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2篇
工业技术   7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叶林  刘卫国 《红外》2006,27(6):25-28
本文研究了PECVD系统沉积薄膜及其特性.通过椭偏仪测出了薄膜的膜厚, 采用电子薄膜应力分布测试仪分析了薄膜应力,并运用四探针装置研究了电阻率、方阻、TCR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所沉积的薄膜覆形特性好、沉积速度快, 沉积速率达到了31.89nm/min,另外,它还具有低应力、高TCR的特点;当薄膜电阻率处在一定的范围内时,通过数据分析,电阻率与TCR之间几乎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62.
为实现铌酸锂光学器件的高效集成,在其表面制备亚波长结构是实现其光学特性的最佳方式。然而,目前使用的聚焦离子束刻蚀、激光刻蚀、湿法刻蚀等方法很难简单、经济、较快地制备铌酸锂亚波长结构。鉴于此,本课题组基于有限元仿真及低能离子束刻蚀技术,研究了不同离子束参数下刻蚀的铌酸锂亚波长结构及其透射率。采用Lambda950分光光度计和原子力显微镜分别对刻蚀后的铌酸锂样品的透射率、均方根粗糙度、纳米结构的纵向高度和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离子束入射角度为70°、入射能量大于600 eV、束流大于40 mA、刻蚀时间大于60 min时,铌酸锂样品表面形成了大面积的锥形纳米结构,并且纳米结构的高度随着离子束刻蚀参数的增大而增大;在可见光波段,铌酸锂表面纳米结构越高,增透效果就越明显;当入射能量为1000 eV、离子束束流为40 mA、入射角度为70°、刻蚀时间为120 min时,铌酸锂表面刻蚀出了纵向高度为143.5 nm的锥形结构,此时在可见光范围内铌酸锂样片的峰值透射率为83.5%,相较于原片的透射率提高了约1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63.
反射镜表面疵病散射直接影响光学测试系统的性能、精度等多项重要指标。反射镜表面疵病的散射量可借助激光散射显微镜进行检测,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检测效率及精度要求,在硬件系统的设计上,设计显微物镜镜头、计算光斑的大小及CCD的功率谱响应;在软件系统的设计上,利用软件编写激光散射显微成像测试系统软件,能利用步进电机对反射镜表面进行扫描,同时控制图像采集卡采集图像并保存,重点研究如何快速有效地对采集到的子孔径图像进行精确配准,为后续图像的拼接处理奠定基础。通过分析整个测试系统的精度,×20倍率下能够分辨5~10 μm疵病。  相似文献   
764.
该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测定干果中20种酸性染料的方法。方法采用乙腈-水(体积比17∶3)为提取溶剂,提取液经凝胶色谱柱净化,以及选用C18柱进行分离,经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目标痕量水平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10~50μg/mL),相关系数(r)大于0.988 3,检测限为0.01~0.26μg/g,回收率为71%~114%,相对标准偏差(n=6)为0.80%~7.5%。经检验,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可靠性,可同时检测食品中的20种酸性染料。  相似文献   
765.
采用Langmuir-Blodgett(LB)技术制备了胆甾醇辛酸酯超薄膜,并且得出了最佳的制膜条件。在溶液质量浓度为3mg/mL,表面压为55mN/m,拉膜方式为垂直提拉法,LB膜类型为Y型膜,拉膜速度为1mm/min时,得到了形貌致密均匀的胆甾醇辛酸酯超薄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旋光测试系统对制备的超薄膜进行研究,测试了胆甾醇辛酸酯超薄膜的热光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胆甾醇辛酸酯超薄膜具有良好的热旋光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