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0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0 毫秒
41.
参考无线多径信道中的COST-207信道模型,选取COST-207模型中的典型城市环境针对不同导频比与不同多普勒频移频率对基带OFDM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从仿真结果得出使用块状导频形式的OFDM系统容易受多普勒频移与时间选择性信道变化的影响.同时当信噪比达到一定程度后,子载波间干扰是构成系统噪声的主要部分.而梳状导频虽然在性能上不如块状导频,但在对抗多普勒频移与时间选择性衰落信道方面相比块状导频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42.
周妍  葛万成 《信息通信》2013,(10):43-45
行人目标跟踪对公共交通规划、服务改善以及对大客流量的预测具有极重要的意义。而广泛采用的Mean-Shift算法及其改进算法在抗遮挡性能方面仍有非常大的改进空间。对此,文章针对行人轨迹交错或发生互相遮挡时可能引起的漏检及错检问题,结合基于分块的色调直方图、线性预测,提出了一种自反馈的混合检测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行人发生遮挡或行径路线交叠时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错跟和漏跟,从而提高算法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3.
传统接收机在噪声受限环境中能获得非常好的性能,然而在干扰受限环境中接收性能大大降低;采用干扰抵消算法的接收机在干扰受限环境中能获得比传统接收机更优越的性能,而在噪声受限环境下则表现不如传统接收机。依据噪声类型识别,提出了基于噪声类型识别的接收机方案,仿真结果显示新的接收机在噪声受限环境与干扰受限环境下都能获得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44.
CUDA并行计算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统一设备架构(CUDA)是NVIDIA公司提出的一个基于GPU通用计算的开发环境,它针对GPU多处理单元的特性,通过并行计算提高大规模运算的速度.根据CUDA技术的特点,提出了基于CUDA的并行图像锐化、中值滤波和字符搜索算法,并论述其关键技术和基本执行流程.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相对于CPU方法在运算速度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下降.这同时体现了CUDA的优势和局限性,为其更复杂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5.
提出了一种新的同步信道(Synchronization Channel,SCH)干扰消除方案,该方案在均衡后实现SCH干扰消除。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案在有效地降低了接收机中SCH干扰消除的计算量和实现复杂度的同时,能够获得与现有SCH干扰消除方案等同的解调性能。  相似文献   
46.
张宝燕  葛万成 《通信技术》2010,43(6):83-85,89
分析了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中基于线性均衡技术的最小均方误差线性均衡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白噪声能量的估计算法,并依此对SC-FDE系统中的均衡技术进行改进。在MATLAB下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频域均衡算法所得到的误码率和理论计算值非常吻合,并且使得星座图得到了很好的收敛,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47.
单载波频域均衡技术由于其能有效的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成为被多种新兴高速率通信系统所推荐的关键技术之一.利用Matlab/Simulink组件,对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进行了仿真实现.结果显示,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的误码率保持在10-3的数量级上.  相似文献   
48.
对基于SC-FDE的通信系统中的频域均衡,同步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然后在ADS仿真平台上进行了基于迫零(ZF)算法的SC-FDE通信系统的建模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经过SUI-3无线信道后的数据在经过基于迫零算法的频域均衡模块后可以得到很好的恢复.最后,在基于TMS320C6713的DSP开发平台上初步建立了一个SC-FDE系统,并在该系统中使用EDMA通道实现了音频数据的传输,证实了SC-FDE系统的硬件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49.
适用于3G的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适用于对带宽要求比较高的3G(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方法,即前向反馈法和预畸变法.通过实验仿真表明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改善系统特性参数ACPR(邻道功率比),从而适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50.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网上银行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并且伴随RootKit技术的日益成熟,针对这些应用系统的信息窃取行为也日益增多,恶意软件的检测变得更加困难。本文在网上银行系统键盘保护模块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提出针对目前流行的RootKit检测方法的一种比较完善的键盘录入信息保护策略。该保护方案以一种安全可靠的键盘录入信息方式很好地保护用户输入信息,以达到更好的信息安全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