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8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266将帧内预测模式从35种扩展到67种,提高预测准确率的同时大大增加了编码的计算复杂度。本文根据视频内容纹理方向和帧内预测模式选择相关性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张量的H.266帧内预测模式快速选择算法,以编码单元CU为单位,计算其结构张量矩阵,再依据结构张量奇异值分解后得到的特征向量来确定当前CU的纹理方向,缩小候选模式的选择范围,减少进行代价计算的模式数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全I帧条件下,该算法相较于H.266 VTM-7.3标准平台在节省17.28%编码时间的同时只增加1.12%的码率,有效地降低了编码复杂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内容特性与纹理类型的HEVC-SCC帧内预测快速算法。利用自然内容和屏幕内容视频DCT变换后系数能量分布不同的特点,结合当前预测单元(Prediction Unit, PU)梯度信息,将编码树单元(Coding Tree Unit, CTU)分成自然内容CTU,简单屏幕内容CTU和复杂屏幕内容CTU。对于自然内容CTU,选择35种传统帧内模式作为候选模式,跳过帧内块复制(Intra Block Copy, IBC)和调色板(Palette mode, PLT)模式;对于简单屏幕内容CTU,选择DC,PLANAR,水平和垂直模式作为候选模式,跳过IBC和PLT模式;对于复杂屏幕内容CTU,选择IBC和PLT模式,跳过其他候选模式。实验结果表明,在全I帧条件下,该算法相较于SCM-8.3可以节省38.55%的编码时间,大幅度降低了编码复杂度的同时只增加了1.82%的码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残差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的视频超分辨率方法,考虑到视频帧间的时空相关性,所提的方法采用由双三次插值预处理后的连续五帧视频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经由网络重建中间帧作为输出,依次按顺序重建直至获得整个高分辨率视频。本文所提出的卷积神经网络主要由多尺度特征提取、残差学习、亚像素卷积层、残差连接(skip-connection)四大部分组成,通过对视频的多尺度特征的提取获得更丰富的不同尺度特征和残差学习达到较好地恢复高频信息的目的。本文采用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指数(SSIM)作为损失函数优化网络。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在平均评价指标上较其他方法均有一定的提升(PSNR +3.151dB,SSIM +0.102),从主观评价上看可以有效地减少视频边缘模糊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由于对比度变化容易引入图像亮度和色彩等失真,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对比度变化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CCIQA。所提方法先将图像进行亮度和色度分离,再分别根据亮度强度变化和明暗对比度变化提取亮度失真因子和根据色度相似性提取色度失真因子,接着依照基于亮度强度的权重图进行融合并计算得到最终图像质量评价分数。所提CCIQA方法在4个常用的数据库,TID2008,TID2013,CID2013和CCID2014进行广泛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CCIQA算法符合人眼视觉对对比度变化的主观感知,且算法性能优于多个最新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基于纹理特征的人脸识别算法中纹理特征维数偏大且对噪声较敏感等不足,提出了用于描述人脸图像大尺度局部特征的中心四点二元模式(Center Quad Binary Pattern, C-QBP)和用于描述图像小尺度局部特征的简化四点二元模式(Simplified Quad Binary Pattern, S-QBP)两种互补的新型纹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实现基于新型纹理特征的2DLDA人脸识别算法。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多级分割,再对所产生的图像块提取C-QBP和S-QBP纹理特征,构建纹理特征矩阵。最后,采用2DLDA子空间学习算法实现基于新型纹理特征的人脸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人脸识别算法的识别率明显高于其他基于纹理特征和子空间学习的人脸识别算法。当每一类训练样本数统一设置为5,特征维数为48×4时,在ORL人脸库上,本文所提出的人脸识别算法的识别率达98.68%;在YALE人脸库上,特征维数为48×36时,识别率达99.42%;在FERET人脸库上,特征维数为48×26时,识别率为91.73%。   相似文献   
16.
针对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码的编码调制系统,提出了在信道解码器的输入端,无信道噪声方差估算情况下的接收信息比特对数似然比值(LLR)计算方案,将其应用在LPDC码的置信度传播译码算法和最小和译码算法中.该方案与精确的接收信息LLR计算方案在高斯信道和移动单频网信道下比较,通过Matlab性能仿真显示该方案与后者仅有不到0.5 dB的差距,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超复数空间彩色边缘检测器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超复数空间彩色图像边缘检测器的一种新实现方法--基于超复数空间旋转变换的彩色边缘检测。分析结果表明,Sangwine提出的超复数空间彩色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实质是一种色差图像边缘检测算法。通过把彩色图像映射到超复数空间进行处理,产生色差边缘图像。为了解决超复数空间的卷积运算问题,文中对超复数空间旋转运算进行推广,提出了旋转变换算子,把超复数空间中的矢量卷积运算转化为标量运算,极大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H.264标准代码jm81a从VC6.0移植到TI公司的TMS320C6416DSK上过程及部分优化方法,讨论了移植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并给出了优化前后的实验结果比较。  相似文献   
19.
张琳  蔡灿辉 《微机发展》2005,15(7):57-59
目前对图像分割技术的改进一般是通过优化某种特定的算法来实现的,这样会把对彩色的分割能力拘泥在某个范围内,而文中专门针对彩色信息采用有自适应性的级联多种方法的聚类算法,在逐步的优化中,提高对彩色的分割能力,实现对彩色图像的更为清晰细致的分割。该方法在单纯的针对色彩信息时,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测试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图像分割技术的改进一般是通过优化某种特定的算法来实现的,这样会把对彩色的分割能力拘泥在某个范围内,而文中专门针对彩色信息采用有自适应性的级联多种方法的聚类算法,在逐步的优化中,提高对彩色的分割能力,实现对彩色图像的更为清晰细致的分割.该方法在单纯的针对色彩信息时,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测试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