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7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1.
大松动圈软岩巷道支护:潘三等矿井软岩支护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2.
基于鸟类羽毛吸声降噪,保护自身在飞行中免遭电磁波伤害的功能,设计了一种生物滤波器。通过Filter Solutions软件确定了这一生物滤波器各元件的参数,得到了电路频率响应图、时间响应图、S参数图和零极图。介绍了这一生物滤波器的制作工艺,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3.
煤矿采矿围岩压力拱的演化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值模拟和相似物理模型方法,讨论了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围岩应力转移变化规律,得到了压力演化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工作面开挖后,伴随着应力不断转移和调整,将在采场围岩中形成长轴在采煤工作面走向,短轴在工作面倾向的近似鸡蛋形厚壁压力拱;随着工作面推进距离的加大,压力拱拱体的内边界外移,拱体变厚,拱内围岩应力增加区.  相似文献   
94.
为降低拉曼激光的频率噪声,提出了一种相位-频率双调制稳频技术。用光纤电光相位调制器对激光进行调制并产生大失谐边带;用射频信号对光纤相位调制器的微波驱动信号进行频率调制,通过锁相放大法将一个大失谐边带锁到铷原子的饱和吸收谱线上。利用该技术实现了拉曼种子激光的稳频和2 GHz的移频,拉曼激光的线宽大幅压窄到56 kHz,预期拉曼激光频率噪声引起的原子干涉重力仪的单次测量噪声可降低到7×10-9/s2。  相似文献   
95.
软岩巷道围岩松动圈变形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对软岩巷道工程特征的研究,提出用定量指标——稳定的围岩松动圈厚度值Lp(Lp≥150 cm )来判定“软岩巷道工程”的方法.以此为基础,进而分析了围岩松动圈碎胀、水胀及复合等变形机理,提出对大松动圈碎胀变形Ⅳ,Ⅴ类软岩采用锚喷网支护,Ⅵ类软岩采用联合支护,对水胀变形软岩首先采用综合防治水措施的新思路,并被大量的工程证明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96.
地下空间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与二次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叙述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及废弃的人防工程和矿井巷道的再利用。  相似文献   
97.
围岩松动圈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大型计算软件ANSYS, 对矩形巷道的围岩松动圈进行数值计算, 得出松动圈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定性及定量关系。指出地应力和围岩强度是松动圈的主要影响因素;虽然巷道跨度对松动圈影响较小, 但实际工作中它的影响仍不能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98.
玻璃-环氧圆柱壳的撞击吸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玻璃-环氧圆柱壳(管) 的撞击试验表明它的破坏是渐进过程。根据一维应力波传播理论,提出了圆柱壳受轴向撞击破坏的简化模型, 分析了这一破坏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结果表明本文中所提出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圆柱壳受轴向撞击吸能过程。   相似文献   
99.
以软件工程概论课程为例,从课程的基本知识点、教学案例和课程实践3个维度探讨如何有机融合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从传授、领悟和探索等不同维度介绍教学方式的尝试,并提出教学反思,以达到提升教学效果、推动教学改革、培育合格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0.
多层模糊虚拟导航系统的仿真实现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阐述了虚拟导航系统的定义,提出了其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现存的问题,以某机械企业为研究背景提出了一套有效的虚拟导航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