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工业技术   70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余热发电窑大体上分为高温、低温、中低温余热发电三类。该文介绍了高温余热发电窑的特点、工艺流程及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说明余热发电窑仍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2.
针对4-URU型柔性并联机构,提出了一种对支链刚度的新型求解方法,应用软件仿真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首先,利用螺旋理论对4-URU刚性并联机构进行自由度分析,采用柔性铰链替换法设计相应的柔性并联机构.基于柔性铰链刚度矩阵,利用转换矩阵法求得支链的铰链刚度矩阵,利用有限元理论分别求得支链各柔性杆刚度,通过线性叠加求得支...  相似文献   
103.
在水利工程的泄水建筑物中,弹性材料作为抗空蚀材料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空化泡与不同边界材料的相互作用,探索弹性材料抗空蚀的机理,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通过开展不同弹性材料超声空蚀实验,以宏观和微观角度观察分析不同弹性材料的空蚀特征,研究材料抗空蚀性能的影响因素。其中,弹性材料主要包括216-1硅胶、216-2硅胶、218-1硅胶、218-2硅胶、聚氨酯、软质聚氯乙烯、硬质聚氯乙烯、酚醛层压板、低密聚乙烯、高密聚乙烯、聚酰胺等材料,对应的拉伸弹性模量范围为1-4660MPa。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弹性模量1-11MPa的弹性材料在超声空化作用下没有出现空蚀质量损失,另外弹性材料的表面仅有些细小的纹理变化,没有出现破裂或孔洞,表明在这一弹性模量范围的弹性材料具有较好的抗空蚀特性。(2)随着弹性模量增加,不同弹性材料的空蚀破坏特征有较明显的差别,说明此时材料抗空蚀特性与弹性模量的关联性下降,与材料密度、结构等特征有关:高密度、结构致密的材料空蚀质量损失和表面粗糙度变化很少;密度较低、结构稀疏的材料有明显空蚀质量损失和表面粗糙度增加。另外,材料表面缺陷处更容易发生空蚀破坏。研究结论可为弹性抗空蚀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4.
采用聚磷酸铵(APP)、三聚氰胺(MEL)和季戊四醇(PER)构成膨胀型阻燃(IFR)体系,以热塑性聚氨酯(TPU)为黏合剂、铝银浆(AlU)为填料,基于五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表设计18组试验方案,配制不同试剂用量的膨胀型阻燃聚氨酯银浆溶液(IFR/TPU/AlU溶液)。将IFR/TPU/AlU溶液涂覆于尼龙织物表面以对其进行阻燃整理。锥形量热测试结果显示,阻燃性能最优的是2#试样,其IFR/TPU/AlU溶液的配比为m(APP)∶m(MEL)∶m(PER)∶m(TPU)∶m(AlU)=8∶8∶2∶16∶20,点燃时间为20 s,热释放速率峰值为92.045 kW/m2,总释放热量为4.974 MJ/m2。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可观察到,经IFR/TPU/AlU溶液涂覆的尼龙织物在燃烧后生成了连续、致密的残炭。  相似文献   
105.
陈薄  陈国定  王涛 《机械工程学报》2014,50(21):164-173
航空发动机轴承腔精确的润滑与换热设计依赖于对其内油气两相润滑介质流动与换热本质的认识。针对轴承腔内复杂的油气两相润滑介质流动状态,建立轴承腔均匀流体/壁面油膜分层流动分析模型,开展腔内油气两相润滑介质流动特性研究,探讨转子转速和润滑油供油量对均匀流体和壁面油膜两相介质压力、速度以及温度分布的影响。分析模型中,气相介质(含油滴)的等效物理特征参数通过离散油滴和气相介质的组分比例关系确定,各固体壁面与流体介质的对流换热系数根据其各自的传热特性确定。研究结果表明,均匀流体与壁面油膜两相介质的压力随着润滑油供油量的增加而增大,受转子转速的影响较为复杂;均匀流体与壁面油膜两相介质的速度随着转子转速的增高而增大,受润滑油供油量影响较小;均匀流体的温度随着润滑油供油量的增加而减小,受转子转速的影响较小;与均匀流体温度不同,壁面油膜的温度随着转子转速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润滑油供油量的增加而减小。建立了轴承腔试验台系统,开展了轴承腔油气两相流动状态下的压力和温度测试,压力和温度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均具有较好的吻合性,验证了提出的理论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6.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刘五舍次凹是新生代陆相断陷湖盆,其主力层系始新统戴南组一段现今呈(东)南陡、北缓、中深凹的箕状格局。埋藏史恢复表明,戴一段沉积时期刘五舍次凹地势平缓,且沉降中心并非现今深凹带,古地貌远比现今构造格局平缓。物源分析显示,研究区戴一段砂体基本来自北部斜坡带,南部陡坡带供源极少。岩心观察与测、录井资料指示了研究区浅水环境下河控作用为主的沉积特征,认为断陷湖盆在其边界断层活动强度减弱阶段亦可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井震结合预测了砂岩与含砾砂岩空间展布,指出在断陷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中,陡坡带亦可阶段性出现大量重力流沉积。   相似文献   
107.
对±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极间距离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最大合成电场强度、最大离子流密度、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等电磁环境参数随线路极间距离的变化规律,得出目前的±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22 m极间距离具备优化空间,然后基于电磁环境、空气间隙、V串夹角、塔头布置等多方面因素的优化,将极间距离由传统22 m优化至19 m,并论述了极间距离优化的巨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8.
马春宇  袁军平  薄海瑞 《热加工工艺》2012,41(20):152-154,157
以Cr12MoV模具钢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硬度测试、冲击试验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之后通过金相显微组织观察、冲击断口形貌观察分析了其影响规律的机理.结果表明,对于未经过球化处理的Cr12MoV模具钢,在一次硬化处理之前增加一道预调质处理,并不能显著改善其冲击韧度;在淬火之前增加预热温度台阶以充分进行预热,能有效促进碳化物及合金元素的充分溶解,使得其回火态硬度明显下降,韧性有所提高;500℃预热30min→850℃预热30min→1000℃油淬→200℃回火是Cr 12MoV模具钢满足精密冷锻模具加工及服役条件最理想的热处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9.
国内恢复保险业务以来,保险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保险市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挖掘我国保险市场潜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0.
通过2010—2012年的秸秆还田定位试验,利用干、湿筛法研究了不同用量小麦以及玉米秸秆还田后对植烟土壤有机质和团聚体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及几何平均直径(GMD)有所增加,但不同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及团聚体特征的效果不同。干筛法测得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维数随两种秸秆还田量增加而减少,湿筛法测得高量玉米秸秆还田(7500 kg/hm2)较低量秸秆还田(1500 kg/hm2)处理的团聚体分形维数显著降低,同时分形维数随着小麦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降低。等量玉米秸秆较小麦秸秆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团聚体特征方面效果较好。土壤有机质与干筛测得MWD及GMD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干筛测得分形维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湿筛测得GMD及>0.25 mm团聚体含量呈显著性的正相关。总之,通过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团聚体分布并提高团聚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