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71篇
  免费   1072篇
  国内免费   793篇
工业技术   23036篇
  2024年   130篇
  2023年   503篇
  2022年   496篇
  2021年   487篇
  2020年   517篇
  2019年   568篇
  2018年   579篇
  2017年   369篇
  2016年   416篇
  2015年   513篇
  2014年   1315篇
  2013年   832篇
  2012年   820篇
  2011年   871篇
  2010年   762篇
  2009年   910篇
  2008年   796篇
  2007年   1059篇
  2006年   864篇
  2005年   859篇
  2004年   804篇
  2003年   692篇
  2002年   516篇
  2001年   1270篇
  2000年   984篇
  1999年   765篇
  1998年   503篇
  1997年   497篇
  1996年   438篇
  1995年   389篇
  1994年   347篇
  1993年   272篇
  1992年   305篇
  1991年   254篇
  1990年   289篇
  1989年   233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83篇
  1985年   81篇
  1984年   70篇
  1983年   59篇
  1982年   75篇
  1981年   72篇
  1980年   42篇
  1979年   38篇
  1978年   28篇
  1977年   18篇
  1975年   11篇
  197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和气体状态方程,综合考虑工作腔的两种内泄漏以及工作腔壁面与介质气体之间的传热,构建了无油涡旋压缩机的热力学模型。运用欧拉法求解所建立的热力学模型,得到了气体在吸气-压缩-排气全过程中容积、温度、压力和质量随主轴转角的变化情况,并对比分析了不同传热和泄漏的影响规律。对研制开发的无油涡旋压缩机进行了变转速性能测试,分别测试了不同排气压力下的温度、排气量、功率。结果表明:传热对压力和温度的影响最大,而泄漏对工作腔质量的影响最大。随着转速的增大,温度、排气量、功率都呈明显的增大趋势。该热力学模型对无油涡旋压缩机的研发和性能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92.
采用Solidworks建立了无油涡旋压缩机动、静涡旋盘的三维模型,运用ANSYS分析软件对涡旋压缩机动涡盘分别在气体力、温度、惯性约束条件下以及在多场耦合载荷下涡旋齿的变形和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不同齿厚和齿高的动涡盘涡旋齿在多场耦合载荷作用下的变形情况,得到涡旋盘的应力分布和涡旋齿变形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对涡旋齿的变形影响最大的载荷是温度载荷场;在腔内气体被压缩时,涡旋齿始端部位温度最高,所受气体力也最大;耦合场下涡旋齿始端顶部变形最大,最大应力出现在齿根部位,且耦合场的最大应力不是各载荷应力的叠加;涡旋齿越高变形越大,涡旋齿越厚变形越小,分析研究结果为定量化确定无油涡旋压缩机的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3.
针对目前超声到达时刻的测量精度不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超声到达时刻的检测方法。采用DSP技术,以TMS320VC5402作为控制芯片简化硬件设计,提高数据处理能力;进行信号有效范围检验,A/D采集超声回波数据,利用小波变换方法对超声波回波信号进行去噪处理;提出了基于能量阈值法的基峰确定的过零检测方法,精确计算超声波传输时间。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ns级精度的检测,为超声测距、气体流量及浓度检测、压力检测等超声检测提供一种高精度的实时性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94.
针对传统气缸动作回路能量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桥式气动节能回路,其思想是采用4个二位二通换向阀组成1个全桥,通过控制4个阀的开闭时序以实现进排气量的单独控制,充分利用压缩空气的膨胀能做功以实现节能,关注的重点是如何采用非线性动态优化的思想以得到4个阀的开闭时序。设计了桥式气动节能回路的原理图,搭建了相应的桥式回路试验台。针对桥式节能回路,以空气消耗量为优化目标,基于序列二次规划非线性动态优化方法,实现阀时序的计算。通过实验验证了时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5.
利用O-羧甲基壳聚糖同时具有羧基、羟基和氨基等活性基团的特点,用柠檬酸为交联剂,可以使其发生聚合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高分子聚合物。通过对聚合产物产率的测算与分析,探讨了O-羧甲基壳聚糖在柠檬酸水溶液中的交联工艺参数对聚合物产率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聚合工艺条件为:O-羧甲基壳聚糖溶液质量浓度为20 g/L,柠檬酸溶液质量浓度为40 g/L,反应pH值为6.0,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10 min。  相似文献   
996.
施辉献  谢刚  于站良  和晓才  俞小花 《炭素》2014,(1):43-46,13
由于炭/石墨材料在冶金、太阳能、核能、原子能、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本文针对当前国内炭/石墨材料的成型方式,主要探讨挤压成型、模压成型和等静压成型,以及它们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997.
中间相炭微球(MCMB)是一种新型的炭材料,拥有杰出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MCMB的结构与形成机理、各种制备方法。以及在高密度各向同性炭材料、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研究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MCMB的应用和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98.
深入讨论了物理化学教学中的热化学部分中经常采用的反应进度和摩尔反应等重要概念,并采用摩尔反应概念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提出引用一种新的概念—单位反应概念,详细介绍单位反应概念并把它代替摩尔反应概念的优点。  相似文献   
999.
先进节能换热器技术在硫酸工业的应用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空心环管壳式换热器、旋流网板支撑急扩加速流缩放管管壳式换热器及壳程多通道换热器结构、技术特点。回顾20多年来国内硫酸行业气体换热器技术进展,叙述了其技术起源、理念与解决的关键问题。对今后先进节能换热器技术在硫酸工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00.
和惠朋  张学俊  王美玲 《精细化工》2014,(3):289-293,298
以4-硝基邻苯二甲腈为主要原料,合成两种席夫碱锌酞菁:2(3),9(10),16(17),23(24)-四(4-苯亚胺苯氧基)锌酞菁(C84H52N12O4Zn)(APc)和2(3)-[(2-甲基-8-羟基喹啉基]-9(10),16(17),23(24)-三(4-苯亚胺苯氧基)锌酞菁(C81H50N12O4Zn)(BPc)。通过核磁、红外、紫外、元素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浓度在1.499×10-5~2.407×10-5mol/L时,APc有J聚集存在,而BPc在所测浓度范围内不发生聚集;APc和BPc的Q带的最大吸收峰分别在672 nm和676 nm,与无取代的酞菁锌669 nm相比,明显红移。采用循环伏安法对其电化学性质和能级结构进行研究,这两种锌酞菁的LUMO(-5.411 eV,-5.384 eV)和HOMO(-4.214 eV,-4.210 eV)与纳米TiO2导带能级匹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