方法相对于现有的评分方法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56.
网络测量及行为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理解网络行为对于网络管理、规划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网络流量测量是研究网络行为的基础。论文首先根据目前Internet发展的特点、网络管理的缺点和不足,分析网络行为学的研究难点和重点。将网络测量及行为学研究分成测量、流量行为分析、端至端行为分析等三个方面,并分别从这三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分析总结。论文最后定义网络行为学的概念,并提出网络行为学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7.
大规模网络流量宏观行为周期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根据大规模网络宏观流量序列可能存在多日周期特性,提出了一个模糊方差周期分析模型,使得宏观流量过程周期的分析建立在严格概率统计的基础上。由于宏观流量时间序列具有明显的趋势行为,因此在进行周期分析之前,提出了先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从原始流量时间序列中分离出趋势项.对经过CERNET国家主干路由器长达4个多月流量序列周期分析表明,CERNET的网络流量宏观行为具有7天周期规律的性质.  相似文献   
58.
基于统计分析的高速网络分布式抽样测量模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程光  龚俭  丁伟 《计算机学报》2003,26(10):1266-1273
分布式被动测量是研究网络行为的一个重要手段,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难以实现高速网络流量测量,因此需要使用抽样技术.分布式抽样测量技术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分布式测量点测量报文的一致性和抽样样本的统计随机性.为此,抽样测量的核心是选择合适的抽样掩码匹配位串,以保证抽样样本的随机性,且实现分布式测量点的信息一致性.文章对CERNET主干网络流量IP报头各字段的随机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标识字段16bits满足抽样掩码匹配位串要求,并对抽样样本的随机性和统计属性进行分析.实验验证抽样样本既能用于网络行为研究也能用于流量行为研究.  相似文献   
59.
吴桦  周明中  龚俭 《计算机科学》2007,34(10):40-47
作为Internet流量模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IP流流速反映了各种不同应用类型的流量在网络中对实际负载的贡献情况。通过分析和寻找对IP流平均流速产生主要影响的若干关键因子,可以为基于IP流的流量模型提供必要的条件。本文首先分别对IP流的三种主要构成部分:TCP流、UDP流和ICMP流的平均流速从协议分析的角度进行建模,从平均流速模型参数分析中,获得在不同阶段对决定IP流平均流速的若干主要影响因子;然后,使用采集自各种不同时间、不同应用背景和不同负载的大规模高速网络的TRACE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分析的方法,对所选取的TRACE中不同协议类型的IP流平均流速进行统计分析,检验这些因素在实际网络中在不同流长的情况下对IP流平均流速的贡献,从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IP流平均流速影响因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0.
应用层协议识别算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亮  龚俭  徐选 《计算机科学》2007,34(7):73-75
能够标识出Internet上每个流所使用的应用层协议是一系列网络应用的前提和基础。然而随着网络的高速化和协议的复杂化,传统的基于端口识别应用层协议的算法已经不够准确,因此各种新的协议识别算法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协议识别问题的几个基本概念,将目前正在使用或研究的协议识别算法总结为三类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及关键技术和难点,最后指出了两个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