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80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采用铜模浇铸的方法成功制备了最大直径为12mm的Mg65Cu20Ag5Gd10非晶合金,并对其结构、热稳定性能、非晶形成能力、压缩性能及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g65Cu20Ag5Gd10具有较强的玻璃形成能力和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合金的断裂强度达895MPa,弹性应变为2.35%.  相似文献   
2.
AZ31镁合金表面液相渗铝的工艺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液相扩渗技术在挤压态AZ31镁合金表面快速渗入铝,在合金表面获得过共晶渗层,并对渗层的成分、相组成、扩渗过程、纳米硬度和腐蚀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在480℃热扩渗铝过程中发生了“熔化—凝固”变化,渗层为典型的过共晶组织:渗铝层含有Mg17A112相和镁的铝饱和固溶体,这种渗层具有较高的纳米硬度和较好的耐腐蚀性能;通过提高扩渗温度进行液相扩渗可以大大提高扩渗速度,但由于快速凝固收缩会造成表层产生起伏现象,控制冷却速度可以将表层起伏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镁合金表面电弧喷涂纯铝的界面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弧喷涂技术对ZK60和AZ91两种镁合金表面喷铝,为了提高界面结合性能,对喷后样品进行了真空条件下450℃保温2h和250℃真空热压1h两种不同的后处理,结果表明:两种处理工艺都能一定程度的提高界面性能,但是前一处理工艺基体晶粒显著长大,后一处理工艺则对基体的影响较小,并且同时改善了涂层自身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液力挤压高比重钨合金材料的润滑与摩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流体润滑理论研究了液力挤压大变形高比重穿甲弹芯钨合金材料的润滑与摩擦,并对液力挤压中形成连续滑润膜的必要条件进行了公式推导.结果表明,坯料的表面状态、润滑剂和液体介质的种类影响液力挤压高比重钨合金材料的润滑和摩擦.当坯料用二硫化钼润滑脂润滑并以蓖麻油或其它矿物油作为压力介质时,就可获得最有利的摩擦状态和润滑状态.且当坯锭移动速度达到某一数值以上时,还可以形成连续的滑润膜.而连续滑润膜的形成是实现稳定挤压、改善挤压制品质量、消除粘着滑移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90W-NiAlFe合金的烧结工艺和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穿甲弹用钨合金材料,粘结相为一种镍铝铁合金粉,其目的是使钨合金穿甲弹在侵彻装甲时容易出现绝热剪切现象,以提高穿甲弹的"自锐"效应.经过烧结成形后测定了该钨合金材料的动、静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静态下该合金的抗拉强度为690 MPa,延伸率为8%,保证了其作为穿甲弹战斗部材料基本的力学性能要求;在应变为0.34,应变率为4139 s-1时,试样发生了绝热剪切断裂,达到了预期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文中建立了伪装遮障的室内测试模型与野外使用模型,并给出了不同模型伪装遮障热红外辐射温度的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基于辐射传热分析,比原有方法更合理.室内测试模型可作为热像仪测量伪装遮障表面发射率的参考;野外使用模型可作为伪装遮障表面发射率设计和伪装效果预估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获得了冲击压缩方向与热轧态A231B镁合金板材法向分别成90°、45°及0°的动态应力一应变曲线,利用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微观组织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应变率约为1 200 s-1,压缩方向与板面法向成90°时,孪晶的面积分数随应变量的增大逐渐增加,孪生是主要变形机制,其曲线为凹型;压缩方向与板面法向成45°及0°时,其塑性变形以位错滑移为主,曲线形状分别为近似线型和凸型;应变率约为2 800 s-1,压缩方向与板面法向成90°时,孪晶面积分数迅速增加,大多数晶粒取向发生7改变,有利于滑移,其曲线由较低应变率的凹形变为凸型。  相似文献   
8.
空心弹体侵彻金属靶板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动力有限元方法和弹道枪加载实验技术进行了两种材料 (35CrMnSi和贝氏体钢 )的空心弹体垂直侵彻A3金属靶板的对比研究 ,分析了弹、靶材料典型的宏观变形破坏过程和微观组织结构。实验结果表明 ,当撞击速度较低时 ,弹体头部发生镦粗变形 ;当撞击速度较高时 (80 4m/s、798m/s) ,两种材料的弹体头部则均有质量侵蚀现象 ,35CrMnSi侵蚀略少于贝氏体钢 ,弹体头部均有绝热剪切带出现 ;贝氏体钢可成为一种新型穿甲弹弹体材料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Al基非晶合金小尺度变形行为,首次用热双金属片拉伸装置实现Al86Ni7Er5Co1La1非晶合金纳米线原位TEM拉伸观察.结果表明:Al86Ni7Er5Co1La1非晶合金纳米线室温下表现出明显尺寸效应,拉伸断裂应变高达14.6%;选区电子衍射分析表明,该成分非晶合金纳米线在变形过程中始终保持非晶状态,未发生形变诱发纳米晶现象.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HPB)对A231B热轧板材沿轧向进行冲击实验,加载应变率约为1200 s-1.利用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微观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在应变量约为0.003的条件下,压缩孪生{10?1}/<10?2>与拉伸孪生{1?02}/< 1?01>均为孪生塑性变形机制,这与准静态加载下单一的拉伸孪生机制不同。孪晶内部的微观特征演化过程包括:1)平行排列基面层错的出现;2)与孪晶界成特定角度平行排列位错线的形成;3)位错胞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