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0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111篇
工业技术   249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4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 四、现代化的分析仪器 化学实验室中反应物及生成物的组分分析、物性分析是很重要的。早在六十年代,计算机就进入了化学分析的领域。七十年代以来,微型计算机及微电子技术更加蓬勃发展,更加促进了化学分析仪器的数学化与自动化。八十年代后,工业先进国家的各种分析仪器几乎都是带微计算机的。 微电子技术与微计算机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近20年来的发展,主要解决分析仪器输出信号的噪声处理,谱峰的积分、解析、定量计算,谱图检索及操作自动化等,经历了离线处理与在线处理及整个仪器全自动化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22.
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减轻水资源短缺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约束,是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支撑。尝试将DEA视窗分析方法应用于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结合超效率DEA模型,探究黄河流域九省区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水资源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Malmquist指数分解效率变动的内在原因,并引用空间匹配度计算方法,研究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全面小康相对水平匹配程度。研究发现:九省区2012—2018年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呈增加趋势,水资源利用水平具有显著空间差异性;九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TC,制约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是综合技术效率EC;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全面小康相对水平的匹配程度呈现出较强的地区差异,部分省区两者动态协同性较差,其中,宁夏需要同时提升水资源利用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陕西需要提升水资源利用水平,内蒙古需要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3.
随着分布式能源渗透率逐渐增高,用户侧负荷波动变大,电网很难一直保持其原有的较佳运行方式;而蓄电池储能技术的日渐成熟使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削峰填谷的效益也被认可.考虑到蓄电池储能在配电网中的应用,会对未来配电网络进行动态重构.具体以网络损耗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网络拓扑约束、节点电压约束、支路电流约束和潮流平衡约束等,建立上层优化模型进行网络重构;以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考虑储能充放电功率约束等,建立下层优化模型制定充放电策略;通过嵌入fmincon函数的遗传算法对双层优化模型进行求解;最后以修改的IEEE33节点系统作为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4.
制造企业对公文审批过程自动化的要求是高效性和安全性,需要系统操作简单,易与其他信息系统集成.公文审批过程中存在三个主要因素,即公文、角色和流程.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公文审批系统的模型,包括公文审批、监控、流程管理以及角色认证等模块.为方便公文审批流程的管理引入模板的概念,最后通过开发出能够与企业内其他信息系统集成的基于Web的模板式公文审批系统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5.
用原位化学氧化法,以氯仿为溶剂、无水三氯化铁为氧化剂,制备聚噻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并对所得产物进行红外表征;通过改变实验温度及反应物料比,探讨实验条件对PTh/CNTs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的影响;将制备的PTh/CNTs复合材料涂敷于镍网上制成复合电极材料,测定其对铜离子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制备得到以碳纳米管为核、聚噻吩为壳的核壳纳米线结构,这种结构因碳纳米管的支撑作用,使得聚噻吩较长的共轭结构得以保持;反应温度及反应物物料比对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以及聚合程度有一定影响;通过电导仪测定表明,PTh/CNTs复合电极材料对铜离子有一定吸附能力.该实验为CDI电极材料在废水中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提供了可参照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6.
从水泥、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的作用机理出发,通过净浆流动度试验测定饱和点值和流动度经时损失两个指标来检测和评价水泥以及不同掺量、不同细度粉煤灰胶凝材料体系与高效减水剂的相容性问题.  相似文献   
27.
低温(0~10℃)养护条件下,粉煤灰细度、掺量,早强剂和矿渣对粉煤灰混凝土早期力学性能的影响。超细粉煤灰较Ⅱ级粉煤灰更能提高混凝土低温下的早期强度,早强剂和矿渣的加入也有助于混凝土早期强度的提高,而采用矿渣磨细粉与超细粉煤灰双掺的办法不仅可以比较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还能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相似文献   
28.
大数据系统和分析技术综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首先根据处理形式的不同,介绍了不同形式数据的特征和各自的典型应用场景以及相应的代表性处理系统,总结了大数据处理系统的三大发展趋势;随后,对系统支撑下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应用(包括深度学习、知识计算、社会计算与可视化等)进行了简要综述,总结了各种技术在大数据分析理解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最后梳理了大数据处理和分析面临的数据复杂性、计算复杂性和系统复杂性挑战,并逐一提出了可能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Shellcode攻击通常利用多态技术进行自我加密来绕过网络层设备的检测,而现有检测方法无法区分多态Shellcode与加壳保护代码.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模式虚拟机的多态Shellcode检测方法,该方法改进了现有的GetPC定位机制,实现了Shellcode的初步定位,通过IA-32指令识别对网络流量的进行进一步过滤,利用有限自动机及其判别条件实现虚拟机控制流模式和数据流模式之间的切换,并通过结合现有的特征匹配技术实现对多层加密的多态Shellcode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针对大量真实的网络数据,该方法在保证高检测召回率的同时,能够实现对多态Shellcode与加壳保护软件的有效区分,避免了对正常流量的误报行为,并且时间开销介于静态分析与动态模拟之间,为网络层检测多态Shellcode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0.
高青  卓宁 《化工机械》1994,21(2):63-66
本文对纵肋管束换热器的传热、阻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传热特性和阻力特性关系式,并着重分析梯形纵肋管束换热器的特性。进一步探讨了管束节距、肋片高度对传热及流阻的影响情况。与相同结构的光管管束比较,换热增加10%-35%,而流阻最高增加48%,最低情况下,低于光管。文中指出具有梯形纵肋的管束呈现出一种特殊的传热及流阻规律,它不但可获得较低的流动阻力,而且传热得以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