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1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基于delphi和PCI2308数据采集卡的电机故障检测系统,由信号调理板、数据采集卡、程序主界面、Matlab分析子程序和数据库组成,其转速测量通过对接近开关的脉冲信号定时计数获得.系统采集卡PCI2308采用32/16单双两种输入模式,以减小信号干扰.先通过相应接口函数设置数据采集卡参数,再调用相关函数实现数据采集.并将采集到的电压、电流、转速和频率信号分别保存在不同的文件中.  相似文献   
52.
本文分析了控制炉渣氧化性的重要性,并进一步讨论了炉渣氧化性控制的可能性及方法,从而提出了炉渣氧化性控制的途径,为实现“全自动化吹炼”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3.
本文分析了异步电机产生故障的原因,设计了一种基于ADuC812的电机故障诊断系统,给出了系统的软硬件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54.
采用磷钨酸铈作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67 ℃和酸醇物质的量比1∶15的条件下,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催化剂循环利用对月桂酸和无水甲醇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为月桂酸质量的7%和回流反应4 h条件下,催化剂经分离和重结晶后多次循环利用,月桂酸转化率均超过97.0%,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5.
研究了钆元素在碳酸钠、碳酸氢铵溶液中的溶解性。钆元素在碳酸钠、碳酸氢铵溶液中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溶解量先增大后减小;提高碳酸钠和碳酸氢铵浓度也可以增加钆元素的溶解量;反应温度对钆元素在碳酸钠和碳酸氢铵溶液中的溶解性影响不同,表现为温度升高,钆在碳酸氢铵溶液中的溶解量减小,在碳酸钠溶液中增大。在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氨水可以增大钆的溶解量,而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钆的溶解量减小。  相似文献   
56.
用碳酸氢铵、氨水和去离子水配制碳酸氢铵溶液,向其中加入氯化钆溶液,得到碳酸氢铵、氨水和氯化钆的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加入双氧水生成过氧碳酸钆沉淀,用XRD衍射、红外分析、扫描电镜、差热-热重和拉曼光谱对过氧碳酸钆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过氧碳酸钆属正交晶系,颗粒均匀,稳定性好,形貌由薄片叠成花瓣状。  相似文献   
57.
一种改进的单相逆变器重复控制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豪  赵军红  张瑞祥  刘岳滨 《现代电子技术》2012,35(15):179-181,184
提出一种新的重复控制方案,通过电容电流内环反馈,消除逆变器固有的谐振峰,简化了重复控制器的设计;改进内模中的Q(z),采用零相移低通滤波器,提高了系统的稳态精度。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电压输出,在非线性负载条件下THD仅为0.65%,稳态误差只有0.12%。  相似文献   
58.
介绍某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电站净化单元脱硫系统中羰基硫(COS)水解器的水解工艺。对COS水解器的启动方式和运行工况进行优化,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COS水解器运行的最佳条件:床层温度180 ℃,空速1 451 h-1,工艺气冷却器出口原料气温度50~60 ℃。在此工况下运行,COS水解转化率可达92.5%。此外,分析COS水解器运行中常见问题,指出必须严格控制原料气中氧气和水蒸气的含量。  相似文献   
59.
灼烧温度对镨钕二元氧化物粒度和形貌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化镨钕溶液为原料液,分别用草酸、碳酸氢铵和碳酸钠为沉淀剂制备镨钕草酸盐和碳酸盐,在900℃~1500℃范围内不同灼烧温度下制备出镨钕二元氧化物,利用粒度仪和扫描电镜进行测试,研究了灼烧温度对稀土氧化物的粒度和形貌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灼烧温度的提高对中位粒径D50和粒度分布R变化影响不同,改变灼烧温度对镨钕二元氧化物的形貌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0.
研究了以氯化铈为原料制备碳酸氧铈和氟化铈工艺。通过XRD、TEM、BET等分析方法进行了表征,氟化铈呈六方晶体结构,分散性好,形貌为球形,中心粒径D50为41μm,比表面积为64.38m2.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