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2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31.
<正>随着微机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微机技术为基础的可编程控制器得以深入发展和成熟,且在包装行业中的应用尤为突出。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各包装机械厂家为赢得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他们在成本控制、系统稳定性和流程控制等方面投资甚多,以求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取得优势。  相似文献   
132.
目的:研究制备头孢唑肟钠混合降解杂质对照物并应用于有关物质及含量测定系统适用性检查。方法:采用控速强制降解试验,获得目标混合降解杂质;选择适宜参数范围的色谱柱分析混合杂质对照物,选择保留时间合适且所有杂质都得到有效分离的色谱图作为标准谱图;采用柱切换LC-MS方法结合头孢唑肟钠降解规律鉴定各杂质结构。结果:混合降解杂质对照物中共检出7个杂质,各杂质可在6根色谱柱中有效分离。结论:头孢唑肟钠混合降解杂质对照物的研究与应用是评价色谱系统的分离能力的有效手段,便于快速分析杂质来源。  相似文献   
133.
134.
135.
高校工会工作是高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程度的发展及高校工会自身地位不断提高,高校工会如何正确、有效的发挥自身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新形势下,高校工会的工作者要在党的领导下认清其地位,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履行好工会的职能,在高校工作中积极发挥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6.
基于CAPP的复合材料产品分类模糊推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复合材料产品,在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的基础上,总结出适于复合材料成组技术的推理方法,即模糊分类推理算法.论述了复合材料模糊分类方法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主要步骤及算法,重点介绍复合材料产品分类的具体例子. 实例表明了模糊分类方法在复合材料产品编码及分类中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为复合材料CAPP专家系统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7.
如何获得蕴含了深度信息的深度图像是发展机器视觉的关键。因为结构光空间编码方法只需要一幅图像就可以获得被测物体上可测点的三维信息,具有分辨率高、速度快和易于实现的优点而成为研究热点。一种颜色编码方案被用于大型物体表面的三维测量。这种编码方案以红、绿、蓝三原色以及它们的补色黄、品、青6种颜色作为基本颜色,按着任意相邻的3个条纹颜色排列顺序是唯一的方式组合,构成了颜色编码图案,并由投影仪投射到被测物体上。通过对摄像机拍摄的图像进行解码,获得物体的三维坐标。利用被测物体上的标志特征点,对物体进行分块测量。结合边缘检测及圆心检测确定分割线,对图像进行分割、拼接,实现了对大型物体表面的三维测量。  相似文献   
138.
修建水利、建筑、地铁工程等均需要先进行基坑开挖,而在开挖过程中是否需要进行支护或者采取何种支护方式,与基坑周围的环境、主体建筑物的规模、地下水文状况,施工设备、建筑物基础埋深等因素有关,非单一因素决定的。所以选择合适的深基坑施工技术以及进行施工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文章主要讨论了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和保证其施工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9.
准互易光学电压互感器数字闭环信号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彦  章敏  冯秀娟  李立京  于佳  杨陟  马超 《电测与仪表》2011,48(7):32-36,60
介绍了一种用于准互易光学电压互感器的数字闭环信号处理方法.根据互感器光路输出信号的特点,采用基于方波调制解调的数字相关检测技术,提高了系统的响应灵敏度.在此基础上,引入阶梯波反馈技术,通过相位调制器在两束相干偏振光间引入一个与晶体Pockels相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馈相移,实现闭环检测,扩大了动态范围,且不依赖于传...  相似文献   
140.
电工学课程是高等院校工科非电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承接基础课与专业课的重要作用,我院动力、机械等24个专业都开设有电工学课程。结合我院电工教研室对电工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就如何在该门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工程意识、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