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3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TOA/RSS混合信息室内可见光定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室内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到达时间/接收信号强度(TOA/RSS)信息的定位方法。针对室内可见光定位中存在的多径效应造成的定位非线性误差,引入前置无迹卡尔曼滤波的粒子滤波算法,将TOA信息与RSS信息相融合,达到修正非线性误差的目的。然后综合考虑接收端惯性传感参数,对接收端进行运动分析,提升估算坐标的精度。在长宽均为5 m、高度为3 m的室内进行定位仿真,在12 W发光二极管(LED)发射功率下,所提方法获得了平均定位误差为2.02 cm的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证明,所提定位方法的定位性能总体优于指纹定位方法和三边定位的RSS定位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较低的定位延迟。  相似文献   
32.
张晗  涂巧玲  曹阳  李小红  彭小峰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48(7):722004-0722004(9)
为了提高光通信链路在大气弱湍流信道下的解码性能和传输效率,基于极化码的信息位嵌套特性,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码率极化码。该码字在弱湍流信道中能充分地极化,纠错效果较好。为了调节码率,引入CRC校验码作为发送端的停止标志,逐次发送更低码率的码字直到译码结果通过校验,此时的码字码率即是保证可靠传输的最大码率。不同湍流强度下的仿真结果表明,在误帧率为10-8时,相比传统极化码,自适应码率极化码可以获得1.7~2.3 dB的性能增益。对自适应码率极化码的时延进行了仿真分析,并结合误帧率得到了自适应码率极化码的信息吞吐率,结果表明,在弱湍流信道中,自适应码率极化码的信息吞吐率能满足FSO的传输需求。  相似文献   
33.
刘世涛  曹阳  彭小峰  张勋 《激光技术》2017,41(4):606-610
机载激光通信的视轴稳定是建立激光通信链路的前提。为了有效地克服载体扰动与参量改变对粗跟踪系统视轴稳定的不利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方法。该方法结合模糊理论的非线性控制能力与神经网络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了对PID参量的实时在线调整。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方法相比,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方法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减小了系统超调量,当载体受到扰动与参量改变时,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34.
捕获、对准、跟踪系统是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是通信链路建立的前提。而视轴初始指向作为捕获系统中的第一步,是能否成功捕获、捕获概率大小以及捕获时间长短的决定性因素。为了快速建立空间激光通信链路,通过分析初始指向技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建立了初始指向系统模型。提出了初始指向系统的视轴标校方法,且根据误差分析方法得到了系统指向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指向系统可以快速地建立空间激光通信链路,且指向精度高,验证了该指向系统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35.
36.
基于非接触式IC卡的考勤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接触式Ic卡和网络数据库技术,设计出一套用于人员考勤管理的信息系统,并进行了系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信息系统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性高等优点。在考勤管理信息系统中,非接触Ic卡作为身份识别的一种新载体,实现了考勤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该系统能准确反映出人员的出勤情况,为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考勤数据,提高了人员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37.
张兢  杜凡丁  曹阳  彭小峰 《激光与红外》2021,51(9):1206-1211
针对Spinal码不等差错保护性质而引起的差错控制性能不佳的问题,本文提出在自由空间光通信中采用对称Spinal码提高信息传输性能。通过反向编码过程提高传输速率、抗噪性能,降低误码率。并用迭代译码方式降低译码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在大气湍流信道中,对称Spinal码比Spinal码在传输速率性能上有007~015 bit/s的提升;信噪比较高时,对称Spinal码相比于Spinal码具有更好的鲁棒性。码长较短时,对称Spinal码的误码率明显优于RS码、Polar码和Spinal码,误码率为1×10-4时,分别产生了05dB,175dB和04dB的增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