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9篇
  免费   1075篇
  国内免费   1041篇
数理化   848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241篇
  2021年   317篇
  2020年   379篇
  2019年   354篇
  2018年   275篇
  2017年   305篇
  2016年   366篇
  2015年   382篇
  2014年   478篇
  2013年   563篇
  2012年   614篇
  2011年   601篇
  2010年   445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432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4篇
  1971年   2篇
  1959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微波辐射-酶耦合催化(MIECC)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微波辐射用于非水相酶催化可以获得很多有别于常规加热下的反应结果.本文讨论了微波的非热效应在酶促反应中的表现,探讨了微波辐射对酶的结构、构象、活性及酶催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以及微波辐射-酶耦合催化对反应的对映选择性、底物专一性、前手性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的影响.在大多数场合,适当的微波辐射不会损伤酶活而且可以提高反应速率,而对酶特异性的影响则不一而论.  相似文献   
102.
An ionic liquid (i.e., 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hexafluorophosphate, BMIMPF6)‐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SWNT) gel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BMIMPF6‐SWNT/GCE) is fabricated. At it the voltammetric behavior and determination of p‐nitroaniline (PNA) is explored. PNA can exhibit a sensitive cathodic peak at ?0.70 V (vs. SCE) in pH 7.0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on the electrode, resulting from the irreversible reduction of PNA.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the peak current is linear to PNA concentration over the range of 1.0×10?8–7.0×10?6 M,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is 8.0×10?9 M. The electrode can be regenerated by successive potential scan in a blank solution for about 5 times and exhibits good reproducibility. Meanwhile, the feasibility to determine other nitroaromatic compounds (NACs) with the modified electrode is also tested. It is found that the NACs studied (i.e., p‐nitroaniline, p‐nitrophenol, o‐nitrophenol, m‐nitrophenol, p‐nitrobenzoic acid, and nitrobenzene) can all cause sensitive cathodic peaks under the conditions, but their peak potentials and peak currents are different to some extent. Their peak currents and concentrations show linear relationships in concentration ranges with about 3 orders of magnitude. The detection limits are 8.0×10?9 M for p‐nitroaniline, 2.0×10?9 M for p‐nitrophenol, 5.0×10?9 M for o‐nitrophenol, 5.0×10?9 M for m‐nitrophenol, 2.0×10?8 M for p‐nitrobenzoic acid and 8.0×10?9 M for nitrobenzene respectively. The BMIMPF6‐SWNT/GCE is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NACs in lake water.  相似文献   
103.
单亦初  张玉奎  赵瑞环 《色谱》2002,20(4):289-294
 根据溶质在柱内的迁移规律 ,建立了一种利用线性梯度实验快速获得溶质保留值方程系数 ,然后以串行响应函数为优化指标进行多台阶梯度分离条件优化的方法。与利用等度实验获得保留值方程的方法相比 ,该法可以大大缩短优化时间。通过该方法对芳香胺和衍生化氨基酸样品进行了分离 ,获得了满意的分离度 ,表明该方法的预测精度很好。  相似文献   
104.
以乙醇为溶剂, 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 用溶剂热法制备了Ag表面修饰的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 利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BET)、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UV-Vis)光谱等技术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表征, 以亚甲基蓝(MB)溶液的脱色降解为模型反应, 考察了不同Ag含量样品的光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用溶剂热法制备的样品中TiO2皆为锐钛矿相, 金属Ag颗粒沉积在TiO2表面, 粒径为2 nm左右, 比表面积较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大大增加, 最高可达151.44 m2·g-1; UV-Vis光谱和光催化实验表明: Ag修饰使TiO2对光的吸收能力大大增强, 吸收带边红移至可见光区, 亚甲基蓝在该复合材料上的光催化降解反应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溶剂热法制备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明显好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 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 Ag摩尔分数为5%的样品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5.
失效原子力显微镜硅针尖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子力显微镜的传统商品硅针尖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因磨损而失效,本文研究了一种在实验室条件下简易可行的回收利用失效硅针尖的方法。在原子力显微镜的敲击模式下使用曲率半径大于100 nm的失效硅针尖对生长单壁碳纳米管的样品表面进行扫描,把样品表面的单壁碳纳米管管束粘接到硅针尖上,可制得直径在5~20 nm的碳纳米管针尖。实验对碳纳米管针尖和新的商品硅针尖进行了成像对比,所制备的碳纳米管针尖不仅在成像分辨率而且在成像稳定性上都优于新的商品硅针尖。  相似文献   
106.
