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3篇
工业技术   1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01.
离子辅助蒸发TixOy制备氧化钛薄膜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小锋  薛亦渝  郭爱云 《真空》2005,42(6):36-38
采用离子辅助沉积的方法,分别以TiO2和Ti3O5为初始膜料在K9玻璃上制备了氧化钛薄膜,并研究了离子束流密度对以Ti3O5为膜料制备的薄膜透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热处理前薄膜都为无定形结构;热处理后有明显的锐钛矿结构(101)择优取向,以Ti3O5为初始膜料制备的薄膜吸收优于以TiO2为膜料制备的薄膜;薄膜透射率极值随束流密度增大有临界值.  相似文献   
102.
CaCl2-NaCl熔盐电脱氧法制备金属Ta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胡小锋  许茜 《金属学报》2006,42(3):285-289
在800℃的CaCl2-NaCl混合熔盐体系内,以烧结后的Ta2O5片体做阴极、高密度石墨碳棒做阳极,在工作电压为3.1V的条件下进行电解脱氧反应.研究了1000℃烧结4h前、后Ta2O5片体的孔隙率和微观形貌,以及阴极片结构对电解还原反应过程的影响;利用XRD分析了电解产物的相组成,采用称重法测量了电解产物的氧含量.结果表明,采用熔盐电脱氧法可以制备出金属Ta,其阴极片的大孔隙率有利于电解脱氧反应的进行;扩散过程是影响熔盐电脱氧反应速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3.
通过铝飞片对LX-04钝感炸药的冲击,测定了其常温下及在170℃时的冲击感度,并给出了LX-04的凝聚态和爆轰产物的状态方程和点火与引爆模型,理论计算表明,方程中的参数与试验结果符合得很好。对比LX-04在不同温度下的撞击感度,得出LX-04在温度升高时相应地撞击感度也有所增加的结论并分析了撞击感度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4.
研究了三维离散面片模型的冗余数据过滤方法、并提出基于三角带和顶点缓存的网格拓扑重构算法,实现了模型的数据压缩。与传统的模型简化和数据编码压缩方法相比,本算法完整保留了模型的精度,结果可以直接使用主流三维模型格式表达,具有极大的生产应用价值。实例测试结果表明,文中的算法在处理模型时有运行速度快,数据压缩效果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5.
采用动态机械分析仪 (DMA) 和场发射扫描电镜 (FESEM) 研究了1.0\%Nb, 1.0%Ti和0.5%Cu (质量分数) 添加对Fe--13Cr--2.5Mo合金阻尼性能和腐蚀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添加Nb的合金中, 形成的大量(Nb, Mo)C相会阻碍磁畴壁的运动, 严重影响合金的阻尼性能;  当应变振幅大于3.5×10-5时, 析出相 (Nb, Mo)C与位错的交互作用会引起静滞后型位错阻尼Qdis-1, 致使在高应变振幅区合金阻尼性能明显提高; 加入Ti或Cu后合金晶界碳化物明显减少, 而晶内析出相明显增多, 导致合金的阻尼性能在低应变振幅区略有降低. 点蚀结果表明, 三种合金元素的添加都能提高合金的耐蚀性能, 其中添加1.0%Ti的合金可同时获得良好阻尼性能和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6.
选取3种不同的挤压比10、22和35,研究了挤压比对7N01铝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以及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挤压比的增加,合金的晶粒尺寸变小,挤压条带宽度变窄,合金的时效响应速度加快,合金的强度显著提升。同时,在挤压温升和冷却速度的双重作用下,随着挤压比的增大,合金中过饱和固溶原子的数量增加,晶界析出相的连续性发生改变,形成不连续-略连续(细小)-不连续(粗大)的变化过程,由此导致合金的应力腐蚀指数随着挤压比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因此在实际生产时,应避开挤压比为22以内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7.
通过4组18根胶合木梁三面受火耐火极限的对比试验,研究截面尺寸、持荷比、阻燃涂料、木梁跨中受拉区是否存在指接对耐火极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持荷比增加,三面受火胶合木梁耐火极限明显降低,当持荷比由30%增加到50%时,耐火极限降低5~29min;随着截面尺寸增加,耐火极限略有增加,当截面尺寸由100×200增加到150×300时,耐火极限增加1~12min;胶合木梁表面采用I型阻燃涂料涂抹后耐火极限提高4~6min,采用Ⅱ型阻燃涂料常温常压浸渍后耐火极限提高4~13min;纯弯段受拉区存在指接时,耐火极限降低4~25min。多数试件竖向炭化速度大于水平炭化速度,有阻燃涂料木梁的炭化速度略小于没有阻燃涂料木梁的炭化速度。  相似文献   
108.
在地区电网重构进行分合闸操作中,被操作设备是否处于一个供电分区往往是决定操作成败的决定性条件。在进行操作之前进行一次全网的供区分析来确定被操作设备或设备组所属的供区,进而决定本次操作的安全性、可行性。提出了一种考虑供区约束的网络重构算法,将调度运行经验以约束条件的形式考虑进来,缩小了寻优空间,避免了启发式算法的盲目搜索和陷入局部最优,其准确性以实际电网为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09.
通过2组7根胶合木梁三面受火后力学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表面处理和不同受火时间后胶合木梁的破坏形态、剩余承载力和应变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胶合木梁剩余承载力随受火时间增加而明显降低,受火20~40min后剩余承载力显著降低;表面有阻燃涂料处理试件剩余承载力略大于无阻燃涂料处理试件。未受火对比试件和受火后试件跨中截面应变分布均符合平截面假定;相同荷载作用下,受火后试件梁底和梁顶的应变均大于未受火对比试件。采用基于ABAQUS二次开发的木材本构模型,能准确预测木材内部温度在100℃左右时的平台段,且距离受火面越远平台段越长;水平和竖向炭化深度模拟值与试验值误差为8.6%~14.0%,能较准确地模拟胶合木梁的炭化深度;胶合木梁受火后剩余承载力模拟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可用于胶合木梁三面受火后剩余承载力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0.
对9Cr2WVTa钢进行电子束焊接,并对焊接接头进行不同温度回火处理,研究了回火对焊接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态下,焊缝由粗大的板条马氏体和d铁素体组成.高温回火后,基体中析出大量M23C6型碳化物.硬度测试结果表明,焊态下焊缝硬度远高于母材,随回火温度升高,焊缝硬度逐渐下降,但仍高于母材.拉伸测试结果表明,断裂位置均出现在母材,表明焊缝仍保持了较高强度.采用带沟槽的V型冲击试样获得了完全的焊缝断口,室温冲击实验结果表明,焊态下,焊缝冲击韧性差,冲击功远低于母材;经回火后,焊缝冲击韧性显著提高.焊后回火热处理使焊缝获得了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