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5篇
工业技术   9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报道了石油焦原料对微晶炭的结构和电化学电容性能的影响。选择了3种不同的石油焦原料,制备了微晶炭。用XRD、N2吸附等方法对原料和相应的微晶炭结构进行了分析对比,测试了微晶炭电极在EhNBF4的PC溶液中的恒流充放电特性。结果表明原料对微晶炭的结构和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用石墨化程度较低的石油焦制备的微晶炭,工作电压可达4.0V,比电容为115.2F/g,能够大幅度提高电化学电容器的比能量。  相似文献   
82.
将零维纳米球状导电炭黑(SuperP)与一维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按照一定的质量比球磨混合制得复合导电添加剂加入LiFePO_4电极中,通过恒流充放电、电化学阻抗(EIS)等测试方法对电极电子导电性能进行表征,并与使用SuperP或MWCNTs单一导电添加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Super P:MWCNTs质量比为3:2时LiFePO_4电极的导电性最好,此时电池的极化最小、异相电荷转移阻抗最小。  相似文献   
83.
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在常量稀土存在时对Am^3+、Nd^3+、Eu^3+和Tm^3+的萃取。研究结果表明,当萃取剂起始浓度为0.1mol/L时,平衡PH值越大,分离因数越大;萃取剂皂化度和起始PH相同时,萃取剂浓度越小,分离因素越大;平衡PH值固定时,稀土离子浓度越大,分离因数越大;DEHDTP和三辛基氧膦协同萃取时,分离因数β(Am/Eu)可提高到71.4。  相似文献   
84.
用4-叔丁基苯并-15-冠-5及4-溴苯并-15-冠-5萃取镧系元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 4-叔丁基苯并-15-冠-5(t-BBC)和4-溴苯并-15-冠-5(BrBC)的硝基苯溶液对七个镧系元素的萃取(苦味酸根为伴随离子),其萃取分配比次序为CeEu>Tm>Yb>Lu;计算了平均分离因数。萃合物的组成可能是Ln(t-BBC)_2Pi_3。以氯仿作稀释剂时分配比很低。以BrBC代替t-BBC作萃取剂时分配比约低一倍。  相似文献   
85.
余仲宝  王维坤  王安邦  杨裕生 《电池》2007,37(4):247-249
应用软包装技术,用S-C复合材料作为Li/S电池的正极材料,组装了软包装Li/S电池.性能测试结果表明:120 mA首次放电容量达1 700 mAh,比能量达300 Wh/kg;循环50次(100 mA)后的容量保持率约为60%.在0℃和-20℃下的放电容量(100 mA)分别达25℃下放电容量的90%和40%.电池在过充电和短路等滥用条件下,不燃烧、不爆炸.  相似文献   
86.
玻态炭经电化学活化处理后的电容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越华  程杰  曹高萍  杨裕生 《电源技术》2003,27(5):455-458,461
采用恒电位电化学活化法制备了表层呈开放多孔结构的活性玻态炭(AGC),表征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构形貌和活化层厚度,同时与粉状活性炭进行了电容和阻抗特性的比较,表明活化层厚度随活化时间呈线性增长,该方法可做到活化层厚度可控。在H2SO4水溶液体系中,AGC电极除形成双电层电容外,还包含有准电容。在高电位扫速下,循环伏安曲线保持良好的对称矩形,其交流阻抗谱图与理想极化电极相似,表现出理想电容的特征。基于所测的电容和阻抗值,计算了活性玻态炭比能量和最大比功率随活化层厚度变化的曲线,更进一步地说明活性玻态炭电极功率特性良好的特点,为其在高比功率电化学电容器方面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7.
二苯基二硫代膦酸对镅和稀土元素萃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二苯基二硫代膦酸(DPDTPI)/二甲苯溶液在HClO4-NaClO4体系中对镅和13种稀土元素的萃取行为,测定了各元素的分配比。结果表明,DPDTPI对镅和其它13种稀土元素的萃取能力较弱,但镅与铕的分离因数达到4.4。  相似文献   
88.
采用恒流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方法,研究了粘合剂聚环氧乙烷(PEO)和水溶性聚合物LA对硫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当电流密度为0.2 mA/cm2、电极厚度为70 μm时,LA-硫电极的放电比容量比PEO-硫电极高100 mAh/g,放电平台电压高近50 mV.随着放电电流密度或电极厚度的增加,PEO-硫电极极化的加剧程度比LA-硫电极的大;随着电解液的浸润、渗透,PEO-硫电极的阻抗增大,而LA-硫电极的阻抗逐渐减小并趋稳定,这是PEO-硫电极的放电性能不如LA-硫电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9.
孟庆函  刘玲  曹高萍  杨裕生 《功能材料》2005,36(8):1170-1172
以酚醛树脂为活性炭基体,采用化学掺杂法掺杂氯化铜,制备氯化铜/活性炭复合电极材料。通过物理吸附考察了金属氯化铜的存在下不同活化时间对金属复合活性炭孔径分布的影响,实验表明活化时间越长,比表面积越大,中孔含量越高。通过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复合电极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表明金属铜以纳米级均匀分散在活性炭中。通过比较活性炭电极和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说明掺杂金属铜可以有效提高比电容,并对充放电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0.
使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Li1+2xMn0.3+xNi0.3-3xCr0.4O2 (x=1/60、1/30、1/20、1/15、1/12)系列样品, 并借助XRD, SEM, ICP, XPS, IR和Raman等手段对所制备系列样品的结构、价态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 Li1+2xMn0.3+xNi0.3-3xCr0.4O2 系列样品均具有典型的富锂层状固溶体型的晶体结构特征, 且在其XRD图谱中未观测到任何杂相的存在。然而, XPS的数据表明Cr3+与Cr6+共存于各个样品中, 且由于Cr6+的存在使得样品表现出强烈的吸湿性。Cr6+可通过水洗处理去除。对于它们的电化学特征而言, 未经水洗处理的样品由于具有强烈的吸湿性, 其电化学性能很差。水洗处理后的系列样品表现出典型的三元富锂层状固溶体的电化学行为, 其首次放电比容量随着样品中Li和Mn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样品Li1.17Mn0.38Ni0.05Cr0.4O2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03 mA h/g, 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