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8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43篇
工业技术   94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Co、Ni离子分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渗析与萃取耦合的集成方法,实现混合溶液体系中Co1, 、Ni2, 分离.在分离条件上,通过选取和设置萃取剂皂化率、原料的质量配比、原料同萃取剂的摩尔配比、加酸方式、酸用量、循环处理、萃取剂是否回用等因素及其不同水平,以考察它们对离子分离程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萃取剂皂化率60%、原料中NiCl2·6H2O与CoCl2·6H2O的质量配比1:2、原料同萃取剂的摩尔配比1:1.7、一次性加酸、酸用量取理论用量的1.3倍为优取的分离工艺条件.另外,离子分离过程可采取料液循环、萃取剂再皂化后回用的多级操作;电流效率达80%以上.由此得到,电渗析与萃取耦合的技术可分离Co2, 和Ni2, .  相似文献   
912.
徐亮  李培 《兵工自动化》2016,35(7):93-96
为满足自动物流控制系统在不同环境中的生产要求,设计一种以最优化算法为核心的自动物流控制系统。该系统由 PLC、变频器、电机及传送带组成,通过对变频器建模分析,建立物流自动控制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处理模拟量和比例控制过程,并通过PLC程序编写速度响应程序段,解决了由于模具过多产生的拥堵卡滞现象,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提高了响应速度,满足控制性能的要求,在提高系统效率和降低成本上成效显著,并已在自动物流控制生产线上成功运行。  相似文献   
913.
探讨了气相色谱法测定熏蒸处理过程中溴甲烷浓度的检测方法.采用GC-5000A Propark Q(80-100目)填充柱,进样口150℃,柱温1200C,检测器150℃,柱长1m.本方法在1-100g/m3 范围时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比较了采用自动采样分析系统前后及两个采样通道间的差异,确定最佳采样时长为30s.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满足了熏蒸过程中对溴甲烷浓度进行实时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914.
采用气流磨工艺制备Sm(Co,Cu,Fe,Zr)7.5合金粉末,研究了转速对合金粉末特性的影响及研磨不同阶段的粉末粒度变化,分析了合金磁性能与转速的关系.结果表明,增加转速将细化粉末粒度,提高粉末粒度的均匀性;研磨前阶段粉末粒度明显大于研磨中、后阶段;在转速为3 500 r/min时,所制备的粉末平均粒度约为5 μm,离散度最小,得到合金磁性能最佳,剩磁Br=1.081 T,最大磁能积(BH)max=226 kJ/m3,内禀矫顽力Hcj=2 240 kA/m.  相似文献   
915.
采用高速凝固法制备了CMSX-6镍基高温合金定向凝固试样。研究了热处理前后不同部位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铸态试样先凝固部分比后凝固部分的枝晶组织更为细密,一次枝晶间距较小,共晶组织含量较少,而抗拉强度高,延伸率较小。热处理后初生相充分固溶形成了成分均一的组织,γ′相得到了明显的细化与均匀化,γ/γ′共晶也发生了溶解并存在固溶微孔。热处理略微提高合金的抗拉强度,但明显提高了合金的延伸率。试样断裂为脆性断裂,铸态为正断型断裂,热处理态为切断型断裂。  相似文献   
916.
针对水火电力系统短期优化调度模型的大规模、强非线性特点,采用类电磁机制对其进行求解。通过对搜索策略和寻优机制分析,揭示算法效率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融合了常规优化算法的高效搜索优势。经计算分析表明,个体受力计算及局部搜索是影响算法优化效率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算法的电荷量计算、受力计算、算法全局与局部搜索策略改进,首次提出适合于大规模非线性优化问题求解的单方向受力类电磁机制,并从理论上证明其全局收敛性。为进一步提高算法优化性能,将改进算法与遗传算法的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融合应用于优化调度模型求解,通过广西水火电力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求解大规模强非线性优化问题方面的有效性和显著优越性。  相似文献   
917.
通过调用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数据,在视频画面中捕捉移动物体,利用目标跟踪技术,可以实现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原理的目标跟踪技术。采用多个局部图像特征如灰度、方向梯度与局部二值模式描述目标外观,基于分批增量判别分析,动态融合多种特征,实现目标与背景的最优分离。通过进化算子迭代重采样实现有效粒子数的最大化,从而保持粒子多样性,实现稳定跟踪。对成都220 kV变电站的目标跟踪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对背景光照、目标姿态变化及局部被遮挡等情况跟踪稳定性良好,此跟踪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变电站作业管控中。  相似文献   
918.
分析温室气体及CO2碳同位素比值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进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仪(FTIR)的硬件设计以实现温室气体及CO2碳同位素比值的多组分、高精度、连续自动测量。首先,对FTIR分析仪测量系统进行了设计和理论分析,引入了温度和压力监控系统以及全密封气路干燥系统。然后,讨论了光谱的定量分析过程。最后,设计了标准气体对比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分析仪测量CH4,CO,CO2和δ13CO2值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1×10-6,0.011×10-6,0.239×10-6和0.572‰,与常规FTIR测量系统相比,其检测的标准不确定度分别提高了6.3,8.45,10.54和14.73倍,其系统误差分别提高了2.88,1.93,4.67和4.66倍;对比分析仪与同位素质谱仪对δ13CO2值的测量结果,标准偏差分别为0.572‰和0.171‰,二者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相近。所设计的温室气体及CO2碳同位素比值FTIR分析仪能够满足多组分、高精度、连续自动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919.
应济  李俊  王硕  徐亮 《机械强度》2011,33(1):68-72
为避免静电微泵因驱动电压过高而出现吸合现象,建立描述静电泵膜吸合与释放现象的一维集中质量模型、二维分布式模型和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比研究静电致动泵膜在准静态下吸合与释放的循环过程,获得整个循环过程的泵膜挠曲线变化、泵腔体积变形、电容变化等大量的数据与曲线.比较结果表明,二维分布式模型求解效果最好,并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和宏...  相似文献   
920.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照明光学技术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和进步。与成像光学有所不同,照明光学系统属于非成像光学的范畴。为了更好地研究非成像光学在LED照明系统中的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非成像光学及其相关概念,进而阐述了LED的特点及分类,最后提出非成像光学在LED照明系统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