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1.
在不考虑交互作用情况下 ,设计了五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以考察诸因素对硅灰石制多孔SiO2 粉体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当反应时间统一为 80min ,陈化时间 2 0min ,反应温度 5 0~ 5 5℃ ,所用酸为 12MHCl,硅灰石用量为 80g时 ,悬浮液质量分数对粉体产率影响最大 ,NH4 Cl添加量影响最小。产率最大的条件为悬浮液质量分数 2 0 % ,表面活性剂选用PEC2 0 0 0 0 ,体系最终 pH值为 6.0 ,NH4 Cl添加量为 5 % ,表面活性剂加入时间为 40min。验证实验结果基本符合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12.
在假设信道为连续平坦衰落的条件下,提出两种基于重构观测样本的MIMO信道估计方法,一种是基于累加观测样本序列AONSS(Accumulative Observed Noisy Signal Sequence)的方法,另一种是基于级联观测样本序列CONSS(Reconnected Obserred Noisy signal Sequence)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信道时变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基于重构观测样本的信道估计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为深入研究MIMO通信系统下的基于重构观测样本的信道估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3.
以CuSO4·5H2O和NaOH为主要原料,一种六元脂肪族醇为还原剂,在不同水热条件下,分别得到铜的纳米棒、纳米线、叶状和六角状等形貌,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结果说明,几种条件下所得的产物都是不含杂质的金属铜。  相似文献   
114.
水热还原制备铜纳米棒和纳米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庆春 《现代化工》2005,25(1):43-44
在水热180℃条件下,利用CuSO4·5H2O和NaOH作原料,保持c(Cu2+)∶c(OH-)=1∶4,加入与Cu2+等物质的量的山梨(糖)醇作还原剂,反应20h后得到产物。经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该产物为金属铜,扫描电镜照片显示产物大部分为球形颗粒组成的正六角体,此外产物中还有少量纳米棒和纳米线。纳米棒的直径在100~500nm不等,长径比在50以上,而纳米线比纳米棒更细,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其蜿蜒曲折,柔韧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5.
缓冲/回填材料——内蒙古高庙子膨润土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按缓冲回填材料的性能要求,对内蒙古高庙子膨润土的物质组成与结构、物理化学性质、水理性质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添加剂改善膨润土的压实性能进行了探索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庙子钠基膨润土以蒙脱石为主要矿物成分,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膨胀性、阳离子交换性和热稳定性;石英砂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改善膨润土的压实性能;进一步论证了内蒙古高庙子膨润土矿床可以作为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缓冲/回填材料的供给基地。  相似文献   
116.
工业废水中过量或放射性I-、IO-3的存在易引发人体甲状腺病变甚至致癌,同时危害生态环境,因此,去除废水中的I-、IO-3势在必行。吸附、膜分离、化学沉淀是常用方法。近年来,为提高脱除效率,减少吸附剂再生过程造成的二次污染,电化学、光化学辅助吸附逐渐受到重视。在介绍上述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离子交换树脂、层状双氢氧化物、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天然矿物材料、生物质材料、膜材料等含碘废水处理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7.
为获得大通量抗污染纳滤膜,通过5-异氰酸酯异肽酰氯(ICIC)与超支化聚酰胺(HBPA)在聚丙烯腈(PAN)超滤膜表面的界面聚合反应,将纳米氧化锌引入聚酰胺分离层制备ICIC/ZnO/HBPA纳滤膜。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证实ZnO的存在;接触角测试结果显示,引入ZnO后膜表面亲水性增强,最小接触角为22.7°。与未加ZnO相比,加入ZnO的膜通量增大了约2.6倍,为102 L·m^-2·h^-1,且对NaCl,MgCl 2,Na2SO4和MgSO4的截留率提高。随着ZnO用量的增加,膜对大肠杆菌抑菌性增强。适当增大单体含量或延长界面聚合时间有利于提高膜对无机盐的截留率,但截留率顺序发生变化。当HBPA含量为0.8%(质量分数,下同)、ICIC含量为0.1%、ZnO用量为0.02 g、反应时间为10 min时,制备的纳滤膜对NaCl,MgCl2,Na2SO4和MgSO 4的截留率分别为60.8%,96.4%,95.1%,96.7%,通量分别达到53,54.7,53.7 L·m^-2·h^-1和54.7 L·m^-2·h^-1。  相似文献   
118.
D-山梨醇和n(OH-)/n(Zn2+)对氧化锌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庆春 《精细化工》2005,22(4):253-255
以Zn(NO3 )2·6H2O和NaOH为主要原料,在水热 180℃条件下制备了ZnO,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n(OH- ) /n(Zn2+ )时D 山梨醇添加与否对ZnO的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OH- ) /n(Zn2+ ) =2且不加D 山梨醇时,ZnO为球形颗粒,大小较为均一,加入与Zn2+等摩尔的D 山梨醇时,ZnO仍为球形颗粒,但大小分布不均;当n(D 山梨醇) /n(Zn2+ ) =2时,ZnO颗粒主要表现为梭形;在n(OH- ) /n(Zn2+ ) =4且不加D 山梨醇时,ZnO为薄片状;随着D 山梨醇的加入,ZnO有聚集的倾向,表现为形成由薄片组成的球状物;在n(OH- ) /n(Zn2+ ) =8时,D 山梨醇添加与否所得产物都是由纳米级棒状ZnO组成的不同大小的花状体,但不加D 山梨醇时的ZnO棒直径相差较大。文章还对ZnO形貌变化进行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119.
陈庆春 《精细化工》2005,22(5):331-332
借助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以CuSO4·5H2O和NaC2H3O2·3H2O为主要原料,D 山梨醇为还原剂,水热还原制备了Cu2O微米棒。具体条件是:n(CuSO4·5H2O)∶n(NaC2H3O2·3H2O) =1∶4,D 山梨醇的加入量与CuSO4·5H2O等摩尔,水热180℃下反应12h。微米棒的直径小于1μm,长度在10μm以上,棒表面有晶体生长印迹。其机理是:C2H3O-2 水解生成OH-,OH-与Cu2+生成Cu(OH)2,Cu(OH)2 再被D 山梨醇还原生成Cu2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