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8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焊接工艺对6005A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焊缝成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CO2激光-MIG复合焊焊接2.5 mm厚的6005A铝合金板,基于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复合焊焊缝熔透状态影响显著性从大到小的工艺参数依次为:焊接速度、MlG电流、MIG电压和激光功率,其中前两者影响最为突出.在熔透状态不发生显著变化时,对复合焊焊缝表面成形影响显著性从大到小的工艺参数依次为:MIG电压、焊接速度、激光功率和MIG电流.根据正交试验结果优化了激光-电弧复合焊接6005A的工艺参数,建立了工艺参数选择原则,根据此原则选择合适的参数获得了最佳的焊缝成形.  相似文献   
42.
高能束熔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高能束熔覆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高能束熔覆技术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并指出高能束熔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3.
单际国  任家烈 《焊接学报》1999,20(3):194-198
采用灯幅射聚焦光束做热源对合金铸铁进行表面熔凝处理,研究了熔凝处理层的组织和性能特点及光束工艺参数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聚焦光束熔凝正理2技术可在合金铸铁表面获得一个深度为毫米级、硬度为m850的强化层,调节功率密芳和扫描速度可有效控制强化工和宽娄输入功率为5kW,扫描速度为3.5m/h时,一次熔凝正理2宽度可达12mm。经光束熔凝处理后的合金铸铁组织有分层现象,采用较低的扫描速度时,  相似文献   
44.
激光切割过程辅助气体动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激光切割过程中辅助气体的动力学性能对切缝形成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利用VOF算法和深度自适应激光热源,建立了能反映切割过程中辅助气体和切缝之间相互作用的多相流模型,结合切割试验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采用多相流模型分析了从打孔到稳定切割过程中切缝形貌、辅助气体动力学性能和温度场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未切透阶段,受切割前沿形状和切割深度等的影响,辅助气体动力学性能不断发生变化;当切割过程稳定后,辅助气体流场几乎不发生变化,切缝形状和温度场也不再改变;所建模型能够有效反映辅助气体动力学性能对切割深度和切缝宽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郑世卿  温鹏  单际国 《焊接学报》2012,33(12):45-48,72
以填充奥氏体不锈钢热丝的球墨铸铁焊接为例,研究了激光热丝焊焊缝熔合比和成分均匀性.结果表明,激光热丝焊熔合比小,为38%~55%;焊缝成分均匀性良好,焊缝Cr和Ni元素的不均匀度最高为0.5%和6%.与之相比较,激光-MIG复合焊焊缝熔合比为69%~77%;焊缝Cr和Ni元素的不均匀度最低也达到了62%和51%.激光热丝焊输入电能小且焊丝对输入电能的利用率高,因此能获得小的熔合比,而小的熔合比和焊丝以固态形式过渡进入熔池是焊缝成分均匀分布的原因.  相似文献   
46.
裴莹蕾  单际国  任家烈 《金属学报》2012,(12):1431-1436
研究了SUS304不锈钢薄板光纤激光焊接时激光功率、焊接速度、保护气对焊道驼峰倾向的影响规律,利用Ti示踪元素和CCD图像,考察了熔池的流动状态.结果表明,焊道驼峰倾向对激光功率不敏感;当焊接速度超过18 m/min时,焊缝出现驼峰现象,且驼峰倾向随着焊接速度的提高而增大;当焊接速度和功率一定时,不同保护气流方向的焊缝驼峰倾向有明显差异,与焊接方向同向吹送保护气有助于降低驼峰倾向.分析认为,焊接速度的提高使熔池流动更加剧烈,进而增加了驼峰倾向;与焊接方向反向吹送保护气体,焊缝几何形状呈"柱状",与焊接方向同向吹送保护气体,焊缝的几何形状呈"杯状","杯状"焊缝增加了U形区域的截面积,降低了熔池流动的剧烈程度,进而降低了驼峰倾向.通过调整保护气流方向改变焊缝的几何形状以增加U形区域的截面积,是降低驼峰倾向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47.