Efforts have been devoted to achieving a highly efficient artificial synthesis of ammonia (NH3). Reported herein is a novel Fe-MoS2 catalyst with Fe atomically dispersed onto MoS2 nanosheets, imitating natural nitrogenase, to boost N2 electroreduction into NH3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Fe-MoS2 nanosheets exhibited a faradic efficiency of 18.8 % with a yield rate of 8.63 μg mgcat.−1 h−1 for NH3 at −0.3 V versus the reversible hydrogen electrode. The mechanism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electroreduction of N2 was promoted and the competing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was suppressed by decorating the edge sites of S in MoS2 with the atomically dispersed Fe, resulting in high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the electroreduction of N2 into NH3. This work provides new ideas for the design of catalysts for N2 electroreduction and strengthens the understanding about N2 activation over Mo-based catalysts.  相似文献   
107.
三甲氧基苄啶分子印迹整体柱的制备及色谱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 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双酯为交联剂, 制备了三甲氧基苄啶分子印迹整体柱, 对整体柱材料的形貌进行了表征, 并且研究了TMP和5种磺胺类药物在分子印迹整体柱上的色谱行为.  相似文献   
108.
用匀胶机通过溶液铸膜方法在硅片和铝箔基板上分别制备具有不同厚度的聚(ε-己内酯)(PCL)薄膜. 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偏光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ATR-FTIR)对薄膜中PCL的结晶形貌、 片晶生长方式及分子链取向进行了研究. AFM结果表明, 在200 nm或更厚的薄膜中, PCL主要以侧立(edge-on)片晶的方式生长; 对于厚度小于200 nm的薄膜, PCL片晶更倾向于以平躺(flat-on)的方式生长. 这种片晶生长方式的改变在硅片和铝箔基板上都表现出同样的倾向. 此外, 在15 nm或更薄的薄膜中, PCL结晶由通常的球晶结构变为树枝状晶体. 偏光ATR-FTIR结果表明, 当膜厚小于200 nm时, 薄膜结晶中PCL分子链沿垂直于基板表面方向取向, 并且膜越薄, 取向程度越高, 与AFM的观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9.
链酚胺型配体锌(Ⅱ)配合物模拟碳酸酐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合成了酚胺型链状配体,N,N'-二(2-羟基苄基)丙二胺(H~2L)及其Zn(Ⅱ)配合物(ZnL),通过元素分析、IR和^1HNR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采用pH电位滴定法,在25℃±0.1℃,I=0.1mol·dm^-^3(KNO~3)条件下,测定了配体的质子化常数以及配体与金属离子Zn(Ⅱ)配位反应平衡常数。讨论了配体与金属离子Zn(Ⅱ)的配位情况,得到了配位酚羟基的解离常数。运用分光光度法,在25℃±0.1℃,I=0.1mol·dm^-^3(KNO~3)条件下,在pH=5.5~9.0(50mmol·dm^-^3缓冲溶液)范围内,研究了配合物作为碳酸酐酶模拟物催化对-硝基苯酚乙酸酯(NA)水解动力学,得到了NA酯水解的配合物催化速率常数k~N~P。实验结果表明,ZnHL^+的配位酚羟基的解离常数pK~a为6.83;催化速率常数k~N~P与pH之间不存在Sigmoidal型曲线关系,而是在pH值中性附近有最大值,ZnHL^+对NA酯水解有很好的催化效果,并且采取双重催化机理,是碳酸酐酶很好的模拟物。  相似文献   
110.
α-Al2O3纳米粒子对Co-Ni合金异常共沉积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刚  李宁  周德瑞  徐柏庆 《物理化学学报》2004,20(10):1226-1232
为了研究在电化学复合共沉积过程中,惰性纳米粒子和金属离子、电极表面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合金电化学共沉积行为的影响.本文从两个吸附过程出发: 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和H+在纳米粒子表面的吸附;纳米粒子迁移到阴极表面,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采用Zeta电势和稳态极化以及电化学交流阻抗(EIS)研究了纳米Al2O3粒子和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和电极表面的相互作用,进而分析了纳米粒子对Co2+和Ni2+还原沉积的影响规律.通过对阻抗数据的拟合,讨论了Al2O3纳米粒子对等效电路中各物理参数的影响.在H+和不同金属离子在纳米粒子上发生竞争吸附的基础上,提出了纳米粒子和合金共沉积的可能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