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针对电厂主汽温被控对象大惯性、大迟延和时变的特点,提出一种带Smith预估器的模糊PID串级控制系统。主回路采用含有滤波作用的改进的Smith预估器实现对迟延的补偿,降低了Smith预估器对模型精度的要求。结合模糊控制良好的非线性优点,主控制器采用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对PID参数在线进行调整。仿真实验表明,该控制方法在正常工况和参数变化的情况下,超调量和调节时间等方面都有所改善,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42.
张永波 《铸造》2010,59(10)
某铝合金铸件体积大、结构复杂、易出现气孔缺陷,X光检验合格率低.通过对铸件结构和工艺性进行分析,收集多种试验数据,论述了该铸件的铸造工艺难点和寻求解决方案的合理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43.
采用经验分析的方法对上横梁加强板的成形工艺做了详细分析.经过试模、工艺改进、再试模后,应用Au-toform 4.04软件对制件的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优化工艺参数,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将模拟得出的制件厚度变化与最终冲压测量结果做了对比分析,得出了上横梁加强板的合理成形工艺和具体工艺参数,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减少了试模次数,降低了成本.对同类件的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4.
基于GIS的地下水位动态相关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助专业人员进行地下水位动态预测,为政府进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服务。基于GIS技术,从空间数据库提取水位相关数据系列,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地下水位与降水量、开采量、蒸发量之间的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和水位预测,采用克里格插值方法生成水位等值线,实现预测结果的可视化表达。预测评价数据来源于空间数据库,预测结果又以空间数据的形式保存到空间数据库中去,便于进一步利用。模型将地下水位动态相关预测方法与GIS结合起来形成应用型GIS专业模型,可用于单井点或区域地下水位动态预测评价。  相似文献   
45.
为解决机械臂末端夹持器载荷比低的情况,设计了一款轻质高载荷比的末端夹持器。首先,采用Solid Works软件执行三维建模,并用Matlab软件优化分析。通过ADAMS和ANSYS软件对其进行动力学仿真和应力分析。最后通过实验论证表明:该夹持器机构设计合理,提高了夹持器的载荷比。  相似文献   
46.
本文主要介绍沥青液态计量的算量方法,以及造成沥青储罐计量失准的原因分析。依据GB/T19779-2005《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静态计量》等国家标准,结合具体计量工作实际,对液态沥青大宗贸易交接计量的计算方法进行研究,给出适用于沥青的一套计算方法;同时将企业沥青计量常出现的计量问题进行汇总,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一定参考,以此达到提高计量效率和计量准确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47.
48.
张观瑞  张永波 《山西建筑》2006,32(6):132-133
以霍州辛置煤矿2204工作面为背景,通过相似模拟实验,讨论在采深、采深采厚比相同且较大的情况下松散层厚度对采动地表的移动和变形的影响,对矿区土地的利用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9.
为了提高冲压件的成形质量,用理想的方法来确定成形质量和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均匀设计与有限元模拟相结合对方盒件成形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后的仿真结果在提高成形裕度和抑制厚度变化方面取得较理想的效果.该方法明显地减少了模拟实验次数,提高了参数优化效率,改善了板料冲压成形的仿真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50.
现行的汛期分期方法存在理论依据薄弱、考虑因素单一、阈值选取主观性强以及计算繁琐等缺陷,不能简便合理地进行汛期分期。为此,以李仙江流域为例,应用量变质变判别模式,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基于综合指标、洪水指标以及暴雨指标的流域汛期分期规律,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分期结果能反映指标的物理意义;汛期分期结果与分期指标有密切关系,在实际应用,应综合考虑多种指标;依据对立差异度意义划分的汛期过渡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