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53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5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7 毫秒
41.
直线时栅测量系统的误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直线时栅位移测量系统中的误差规律,对提高时栅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及进一步优化系统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直线时栅测量系统误差来源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时栅误差、导轨误差、滑台及连接臂变形误差,建立了时栅测量系统的全误差模型;研制一套激光干涉仪与时栅测量系统标定实验装置,实现了时栅测量系统误差的分离,并利用该模型对测量系统进行误差修正,显著提高时栅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修正后的精度达±8 m/m,测量不确定度减小一半。  相似文献   
42.
为了进一步提高直线时栅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在建立该传感器周期误差、阿贝误差、热膨胀误差的全误差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组合校准的方法,利用傅里叶谐波分析和材料线膨胀原理对直线时栅的各种误差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精度可达±0.5μm/m。实验证明:该方法解决了直线测量中误差难以分离的问题,同时解决了计算机连续自动采样问题,提高了标定效率,使该方法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践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3.
时栅转台精度的标定是时栅产业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是时栅转台精度和可靠性体现。针对传统的标定系统采用激光干涉仪、光电自准直仪和金属多面体,人工操作效率低,可靠性差,提出用自制的数控控制箱结合嵌入式技术,开发了一种时栅转台自动标定系统。该系统以高精度的海德汉圆光栅RCN8510作为基准量仪,双微控制器与上位机为基础,形成双闭环控制结构,实现了实时在线误差修正与补偿。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双闭环控制系统时栅转台标定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提高了时栅转台标定效率,时栅转台的精度达到2.4″。  相似文献   
44.
为了精化普通滚齿机,研制高精度蜗轮加工机床,利用传动误差传递理论,对机床传动链各环节进行了误差的分解与分析,提出一套针对滚齿机传动链环节的系统修正方法.以研制的机床测量系统为测试手段,根据精密测量和误差频谱分析结果,找出滚齿机的3个主要误差来源:锥齿轮引入的短周期误差、工作台蜗杆引入的短周期误差和工作台蜗轮引入的长周期误差.然后利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加工偏心轮和凸轮,对机床的各主要大误差环节逐一进行针对性的误差修正.经过多次"测试一修正一再测试"过程,最终机床的现场测试结果为:传动误差7.55″,周期误差4.23″,累积误差3.41″,试验表明已将一台普通滚齿机修正精化成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高精度蜗轮母机.  相似文献   
45.
A油田是一个受断层、构造、岩性多种因素控制的复合型低渗透油藏,油层非均质性严重,裂缝较发育,渗吸作用明显。从1997年开始周期注水试验后,周期注水技术在A油田不断完善,应用规模逐年扩大,已经成为中高含水期油田开发的主要调整手段。通过实施周期注水,有效地控制了井区的含水上升速度,产量递减减缓。  相似文献   
46.
振动切削     
近年来,苏联、日本等国对振动切削作了不少研究,试验表明:利用超声波振动刀具(频率f≈20000赫芝,振幅2A≤0.025毫米,振动方向沿切削速度或主切削刃)加工铝、铜、铸鉄、碳钢及耐热钢料,无论车、刨、锯、钻、铣或攻螺纹,均获得显著成效;可降低切削力或切削扭矩、提高加工表面光洁度、改善摩擦、降低切削热,且使刀具(高速钢或硬质合金)的耐用度反有所提高。利用油液机械振动车刀(f=5~100赫芝,2A=0.05  相似文献   
47.
现有的时栅位移传感器利用三相电机绕组方式形成行波磁场,再通过切割磁力线感应出行波电场,最后通过比相得到位移量.为了摆脱时栅位移传感器的三相电机绕组方式,简化测量工作机理,进行了磁路分析并设计了新的机械结构,采用驻波调制方法直接得到行波电场.实验表明按该方法设计的传感器达到了较高的测量精度,简化了制作工艺,降低了成本,推进了时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8.
"计量技术基础"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在分析本课程在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计量技术基础"课程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教学及在教学评价体系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通过改革,丰富了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9.
介绍了一种实用的蜗轮副传动误差测试方法与实验系统。该系统采用了FPGA、USB2.0等先进技术,保证了测试工作的高精度和良好的重复性,也满足了高速采集和实时传输的需要。介绍了用定量机械移相法进行精度自检和用双观测进行重复性检验的方法,并得到测试系统精度为±0.136%,重复性为0.85″,满足一级蜗轮副检定要求。  相似文献   
50.
基于RFID的矿道人员定位监测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矿道事故时有发生,由于被困人员所在位置信息的不明确,给救援工作带来巨大不便,从而导致遇难人员数字快速增长.本文提出利用RFID不受温度,光线,湿度的影响,具有对恶劣环境抵抗力强等特点,采用C51和无线通信芯片nRF2401设计一种无线的矿道人员定位监测系统,从而达到增强矿道安全性,减轻矿难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