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9篇
工业技术   2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8 毫秒
41.
采用简便且可重复性较好的碱熔法制备锐钛矿相TiO2,采用简便的表面修饰技术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得到TiO2纳米纤维,并采用XRD、SEM和FT-IR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利用四球摩擦试验机考察其作为油品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TiO2纳米纤维为锐钛矿相结构,结晶度和纯度较高,而且在油品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TiO2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并能够很好地提高油品承载能力,当其加入量为1.5%(质量分数)时,抗磨减摩以及提高承载能力的效果最好。这些特性使得锐钛矿相TiO2纳米纤维有望在未来成为绿色润滑油添加剂。  相似文献   
42.
    简述了杂散电流引起管道腐蚀的基本原理,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的特点及测试要求,通过自行研制的设备对上海某煤气管道进行了管地电位和土壤电位梯度的现场检测.结果表明,管地电位的波动范围约为600 mV,土壤电位梯度高达49.8 mV/m,和周边地铁的运行规律一致;城市轨道交通产生的杂散电流对周围埋地管道的腐蚀会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3.
以菜籽油和甲醇为反应原料,以KNO3/Al2O3为催化剂,采用超声波法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超声波频率、醇油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反应的最佳条件:超声波频率为30kHz,醇油物质的量比为7∶1,催化剂用量为菜籽油质量的2.0%。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产率为94%。所得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均符合德国的生物柴油标准。  相似文献   
44.
通过腐蚀速率测定、腐蚀形貌观察、腐蚀坑深度测量及分形维数计算等方法,研究了杂散电流作用下涂层破损率对Q235、16Mn和X70钢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杂散电流作用下,Q235钢腐蚀程度最严重,16Mn次之,X70最小;随杂散电流增大和涂层破损率减小,腐蚀速率和腐蚀坑深度均相应增大,腐蚀程度加剧;根据"盒子"维法测定杂散电流腐蚀形貌的分形维数,反映的腐蚀规律与实测腐蚀速率吻合,分形维数可定量表征杂散电流腐蚀形貌.  相似文献   
45.
合成了一种新型β-二酮钛配合物[(acac)2Ti(C6H6)2(3a)、(acac)2Ti(C6H5OCH3)2(3b)、(acac)2Ti(C6H5CF3)2(3c)],采用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等方法进行表征。用配合物作催化剂,以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研究了聚合条件(如Al/Ti摩尔比、聚合温度和催化剂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其中3a对乙烯聚合活性达6.26×105 g·mol-1·h-1,聚合物最大的重均分子量Mw为13.47 kg·mol-1,分子量分布PDI为2.0。  相似文献   
46.
碱法造纸黑液的主要成分是碱、碱木素和表面活性剂。在稠油开采中 ,利用碱法造纸黑液 ,可降低稠油的粘度。研究了用碱法造纸黑液代替热稀油降粘的可能性 ,复配了不同浓度的造纸黑液 ,并通过该黑液对辽河油田稠油乳化降粘的室内实验研究 ,证实了碱法造纸黑液对稠油有明显的降粘作用。在考察黑液对稠油降粘作用的基础上 ,同时探讨了不同造纸厂的黑液、黑液的质量分数及稠油和稀释液体积比对稠油乳化降粘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 50℃时 ,优先选用新宾造纸厂的黑液 ,将造纸黑液配成质量分数为 1 5%的稀释液 ,当油样与稀释液之比为V(油 ) :V(稀释液 ) =8:2时 ,可得到良好的降粘效果 ,从而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同时减少了造纸废液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47.
在室温下用自放电法和在高温下用恒电流法分别测定了2 种不同成分的高活化铝合金牺牲阳极在自来水和淡海水(1 % 海水+ 99 % 蒸馏水,体积比) 介质中的电化学性能,并与商用镁阳极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铝阳极在淡水中的电化学性能较好,有望通过改进As 铝阳极的成分配方及加工工艺,将之推广应用到热水器和锅炉水系统中。  相似文献   
48.
负氧离子聚酯纤维的研制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一种制备负氧离子聚酯纤维的方法,将聚酯切片结晶、干燥、粉碎后加入经表面改性的负氧离子粉体和分散剂,经过熔融挤出、造粒,制备了负氧离子母粒;用此母粒作为皮层,普通PET作为芯层,通过复合纺丝制备皮芯型复合纤维。通过测试表明:加入4%负氧离子粉体的母粒具有良好的可纺性,采用该母粒制备的皮芯型聚酯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和释放负氧离子的能力。  相似文献   
49.
水溶性聚酯的热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给水溶性聚酯(WSP)的纺丝工艺提供参数,通过示差扫描量热(DSC)分析、热重(TG)分析、流变性能分析、熔融指数对水溶性聚酯的熔点、热稳定性、熔体流动性等相关热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常规聚酯(PET)相比,WSP的结晶能力破坏严重,熔点降低显著;WSP在350℃以下热稳定性能良好,但在350℃以上WSP的热失重比PET明显;在相同的剪切速率及相同温度下,WSP的剪切黏度比PET高;WSP的表观黏度随温度和压力的增加而减小,但当温度达到270℃以上时,WSP的表观黏度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趋势减弱。  相似文献   
50.
纳米TiO2、SiO2-x的紫外屏蔽性能分析及其在聚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纳米材料TiO2和SiO2-x粉体,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对纳米TiO2和SiO2-x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实验证明了纳米TiO2具有优良的吸收紫外线的性能;而纳米SiO2-x具有较好的反射紫外线的性能,纳米材料有催化作用,缩聚时加入纳米材料,能减少缩聚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