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软件可靠性预测的核函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合理的假设和抽象,把软件可靠性预测问题转化成从高维空间向低维空间的非线性映射,采用核函数回归估计理论对软件失效时间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建模,在新建立的模型中,随着软件失效不断发生,模型参数将不断自动调整以适应失效过程的动态变化,从而实现软件可靠性的自适应预测,并对模型中核函数以及回归估计算法的选择进行了研究。最后,对14个软件失效数据集进行了实验分析,并对新建模型与部分其它模型的预测能力和适用能力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宋波  赵成文  申情  魏兴 《钢结构》2007,22(1):55-58,75
针对目前高层建筑中常用的外钢框架-内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实用计算开展研究,利用同济大学MTS多高层钢结构设计系统,根据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原理建立计算机模型,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地震反应分析,计算输入3种地震波时结构最大楼层位移、最大层间位移角沿楼高的分布曲线。在合理选取一定数量的地震记录及典型结构形式的基础上,经分析得到该建筑物的自振特性。结果表明,结构的最大位移限值、阻尼比、地震波的输入方向等因素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申情  宋波 《钢结构》2008,23(10)
为了研究核心筒厚度对高层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利用同济大学MTS多高层钢结构设计系统,根据钢一混凝土混合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原理,采用典型的平面布置形式建立高层混合结构计算模型,计算在不同地震烈度、不同场地土、核心筒厚度不同时结构的最大楼层平均位移、最大层间弹性位移角.绘出不同情况下模型的最大楼层平均位移、最大层间弹性位移角变化曲线.得到核心筒厚度对高层混合结构抗震性能有较大影响,可为工程实用计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结构的最大位移限值、阻尼比、地震波的输入方向等因素对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同济大学MTS多高层钢结构设计系统,根据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原理建立计算机模型,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地震反应分析,计算输入两种地震波时结构最大楼层位移、最大层间位移角沿楼高的分布曲线.结果得到了该建筑物的自振特性,表明结构的最大位移限值、阻尼比、地震波的输入方向等因素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均有较大影响.结论笔者的方法分析了对高层钢框架-内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抗震性能有影响的因素,结构的最大位移限值、阻尼比、地震波的输入方向等因素对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均有较大影响.可以通过设置阻尼器来有效地减小建筑物的地震反应.可为工程实用计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莎  王武孝  申情  杜胜 《金属热处理》2020,45(2):202-206
采用金相显微镜、维氏硬度测试仪及扫描电镜等,研究热处理工艺对Al2O3f /Mg-6Al-0.5Nd-0.5Gd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后β-Mgl7A112相大部分固溶于α-Mg基体中,而稀土化合物Al2Nd、Al2Gd相因其高熔点,在试验温度下不能分解与固溶,Al2O3f纤维变得细小均匀,Mg2Si相呈一定的分解、球化趋势。时效处理使β-Mgl7A112相再次析出,呈层片状或弥散颗粒状分布,优化了其铸态时粗大的网状结构,此时,复合材料硬度达到最大值,比铸态时提高了47.5%。  相似文献   
16.
17.
可靠性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本文即是对结构可靠性从在役结构的模糊动态可靠度分析、动态可靠度计算中的荷载研究、约束石砌体承重结构的抗震可靠性分析、施工期结构动态可靠度的阶段分法几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8.
模糊集、粗糙集和Vague集三种理论都是对经典集合理论的扩展,使得集合论的应用扩展到了含糊的、不确定性的问题领域。介绍了三种集合的基本思想,重点分析三种理论的区别和内在联系,同时对三种理论的发展及应用作了一些探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申情    蒋云良    张雄涛   《智能系统学报》2022,17(4):728-736
针对属性权重未知的犹豫模糊多属性决策,利用犹豫模糊元边界的确定性与边界内隶属度的犹豫性,把犹豫模糊元转换成集对分析中的三元联系数;再根据三元联系数的势函数和属性离差最大法确定属性权重,基此建立属性权重未知条件下的基于三元联系数的犹豫模糊多属性决策模型,利用模型中不同犹豫强度对备选方案进行排序。实例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模型不仅包含了其他模型得到的结果,还提供了更多潜在的排序方案信息,由此形成的有条件决策,是犹豫模糊多属性决策不确定性本质属性的映照,与犹豫模糊多属性决策实际应用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分析轻钢结构支撑体系对结构在不同地震烈度和场地土条件下的抗震性能影响,并通过布置不同形式的支撑以提高结构的抗侧移刚度.方法利用同济大学MTS多高层设计软件,采用楼盘平面布置中的一个单元,建立H型钢框架支撑体系模型,计算出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和上部结构的平均用钢量.结果在7度第1、2、3、4类场地土条件及8度1、2类场地土下适合布置柱间中心支撑以提高结构的抗侧移刚度控制结构的侧向变形;8度3、4类场地土条件下不适合布置中心支撑宜采用偏心结构支撑以提高结构的耗能吸能能力.结论在多层住宅应布置支撑以提高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并当横梁刚度不大时支撑采用十字交叉支撑,当刚度很大时,宜采用人字型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