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11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81.
制备了壳聚糖-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CHIT-MWCNTs/GCE)、二茂铁修饰玻碳电极(Fc/GCE)两种修饰玻碳电极,结果表明,制备的修饰玻碳电极对抗坏血酸(AA)的氧化有明显电催化作用。用CHIT-MWCNTs/GCE、Fc/GCE两种电极来检测水中AA浓度,利用循环伏安CV曲线分析电流和电位的变化得到AA在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p H=5.97,磷酸缓冲溶液(PBS)浓度为50 mmol/L的支持电解质溶液下,制备的修饰玻碳电极有效检测AA的浓度范围为0.1~10 mmol/L,检出限为0.01 mmol/L。扫描速度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y=-0.080 31X-1.994 53,r=-0.99,表明该反应机理受吸附控制。  相似文献   
82.
赵东林 《网友世界》2014,(11):13-13
计算机网络与服务器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是各类应用系统和存储系统的基础,主要依赖计算机机房安全可靠的基础环境,保障机房与网络以及服务器的稳定运行都是机房维护的重要项目,维护机房的核心是设计规范的维护机房项目和计划以及方案。  相似文献   
83.
为了制备耐高温吸波材料,用激光诱导气相反应法,以六甲基二硅胺烷[(Me3Si)2NH](Me:CH3)、乙炔、硅烷和氨气为原料,用双反应室激光气相合成纳米粉体装置分别制备了纳米SiC,Si3N4和SiC(N)粉体,纳米粉体的粒径为20~30nm.研究了纳米SiC,Si3N4和SiC(N)粉体在8.2~12.4GHz的微波介电特性,纳米SiC(N)粉体介电常数的实部(ε')和虚部(ε")在8.2~12.4GHz随频率增大而减小,介电损耗(tgδ=ε"/ε')较高,是较为理想的微波吸收材料,而纳米SiC和Si3N4粉体的tgδ基本为0.纳米SiC(N)粉体中S,C,N原子周围的化学环境比纯SiC和Si3N4相的混合体要复杂得多,这是导致其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纳米SiC(N)粉体中的SiC微晶固溶了大量的N原子,在纳米SiC(N)粉体中形成大量的带电缺陷,在电磁场作用下形成极化耗散电流,极化弛豫是吸收电磁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4.
以苯为碳源、二茂铁为催化剂在竖式炉中用流动法连续制备外径为40~100 nm、长度为50~1 000 μm的碳纳米管;碳纳米管经过预处理后,采用化学镀工艺在表面均匀镀覆纳米钴-磷微粒并进行了热处理,用TEM、XRD、磁强计等方法对纳米钴-磷/碳纳米管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钴-磷微粒的粒径为15~40 nm,形成的是磷在钴晶粒中的置换固溶体,但晶体结构不完整;未经热处理的钴-磷/碳纳米管呈现很大的矫顽力,达到1.332×106A·m-1,经过400℃热处理后,有Co2P的新物相析出,其磁性能表现为矫顽力减小、磁化率增大.  相似文献   
85.
在添加Ta2O5下,通过MoO3混合物与NH3反应制得氮化钼与五氧化二钽复合活性电极材料,运用XRD对复合活性电极材料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对γ氮化钼及其复合电极进行电化学测量,研究成膜物质的结晶形态、表面形貌和对电容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化钼与五氧化二钽复合电极成膜均匀,与基体附着性强,电容特征显著,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重现性,而且明显改善电容器的大功率放电特性,添加Ta2O5可以使Mo2N的工作电位窗口拓宽0.40倍,相同条件下电容值增加0.50倍。  相似文献   
86.
MoO3和Sb2O3混合物与NH3通过程序升温反应制备电极材料,用XRD和SEM方法表征反应产物。SEM表明,电极成膜物质为纳米晶体。电化学方法证明,该材料制备的电极具有典型的电容性能,经Sb改性后的γ-Mo2N复合电极“准电容”的比容量提高近1.6倍,在酸性电解液中有优良的电化学活性,循环伏安测试在-0.4V之后极化程度小,电位下降趋势明显减缓,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储能材料。  相似文献   
87.
C/SiC复合材料的定量红外热波无损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C/SiC复合材料板上钻直径和深度不同的盲孔,模拟材料表面下的孔洞缺陷。利用红外热波检测技术对C/SiC缺陷试样盲孔缺陷的孔径和深度做定量检测,并与X射线照相及CT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红外热波检测适合C/SiC复合材料内部缺陷的检测,可同时定量检测C/SiC复合材料中缺陷的大小和深度,并能弥补X射线照相及CT检测的不足。缺陷直径测量误差随着缺陷孔径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缺陷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缺陷深度测量误差随着缺陷孔径的增大而减小,但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缺陷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红外热波检测C/SiC复合材料孔洞缺陷存在定量测量的下限。  相似文献   
88.
结构吸波材料中纤维的电性能和吸波性能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评述了结构吸波材料中纤维的电性能和吸波性能,玻璃纤维,Kevlat纤维不吸收雷达波,是理想的透波用纤维。经高温右墨化处理的碳纤维是雷达波的反射材料。末经高温石墨化与纤维方向垂直或斜交时,碳纤维上有吸波性能,SiC纤维吸波性能与纤维的热处理条件、化学成分有关。在与玻璃陶瓷基体复合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SiC纤维表面生成的富碳界面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吸收波性能。  相似文献   
89.
炭纤维结构吸波材料及其结构设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炭纤维结构吸波材料是一类多功能复合材料 ,具有承载和减小雷达反射截面的双重功能 ,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吸波材料 ,炭纤维结构吸波材料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隐身特性已大量应用于隐身技术。讨论了炭纤维结构吸波材料的应用、炭纤维结构吸波材料的类型及其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90.
以中间相沥青为前驱体,经自挥发发泡法、KOH活化法制备的中间相沥青基活性泡沫炭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低温(77K)N2吸附法对中间相沥青基活性泡沫炭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中间相沥青基活性泡沫炭的比表面积为2700m2/g,总孔孔容为1.487cm3/g。通过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测试,考察了中间相沥青基活性泡沫炭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0.02A/g时,中间相沥青基活性泡沫炭的比容量为240.48F/g,能量密度为33.4Wh/kg;在电流密度为5A/g时,比容量为166.68F/g,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