张婧  单际国  温鹏  任家烈 《焊接学报》2011,32(5):17-20,24
研究了激光功率和焊接速度等焊接工艺参数对两种不同含气量的压铸镁合金激光焊气孔倾向(以气孔率为表征)的影响规律,并对气孔的防止措施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含气量较高的2 mm厚压铸镁合金激光焊气孔倾向大于含气量较低的5 mm厚压铸镁合金.两种厚度的压铸镁合金激光焊缝气孔率总体上均随着激光功率的升高及焊接速度的降低而升高.对...  相似文献   
48.
镍基合金粉末光束堆焊层的微观组织及强化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X射线衍射,SEM,EDAX及显微硬度和洛氏硬度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含碳量为1.0%的NiCrBSi系自熔合金粉末光束堆焊层的微观组织及强化机理,结果表明,采用光束镍基合金粉末堆焊可在铁碳合金表面获得与基体冶金结合良好,无裂纹,轻度稀释的强化层,堆焊热输入对堆焊层稀释率及合金元素烧损的影响程度决定了堆焊层微观组织及物相组成,小热输入堆焊时,堆焊金属经度稀释(η=3.5%),其显微组织由少量初生的γ-Ni和大量的γ-Ni Bi3B Ni3Si三相共晶组成的亚共晶基底,以及在基底上分布着大量的Cr23C6,(Cr,Fe)7C3高硬度相组成,采用大热输入堆焊,堆焊金属稀释率达12%,堆焊层由大量的γ-(Fe,Ni0枝晶和少量γ-(Fe,Ni) M7C3共晶组成,在堆焊层中未发现一次碳化物的析出,在光束粉末堆焊层中大量高硬度M23C6,M7C3共晶组成,在堆焊层中未发现一次碳化物的析出,在光束粉末堆焊层中大量高硬度M23C6,M7C3型碳化物和Ni3B,Ni3Si共晶相的析出以及合金元素在γ相中的过饱和固溶是其是以强化的主要原因,与TIG堆焊相比,采用相近热输入所获得的光束粉末堆焊层的耐磨性能提高了3倍以上。  相似文献   
49.
丁建春  单际国  任家烈 《中国激光》2003,30(12):1124-1128
采用Cr,Ni单质粉末及B ,Si造渣剂以聚焦光束合金化方法在 4 5 # 钢表面合成了奥氏体型表面层。借助扫描电镜 (SEM) ,能谱仪 (EDS) ,X射线等方法研究了合金化工艺对合金化层的成型、显微组织及物相组成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当合金化元素加入量一定时 ,合金化层的成型及其显微组织不仅取决于热输入量 ,还与造渣元素B ,Si的加入量有关。为获得成型良好的合金化层 ,热输入量增加时必须提高造渣元素B ,Si的加入量。采用低热输入合成的合金化层的显微组织由大量的γ(Fe ,Ni)及少量的晶界α(Fe Cr)构成 ,而高热输入合成的合金化层中的γ(Fe ,Ni)晶界为γ(Fe ,Ni) +Cr2 B双相共晶  相似文献   
50.
铸铁表面Cr合金化层的微观结构及耐磨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聚焦光束重熔预涂单质Cr粉的方法对灰铸铁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用SEM,EDS,Xray等分析了合金化层的微观组织特点及其物相组成,用环块摩擦试验测试了合金化层的耐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聚焦光束重熔Cr粉合金化层的耐磨性较灰铸铁基体明显提高,合金化层的耐磨性随着Cr粉预涂量的增加而提高,表面磨损机制由犁沟和划伤转变为表面塑性变形。其原因在于,随Cr粉预涂量的增加,合金化层微观组织中的富铁α(Fe,Cr)+Cr7C3共晶体基底依次被富铁的α(Fe,Cr)+Cr23C6共晶体和富铬的α(Fe,Cr)铁素体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