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23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在对比分析国际上现有模型中风速对海杂波幅度均值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两分量高斯模型建立海杂波幅度均值与风速的关系.结合我国黄海L波段VV极化小擦地角海杂波实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与精度分析,并研究了该模型参数随擦地角的变化关系,给出了模型拟合参数.从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该模型较好地捕获了海杂波幅度随风速的变化趋势,可为雷达系统设计和雷达海杂波预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2.
雾对10.6μm红外辐射的衰减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gamma雾滴尺寸分布模型及辐射雾和平流雾含水量与能见度的经验关系,计算并回归得到了平流雾和辐射雾对10.6μm红外辐射的衰减与含水量和能见度的关系,其对浓辐射雾得到的雾衰减与含水量的线性关系与文献所给实验结果和半径经验公式均很好的一致性,最后对雾的红外衰减和可见光衰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浓平流雾对10.6μm红外辐射雾衰减大于可见光的雾衰减。  相似文献   
53.
碳纳米管的场致发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纳米管的研制和应用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碳纳米管薄膜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并且有很低的发射场强阀值,较高的发射电流密度。碳纳米管阵列薄膜的这些特显示出其在场致发射应用中的良好前景。介绍了碳纳米管的几种产生工艺、碳纳米管在场致发射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场景新动态,比较了不同生产工艺的优缺点及场致发射的特性,分析了碳纳米管用于场致发射存在的不足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4.
本文分析了箔条和箔片的doppler效应,提出了箔条和箔片转动不引起频移的推论,并试分析了箔片云可能引起较大频移的原因。  相似文献   
55.
分形光栅的散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菲涅尔-基尔霍夫理论,研究了均匀Cantor集分形和Sierpinski“地毯”(carpet)分布光栅结构的电磁(光)散射,计算了一维和二维分形光栅散射的强度分布,分析了它们的空间频率分布特性,其数值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和频率选择特性。  相似文献   
56.
多层球电磁散射的一种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7.
ADI-FDTD在二维散射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交替隐式时域有限差分(ADI—FDTD)这一新方法计算二维电磁散射问题。研究了ADI—FDTD方法的入射波设置、连接边界条件、PML吸收边界和近远场变换等关键技术。与传统FDTD方法相比,ADI—FDTD的时间步长不受时间步长和空间步长的稳定性条件(CFL约束条件)限制。在该方法中,可选取较大的时间步长进而提高计算效率。最后还给出了金属和介质柱散射截面的数值算例,证实了ADI—FDTD方法处理散射问题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8.
白璐  吴振森  刘临声 《电波科学学报》2004,19(Z1):123-125,138
利用矢量球谐函数,根据电磁场边界条件,建立相关方程,严格求解了双球粒子散射场展开系数.并将计算出的散射场与用散射传输矩阵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两者在小粒子情况下吻合很好.同时利用文中公式可数值计算出更广泛的算例.它也是解决更复杂条件粒子相关散射的基础.  相似文献   
59.
张艳群  吴振森 《电波科学学报》2004,19(Z1):230-232,249
采用物理光学近似,对运动的空间目标在辐射压强作用下产生的角偏移量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别给出了角偏移量随入射平面波能量密度、目标质量,及其波入射方向与目标初速夹角的变化曲线.并利用计算结果分析了目标角偏移量的可探测条件.提出了空间运动目标识别的一种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60.
复杂背景下大尺寸目标激光散射回波能量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实际环境的复杂性, 理论计算大尺寸复杂目标粗糙表面的激光散射回波能量影响一直十分困难。将随机介质离散粒子光散射理论和粗糙面光散射理论结合起来, 利用计算机图形学精确建立复杂目标的几何模型, 依据复杂目标粗糙表面特征, 并考虑沙尘、雾等环境特性对激光传输的影响, 计算了大尺寸复杂目标粗糙表面激光散射在复杂环境下回波能量随不同观测角度和能见度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可用于目标特征提取、识别和分类, 满足工程精度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