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41篇
工业技术   4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斜拉索风雨激振中拉索和水线之间的耦合运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斜拉索风雨激振严重影响到斜拉桥的安全运营,但其机理至今仍无定论.如何假定水线与拉索表面之间的作用力是建立风雨激振理论模型的难点之一.假定水线与拉索表面之间作用力包括库仑阻尼力和线性阻尼力,推导了拉索和水线的运动微分方程,建立了三维节段拉索风雨激振理论分析模型.采用数值方法对拉索和水线运动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了拉索和水线的运动规律.结果表明:拉索振动具有"限速"、"限幅"的特征,并能够采用拉索竖向气动力的突降进行解释;水线在拉索表面的平衡主要是气动力和重力之间的平衡,拉索运动产生的附加惯性力为水线往复运动提供能量,而库仑阻尼力和线性阻尼力则消耗能量阻止水线从拉索表面脱落.  相似文献   
72.
体育场屋盖气弹模型设计及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间结构气动弹性模型的设计和制作是非常困难的。本文根据一大型体育场环状挑篷的结构和风振响应的特点,合理简化相似准则,成功设计和制作了这一复杂结构的气动弹性模型,并在大型边界层风洞中模拟的B类风场、36个风向角下进行了试验。通过对结构典型测点加速度响应谱的特征分析以及对风向和风速对结构加速度和位移响应的影响的分析得到:看台以上挑篷中部的振动最强;风向对挑篷不同部分的振动幅值和参与振型有很大影响;挑篷的风致振动响应由多模态贡献。  相似文献   
73.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8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4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其中14例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胆结石都成功治愈。对两组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以及出院时间上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相较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对患者带来的伤害较小,有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同时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也更低。  相似文献   
74.
刘晓华  顾明  沈胜强 《太阳能学报》2015,36(10):2524-2529
主要研究中小型太阳能真空管集热与低温多效蒸馏组合的海水淡化系统,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求解与分析。在产水量小于100 t/d的情况下,分析系统各参数对设备总面积、造水比和产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低温多效蒸馏系统的效数,设备总面积、造水比和产水量均增大;增大集热器面积,有利于增大产水量。  相似文献   
75.
马文勇  顾明 《振动与冲击》2012,31(11):82-85
采用刚性节段模型高频天平测力风洞试验测试了不同紊流度下的8种扇形覆冰导线气动力,依据DenHartog驰振机理分析了扇形覆冰导线的横风向驰振不稳定性,讨论了覆冰厚度、覆冰角度、紊流度对平均气动力特性及横风向驰振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覆冰厚度的增大增强了气动升力,不同覆冰角度模型平均气动力系数随风向角的变化规律差别较大,紊流度的增高有助于减小覆冰导线承受的平均气动力;8种扇形覆冰导线在不同风向角下均有发生横风向驰振的可能,覆冰角度对驰振不稳定风向角位置及范围有较大影响,紊流度的增加提高了可能的驰振临界风速,因此高紊流度对驰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6.
黄鹏  彭新来  顾明 《振动与冲击》2012,31(5):144-147,152
分析表明,低矮房屋在风灾中首先是围护结构的破坏,因此对于低矮房屋抗风性能的改进,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减小屋面的极值风压。根据我国东南沿海农村住宅的调研报告,并结合浙江省民用建筑图集,8种适用于我国东南沿海农村居民低矮房屋建筑的檐口形状(包括各种檐沟或挑檐)在TJ-2风洞试验室进行了缩尺模型测压试验。研究发现,对于3种具有不同坡度的双坡屋面低矮房屋,这些形状各异且具有附属构造的檐口的出现,抑制了迎风向来流的分离和再附,从而减小了迎风向屋面前沿区域的负风压值;对于减小的幅度而言,拥有26.6&;#61616;和33.7&;#61616;坡角的坡屋面要比拥有14.0&;#61616;坡角的双坡屋面小得多;对于8种檐口而言,具有檐沟、悬挑盖板和竖直挡板的檐口表现出了优异的抗风性能,对最不利面积极值风压的影响,折减幅度可以达到47%以上。  相似文献   
77.
独立矩形截面超高层建筑的顺风向气动阻尼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曹会兰  全涌  顾明  吴迪 《振动与冲击》2012,31(5):122-127
通过37个超高层建筑气动弹性模型的风洞试验,利用随机减量法从模型的风致加速度响应中识别了气动阻尼,并通过与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及基于准定常理论的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识别结果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独立矩形截面超高层建筑顺风向气动阻尼的变化规律,考察了质量密度比、广义刚度、结构阻尼比、高宽比、宽厚比及风场类型对建筑结构气动阻尼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层建筑顺风向气动阻尼比随折减风速变化的曲线近似一条单调增加的直线;结构阻尼比、质量密度比、宽厚比、折减风速、高宽比是影响顺风气动阻尼的比较重要的参数;广义刚度、风场类型相对影响较小。基于这些研究数据,拟合了超高层建筑顺风向气动阻尼比的经验公式,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8.
斜置拉索表面脉动风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杜晓庆  顾明 《振动与冲击》2012,31(4):139-144
采用一套可调节拉索模型倾角和风向角的试验装置,通过同步测压风洞试验,测得了三维拉索(考虑了拉索的倾角和风向角)表面的脉动风压分布。风洞试验考虑了风向角和Re数的影响,试验风向角为0~45°,试验 Re数为1.17×105 和2.34×105,两种Re数分别处在亚临界区和临界区内。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得到了两种Re数下风压功率谱、脉动风力和风力功率谱随风向角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随着风向角的增大,斜拉索的Strouhal数逐渐减小;当Re数进入临界区后,拉索的脉动风压分布和脉动风力将发生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79.
邱凌赟  韩军  顾明 《计算机应用》2014,34(5):1378-1382
针对高速公路上车辆的逆行、停车、轨迹异常等事件的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车道模型知识的自底上向的车辆异常检测方法。首先由车道线的连续性、共线性的感知搜索出车道线和消失点,自动建立车道模型;然后在多车辆检测与跟踪时,通过目标运动位置预测和KLT特征点跟踪的方法建立表示目标区域交叠关系图,依据后验关系通过对图中节点对应目标区域的合并与拆分实现目标与实际车辆的一一对应,建立可靠的跟踪轨迹;最后基于消失点的坐标变换,计算车辆实际位置与速度,采用轨迹滑动窗口方法判断目标运动趋势并计算窗口内轨迹点平均速度,判断车辆的异常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天气、不同车流量环境中均有80%以上的事件检测率,同时算法简单,具有很好的实时性,能够适应实际高速公路智能检测设备的需求。  相似文献   
80.
基于模型缩聚的广州新电视塔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世界最高的电视塔——广州新电视塔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加速度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为避免动力分析时大型稠密矩阵运算的问题,首先将三维有限元模型简化为等效串联多自由度体系;考虑到实际测点只能布置在结构的平动向不能布置在扭转向的问题,提出将平动向自由度看作主自由度,将扭转自由度看作副自由度,采用模型缩聚将副自由度缩聚掉的新思路,对比研究了Guyan 法、Kuhar 法、IRS 法以及IIRS 法的缩聚效果,得到了缩聚后的简化模型;分析了基于二重结构编码的广义遗传算法在电视塔传感器优化布置中的实施过程,进行了控制参数分析,最终给出了传感器的优化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