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7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倾斜光纤光栅周期对其透射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倾斜光纤光栅作为一种特殊结构的光纤光栅,近年来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基于模式耦合理论,仿真研究了光栅周期对倾斜光纤光栅透射谱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纤芯导模与包层模的波长差和光栅周期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这一结论可提高倾斜光纤光栅在应变测量中的灵敏度和检测精度,且能够实现单光纤多测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2.
刘超  张坤  孙祺  牟海维 《光学仪器》2012,34(3):91-94
为增强基于Ag膜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的抗氧化能力,可将Au膜镀于Ag膜表面。利用TFCalc软件对不同厚度Ag膜和Au-Ag复合膜的光纤SPR传感特性进行理论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光纤SPR吸收峰显著依赖于Ag膜厚度,当Ag膜厚度由40nm逐渐增加到80nm时,共振吸收峰的半峰全宽逐渐减小,且共振波长随Ag膜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共振波长变化范围较小,仅为7nm左右;Au膜的引入对共振吸收峰反射率影响不大,不同厚度Au-Ag复合膜的SPR共振波长随Au膜厚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33.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理论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了考查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传感特性,基于单层膜表面Snell反射公式,利用MatLab软件仿真研究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的反射光谱特性,系统考查金膜厚度、待测介质介电常数以及入射到纤芯—金膜界面的入射角对反射光谱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光纤SPR的共振波长随金膜厚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外界介质介电...  相似文献   
34.
随着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深入发展,国内的很多供热站进行了供热系统改造。文中是以大庆市龙岗换热站管网改建工程为背景而设计的无人值守的自动监控系统。换热站系统时间常数大、响应滞后严重,普通的PID控制器很难满足要求有时甚至无法实现系统的稳定。文中采用了一种改进的PID控制算法,根据室外温度变化调整预设温度,采用采样控制方案和预估计相结合的方法控制二次回水温度,运行结果表明系统稳定性达到了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35.
36.
采用TMS320F240为主控单元,设计了四相8/6极3kW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了数字信号处理器接口丰富、运算功能强、速度快等特点。系统硬件结构简单,调速性能优良,而且实现了模糊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37.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计算分析多层平板波导场分布情况的方法,从波动方程出发,以5层介质波导的TE模为例,推导出了此结构的色散方程,描绘出平板波导的场分布示意图,最后总结出此方法的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38.
为深入研究SPR传感器的传感特性,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应用TFCale软件仿真研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的反射光谱特性,考察金属敏感膜及敏感膜厚度对SPR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金属膜为Ag膜、厚度为60nm时,传感器灵敏度最高。应用MATLAB软件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主要灵敏度指标进行仿真研究,考察了不同的外界介质折射率和棱镜折射率对灵敏度的影响,仿真得出当棱镜折射率一定时,SPR传感器灵敏度与外界介质折射率之间的变化规律,为提高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灵敏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9.
电子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核心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点,提出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核心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规划与实施办法,有些改革内容已在教学中实践,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0.
基于DSP的G.729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音压缩是现代多媒体通信中实现低速率语音通信的关键技术.1996年,ITU-T公布了G.729标准.它采用了共轭结构代数码本激励线性预测(CS-ACELP)算法,其编码速率为8kbit/s,延时为15ms,具有良好的合成语音质量和适中的复杂度等优点.在个人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IP 电话、卫星通信及未来的综合业务数字通信(ISDN)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ITU-T G.729协议在DSP上实现的代码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