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4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79篇
工业技术   141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ZL102合金的电脉冲变质及其与硼砂细化处理的复合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赵志龙  刘兵  张海南  张蓉  刘林 《铸造》2002,51(5):283-285
研究了脉冲电流对ZL10 2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 ,以及与硼砂细化处理的复合作用。实验表明 :在电脉冲作用下 ,凝固组织中粗大α Al枝晶得到明显细化 ,共晶硅片的尺寸减小 ;硼砂变质细化和电脉冲细化的复合作用使α Al枝晶成为球状晶。振荡的电磁收缩力和电流的热效应是电脉冲细化和均匀化凝固组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2.
CMSX-2合金组织细化对γ′定向粗化行为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枝晶间距不同的CMSX 2单晶高温合金的持久性能及γ′定向粗化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随着凝固组织细化 ,合金的持久寿命显著提高。其原因在于 ,凝固组织细化明显影响持久变形过程中γ′的定向粗化行为 ,通过提高筏型组织形成的均匀性、完善程度和稳定性可实现提高合金的持久性能  相似文献   
993.
Cu-55Sn亚包晶合金的定向凝固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考察了定向凝固速率在0.5~100μm/s范围内的Cu-55Sn亚包晶合金凝固组织及凝固速率对微观组织形态、界面温度及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定向凝固组织由初生ε相、包晶η相和共晶体(η+sn)组成。定向凝固速率在0.5~1.0μm/s范围内时,初生相连为一体,包晶相呈块状嵌于初生相内;当凝固速度大于5μm/s,组织为常见的包晶η相包裹ε相的板条状,其中ε相为领先相,不能形成ε相和η相等温界面的耦合生长,与最高界面生长温度假设的分析相一致。定向凝固过程中包晶转变不明显,包晶η相大部分由液相直接凝固而成,并且随冷却速度增大,凝固时间减少,包晶相含量先增后减,在10μm/s附近出现极值。  相似文献   
994.
赵志龙  刘林 《铸造》2005,54(9):892-894
对比分析了四种铸造工艺条件对ZL102铝硅合金砂型铸件凝固微观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脉冲电流对铝硅合金中的α相细化效果显著,细化程度甚至优于Al-5%Ti细化剂的细化作用;脉冲电流可对共晶硅起到一定的变质作用,但是效果不如钠盐变质作用;脉冲电流与少量添加晶粒细化剂、变质剂的复合作用,可以细化凝固组织,改善铸件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95.
Using ploughing-extrusion method, a cross-connected finned micro-grooves structure was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copper strips with thickness of 0.4 mm. The structure was fabricated by making ‘V’-grooves in copper strips and perpendicular ‘V’-grooves on the opposite side that intersect the first set of grooves. Micro pores appear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se cross-connected grooves, and micro fins appear on the groove fringes. So it can be defined as ‘pore-groove-fin’ structure. The preferable ‘pore-groove-fin’ structure can be obtained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tool edge inclination angle (χγ) is 45°, both the major extrusion angle (γo) and the minor extrusion angle (γ 0′ ) are 30°, both the major formation angle (β) and the minor formation angle (β′) are 10°, the ploughing-extrusion depth (fd) is 0.32 mm and the groove pitch is 0.4 mm on surfaces A and B. The formed included angle of groove A is 70°, and the groove depth is 0.3 mm, while the included angle of opposite perpendicular groove B is 20° with the groove depth of 0.35 mm. The obtained fin height is 0.15 mm, the elliptical pore length is 0.2 mm and the width is 0.05 mm. Experiments show that fd ha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micro pores. Bulges appear on the opposite surface B when the ploughing-extrusion depth on surface A (fdA) reaches a critical value. The ploughing-extrusion depth on surface B (fdB)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re-growth of fin structure.  相似文献   
996.
氧化锆牙科陶瓷凭借优异的力学性能、美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成为目前牙齿临床修复的首选对象,已被用作固定局部义齿和种植牙。然而在潮湿环境中氧化锆陶瓷的性能会发生低温劣化,稳定性显著降低,限制了其广泛的临床应用。介绍了氧化锆陶瓷发生低温劣化时t–m转变的变形机制,并着重从提高转变自由能势磊、阻止氧空位的耗散和调整残余应力方面提出抑制低温劣化的方法,阐述了目前牙科陶瓷的制备工艺及其临床应用稳定性和评估结果。最后对氧化锆牙科陶瓷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7.
盛骢  刘林  王蕾 《微计算机信息》2012,(3):94-95,112
本文通过对多目标多机作业车间调度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改进的结合启发式规则的粒子群算法,采用了依机器和工件排序的编码规则,两段式的表达形式,带启发式规则的调整,并结合聚类分析思想的保留策略,对此类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法,并在文中通过一个仿真案例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998.
颅内血肿尤其是急性颅内血肿是危害人生命健康的颅内损伤之一.准确分割颅内血肿区域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血肿区域医学图像分割技术是实现颅内血肿三维重构及体积计算的关键技术,分割中的难题是如何提高分割精度.本研究建立了颅内血肿医学图像物元模型,提出了将可拓检测物元聚焦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解决了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在颅内血肿医学图像分割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分割精度.  相似文献   
999.
工程代建制在我国发展多年,但一直未建立相对合理的代建单位选择指标体系。文章根据我国目前各省份代建单位选择标准,借鉴FIDIC合同条款中关于承包商选择的经验,构建了建设工程代建单位的选择模型,并对其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实践证明,利用该指标体系可提高业主选择合适的代建单位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00.
连续数据保护是当前灾难恢复领域的新方向,它克服了传统数据备份和快照技术的缺陷,从新的角度对关键数据进行保护。首先对连续数据保护的工作过程进行了阐述,对其中存在的几类数据一致性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结合当前国内外的连续数据保护技术中涉及的数据一致性保障措施进行了概括和归纳,分析其不足之处,并指出连续数据保护数据一致性保障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