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51篇
数理化   4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8 毫秒
81.
地下核试验瞬间释放的巨大能量引起地壳能量的连锁反应,产生诱发地震等地球物理现象。本文对20世纪前苏联与美国进行的地下核试验数据进行整理与归纳,给出地下核爆炸试验诱发工程地震的范围以及激活岩块大小等。根据实测数据,指出地下核爆炸诱发工程性地震的力学本质,利用理论公式计算了地下核爆炸产生不可逆位移的临界能量因子范围,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场地效应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82.
为了研究CO2和超细水雾对9.5%甲烷/空气初期爆炸特性的影响,采用高速纹影系统和定容燃烧弹对9.5%甲烷/空气初期爆炸特性进行了研究。分别改变CO2稀释体积分数和超细水雾质量浓度,分析在二者单独和共同作用下球形火焰传播过程、火焰传播速度和爆炸超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8.3 g/m3超细水雾增强了火焰不稳定性,促进了火焰加速和爆炸超压增加,表明超细水雾不足能产生促爆作用,只有当超细水雾充足时才会抑制甲烷爆炸;CO2和超细水雾共同作用时能避免因超细水雾带来的促爆现象,可以明显减弱火焰不稳定性,减小火焰传播速度,降低爆炸超压和平均压升速率,以及明显推迟超压峰值来临时间。  相似文献   
83.
由于数值仿真方法繁多而且理论不统一又只局限于一种仿真精度,所以不利于工程应用.本文以归纳总结为基点:分别独立给出了一种通用的结构位移和外力的插值函数构造形式;构造了驻值条件与结构动力学平衡方程等价的卷积泛函;给出了可满足不同精度要求的求解结构动态响应的通用逐步递推方法.实例表明:通用逐步递推方法可满足不同仿真精度的要求,适于工程结构响应分析.  相似文献   
84.
Recombination of Ar14+, Ar15+, Ca16+, and Ni19+ ions with electrons has been investigated at low energy range based on the merged-beam method at the main cooler storage ring CSRm in the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Lanzhou,China. For each ion, the absolute recombination rate coefficients have been measured with electron–ion collision energies from 0 meV to 1000 meV which include the radiative recombination(RR) and also dielectronic recombination(DR)processes. In order to interpret the measured results, RR cross sections were obtained from a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semiclassical Bethe and Salpeter formula for hydrogenic ions. DR cross sections were calculated by a relativistic 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 method using the flexible atomic code(FAC) and AUTOSTRUCTURE code in this energy range. The calculated RR + DR rate coefficients show a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d value at the collision energy above 100 meV.However, large discrepancies have been found at low energy range especially below 10 meV,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a strong enhancement relative to the theoretical RR rate coefficients. For the electron–ion collision energy below 1 meV, it was found that the experimentally observed recombination rates are higher than the theoretically predicted and fitted rates by a factor of 1.5 to 3.9. The strong dependence of RR rate coefficient enhancement on the charge state of the ions has been found with the scaling rule of q3.0, reproducing the low-energy recombination enhancement effects found in other previous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85.
表面辅助的金属有机纳米结构因其结构稳定性和潜在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在金属有机纳米结构中,金属原子来源于外部沉积的金属或金属表面原子。外部沉积的金属原子种类多样,取决于目标纳米结构。然而,金属表面原子受限于表面科学常用的金、银和铜单晶金属表面。金属有机纳米结构大多包括Au配位或是Cu配位结构,而只有少量的用表面Ag原子构成。分子金属相互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预期纳米结构的精确控制形成。至于构建基元,有机分子通过M―C、M―N和M―O键与表面金属原子配位。末端炔反应或者乌尔曼耦合能够实现C―M―C节点的形成。Cu和Au原子能够与含有末端氰基或吡啶基官能团的分子配位形成N―M―N键。另外,表面Ag增原子能够通过Ag―N配位键与酞菁分子配位。然而,M―O配位键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我们计划使用末端羟基分子与Ag增原子配位形成金属有机配位纳米结构去研究O―Ag节点。我们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利用4, 4’-二羟基-1, 1’: 3’, 1’’-三联苯分子(4, 4’-dihydroxy-1, 1’: 3’, 1’’-terphenyl,H3PH)和Ag增原子成功构筑了一系列二维有序纳米结构。在室温下,蒸镀的H3PH分子自组装形成由环氢键连接的密堆积结构。当退火温度提升到330 K,一种新的纳米结构出现了,该结构由O―Ag配位键和氢键共同作用形成。进一步地提升退火温度至420 K,蜂巢结构和共存的二重配位链出现,这两种结构中仅由O―Ag―O键构成。为分析金属分子反应路径和O―Ag―O键的能量势垒,我们对该体系进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计算结果显示,O―Ag键形成的能量势垒是1.41 eV,小于O―Ag―O节点1.85 eV的能量势垒。这也解释了分等级金属-有机纳米结构形成的原因。我们的实验结果提供了一种利用有机小分子和金属增原子来设计和构筑分等级二维纳米结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6.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香草醛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草醛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制备了香草醛分子印迹聚合物(MIP);研究了以不同致孔剂合成的MIP在水溶液中对香草醛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以乙腈为致孔剂合成的MIP对香草醛具有较高的识别特性,能较简便地用于香草醛的分离和富集.  相似文献   
87.
以Si,SiO2,AlN和Eu2O3为原料,采用金属热还原法合成了β-SiAlON:Eu2+蓝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对β-SiAlON:Eu2+组成的影响; 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荧光光谱特性。实验结果表明,β-SiAlON:Eu2+发光材料的激发光谱为中心位于290 nm和325 nm的两条宽带,发射光谱位于~485 nm,半峰宽为75 nm,来自Eu2+的5d-4f跃迁,激活剂临界浓度为8%。机理分析表明,Eu2+- Eu2+之间出现能量传递,能量传递的临界距离为1.44 nm;Eu2+占据β-SiAlON晶体中[001]方向管状通道中的空位。  相似文献   
88.
碳纳米管/炭黑混杂填充聚甲醛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在转矩流变仪中熔融混合的方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导电炭黑(CB)共同填充的聚甲醛(POM)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和导电填料用量之间的关系.用该体系的实验数据点对已发表的混合导电填料体系的定量关系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实验数据点和理论预测略有偏差.为方便实际应用,把混合导电填料体系的定量关系式加以发展,推导出逾渗值和两种导电填料质量比之间的关系式,并绘出了工作曲线.设计实验对工作曲线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工作曲线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9.
(1S,3S)-1,3-二苯基-1,3-丙二胺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二氯甲烷作溶剂,N-Boc保护的二氢吡唑在六甲基磷酰胺存在下与苯基格氏试剂反应,比较大量地制备了对应的四氢吡唑(4);再由4合成消旋的1,3-二苯基-1,3-丙二胺(1,总收率35%);1经L-二苯甲酰酒石酸盐拆分制得光学纯的(1S,3S)-1,3-二苯基-1,3-丙二胺,其结构经1HNMR确证。  相似文献   
90.
基于最大熵方法和最小交叉熵方法,给出了根据期权价格推断标的资产价格分布的模型和已知先验信息下推断标的资产价格分布的模型,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给出了模型的简化解,通过粒子群算法求出标的资产价格的密度函数,进而对上证50ETF期权进行定价比较.实证结果表明:基于最大熵方法推断的分布可以作为标的资产价格分布的较好估计;基于最小交叉熵方法推断的分布是在先验信息下标的资产价格分布的较好估计,两种方法适用于我国上证50ETF期权定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