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静脉穿刺技术由于其具有受创伤口小、给药快速、技术门槛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但对于血管难以找到以及血管小的人群而言,凭医生经验的静脉穿刺技术容易造成失败,从而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近年来自动进针技术逐渐兴起有望解决这个技术难题,但现有的产品均存在机械复杂、难以精确控制等问题从而很少实现医疗应用。通过设计一个三自由度的自动静脉穿刺机械手臂,首先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得到静脉血管的位置,由此引导机械手臂的运动,精准、快速的实现静脉穿刺。本研究主要阐述的是机械运动部分,通过三个手臂控制一个动平台在三维坐标中的运动,驱动部件为舵机,由单片机控制舵机的运动,由霍尔原件感知舵机的角度位置,实现了精准的定位与精细的操控。  相似文献   
62.
采用了XML这种表达能力强,语法无二义的语占对体系结构进行描述,重点分析了编译器在代码调度阶段实现可重定向性的手段,以及体系结构描述如何高效地支持代码调度。  相似文献   
63.
为了研究桩端持力层泥质粉砂岩预应力管桩高应变动力测试的可靠性和动力参数,选取桩端持力层为泥质粉砂岩作为试验场地,在试验场地共布置12根试验桩,选取其中5根试验桩埋设滑动测微计,经过规范要求的间歇时间后分别对各试验桩进行了高应变测试、静载试验和滑动测微计测试。试验结果表明12根试验桩中有9根试验桩高应变测试和静载试验得出的竖向承载力偏差在±10%范围内;桩端史密斯阻尼系数主要在0.08~0.21范围内。试验结果说明桩端持力层为泥质粉砂岩的预应力管桩采用高应变测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对于本地区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持力层,建议桩端斯密斯阻尼系数取值范围为0.05~0.25。试验研究结果对实际工程预应力管桩高应变测试具有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4.
通过试验分析,研究了高强混凝土无腹筋构件在弯剪扭复合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开裂荷载及其相关关系,极限承载力及其相关关系,并提出了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5.
研究羽毛绒与聚酯纤维的定量化学分析方法.根据羽毛绒与聚酯纤维化学性质的差异及特点,分别采用3种不同化学试剂对不同批次羽毛绒、聚酯纤维及其混合物进行处理,并对其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NaOH法能有效分离羽毛绒与聚酯纤维,而对聚酯纤维的损伤在标准容许范围内.并分析了NaOH法的重量修正系数d值,经验证该测试方法与人为混合的偏差在±1%以内,优于人工检测法±(3%~4%)的偏差,满足国内外现行检测标准与要求.不仅有利于规范羽绒市场秩序,同时对于指导羽绒企业实际生产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6.
一种回转工件在其上体压入下体后 ,需对压入部分 (圆周四等分 )通过铆钉 (4~6mm)连在一起。长期以来 ,该件铆钉装入前的钻孔、铆接一直是手工完成 ,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 ,质量也难以控制。快速钻孔、铆接装置研制的成功 ,使生产率提高了 5倍 ,与上下料机械手配合 ,完成了整个工序的自动化循环。同时 ,保证了工件铆接加工的质量。快速钻孔、铆接装置 ,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是钻孔装置 ,下半部是铆接装置 (见图 1)。铆接装置由插销油缸 1、撞击杆、撞击弹簧 2、推铆油缸 5、活塞 4、点铆头 6组成。钻孔部分由双速电动机经三联齿轮三档变…  相似文献   
67.
分析了重钢荒轧辊的材质和工况 ,详细介绍了荒轧辊堆焊工艺方案的制定原则。该工艺经过实施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8.
计算机软硬件故障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得计算机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往往出现由于设备使用不当或意外受损等故障。因此,若要准确快速地排除计算机故障,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故障处理技巧。本文主要是对我国计算机软硬件故障的防治现状进行探讨分析,从中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9.
脂肪作为食品的常见成分,会与牛乳过敏原蛋白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过敏原蛋白的提取效果和检测准确性。然而,有关高脂肪型复杂食物基质的脱脂方法仍鲜有研究。以含有牛乳过敏原的巧克力模拟高脂肪型复杂基质,分别测定了正己烷、异丙醇、乙酸乙酯和脂肪酶脱脂处理后模拟基质的脱脂率和蛋白损失率,比较了脱脂前后蛋白结构、粒度、脂肪分布和微观结构的变化,同时利用间接ELISA测定脱脂前后从模拟基质中主要牛乳过敏原的含量。结果表明:正己烷的脱脂率最高且蛋白损失率最低,分别为87.87%和6.86%;脱脂会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整体由紧凑变为松散,其中正己烷组和乙酸乙酯组的变化较小。粒径在脱脂后略微降低,但异丙醇处理会使蛋白聚集成较大的颗粒,粒径由297.9nm升高至445.1nm。正己烷和乙酸乙酯脱脂后模拟基质的脂肪分布更为均一且液滴变小,表面形貌由致密光滑的块状变为疏松多孔结构;而异丙醇组和脂肪酶组仍然存在部分结块。间接ELISA结果表明:酪蛋白在乙酸乙酯组中的提取率提升了61.02%;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在正己烷处理后的提取质量浓度最高,分别为0.73mg/mL和1.89mg/mL。正己烷脱脂处理可以明显改善高脂肪复杂基质中过敏原的提取效果,希望研究结果可为实现高脂肪型复杂食物基质中过敏原的准确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为实现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裂肌病灶部位的精确分割,提出了一种基于Non-local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裂肌分割方法。以U-Net网络为基础,通过构造混合池化卷积来代替编码器传统的卷积模块,以提高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并融合网络高低维特征,增强了网络提取多裂肌特征的能力。然后,在网络的中间部署了一个由2个级联卷积组成的卷积模块。最后,经过由Non-local模块和3×3的卷积构成的解码器,通过引入注意力机制来更加关注目标的特征并抑制不必要的特征和噪音,从而提高模型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与经典U-Net算法相比,Dice系数提升了9.5%,Jaccard相似系数提升了11.3%,Hausdorff Distance下降了74.6%。该方法提高了多裂肌脂肪浸润部位的分割精度,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裂肌病灶部位的分割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