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7篇
  免费   757篇
  国内免费   392篇
医药卫生   843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373篇
  2020年   322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360篇
  2013年   468篇
  2012年   737篇
  2011年   721篇
  2010年   645篇
  2009年   545篇
  2008年   617篇
  2007年   532篇
  2006年   487篇
  2005年   378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实验性急性胰腺炎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外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小鼠轻症实验性急性胰腺炎的炎症反应及胰腺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以雨蛙肽腹腔注射诱发小鼠轻症实验性急性胰腺炎。第1组以盐水腹腔注射作为对照,第2、3及4组每小时腹腔注射雨蛙肽诱发急性胰腺炎;第3组在造模前及造模中两次皮下注射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rhHGF);第4组同时皮下注射rhHGF及其单抗。观察HGF对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及对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炎症小鼠予每公斤体重4、20μgrhHGF时,与单纯炎症组相比,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下降,胰腺组织学炎症评分减少,胰腺腺泡细胞TUNEL凋亡指数增加,caspase3活性增强。予每公斤体重4或20μgrhHGF时,其效应无显著性差异。同时予rhHGF单抗的小鼠,上述指标与单纯炎症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GF能减轻雨蛙肽诱导的小鼠轻症实验性急性胰腺炎。HGF单抗能消除HGF的生物学作用。HGF可以促进急性胰腺炎时腺泡细胞的凋亡,这可能是其保护胰腺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胃癌肝转移后实施肝切除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对1996~2003年间实施肝切除的45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临床病理学指标与患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45例接受肝切除的患者有2例死于术后严重并发症。获得随访的39例患者的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4%,32%和21%。中位生存时间为29.5月,6例患者存活时间超过5年。胃周淋巴结转移、侵袭深度、辅助化疗、肝脏转移灶数目以及胃癌患者的组织学分级均与患者生存期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但年龄、性别、肝脏转移灶的最大直径以及是否进行肝脏介入治疗与患者的生存期之间未见相关性。结论无腹腔淋巴结广泛转移的胃癌肝转移后实施肝切除术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33.
医疗纠纷尸检86例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以法医学观点分析讨论医疗纠纷尸检的意义和重要性。方法:从本系1993年-2001年9月尸检资料中选出涉及医疗纠纷的86例资料,经驻表格逐一登记,分类整理,最后进行分析。结果: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逐年增多,且多集中于儿科(20例,23.2%)、产科(19例,22.1%)、内科(16例,18.6%)、诊所(10例,11.6%)、外科(9例,10.5%)等。医疗纠纷多与院内猝死、难以避免的并发症死亡、临床诊断不清、误诊、误治及医务人员态度不好等有关。结论:医疗纠纷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法医受理医疗纠纷尸检在程序上有利于取得社会公信,并有利于纠纷的最终解决。  相似文献   
34.
色甘酸钠混悬气雾剂与茶碱缓释胶囊治疗中度哮喘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84例中度哮喘病人分成2组。色甘酸钠组(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26±s8a)吸入色甘酸钠混悬气雾剂10.5mg,tid。茶碱缓释胶囊组(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27±8a)口服0.25g。bid。2组均连续观察3mo。结果:色甘酸钠在减轻病人慢性症状、改善肺功能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等方面优于茶碱缓释胶囊,(P<0.01)。而后药仅可缓解近期症状。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中骨折的内固定方法。方法 对2000年10月~2003年3月收治的14例患者17断指采用双针并行髓内贯穿固定骨折,并与同期其他内固定方法进行对比。结果 所有断指均再植成活,随访的10例患者中无1例发生骨不连或骨延迟愈合。平均骨愈合时间5周,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双针并行内固定方法固定更加牢固,更有利于骨折愈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修复烧伤后会阴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990年以来收治的38例会阴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行瘢痕切除松解,21例患者单纯中厚或全厚植皮,4例患者单纯局部皮瓣转移修复,13例患者皮瓣转移配合植皮修复。结果:1例皮瓣尖端2cm坏死,2例部分皮瓣色暗紫,2例植皮部分成活欠佳,经换药及对症处理痊愈,余均疗效满意。结论:皮片移植及皮瓣转移为治疗会阴部瘢痕挛缩畸形的较好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通过 MRI 研究大鼠肾上腺髓质增生(AMH)的信号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比,探讨 MRI 诊断大鼠 AMH 的可能性。方法雄性 SD 大鼠60只,依体重大小,采取随机排列表法随机分为 A、B、C 实验组,皮下注射利血平0.4 mg·kg~(-1)·d~(-1);a、b、c 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10只。A、a,B、b,C、c 组分别连续注射40、60和80 d,行肾上腺 MR 扫描,并和病理研究作对照。结果注射60 d 后 B 组髓质百分数(34.3±5.8)%高于 b 组(25.7±8.9)%(t=2.462,P<0.05),C 组(36.4±7.8)%也高于 c 组(24.8±7.9)%(t=3.104,P<0.01),利血平注射60 d 后 AMH 造模成功;MR 下 B 和 b 组、C 和 c 组肾上腺体积分别为(50.7±14.1)和(41.1±11.0)、(52.7±10.5)和(40.4±10.7)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2.352、3.442,P 值分别<0.05、<0.01);MR 下中心髓质区 T_2WI 信号 B 组高于 b 组(Z=-3.786,P<0.01)、C 组高于 c 组(Z=-3.570,P<0.01);光学显微镜(简称光镜)下见 B 和 C 组髓质明显增厚,细胞数增多、密集,呈实质性片状或条索状分布,形成细胞巢;实验组部分大鼠 T_1WI 下外周皮质信号明显增高,光镜下见束状带增生,细胞呈空泡状肥大,富含脂质。结论 MRT_2WI 中心髓质区信号增高及 T_1WI 外周皮质高信号可能对于诊断大鼠肾上腺髓质增生有意义。  相似文献   
38.
主动免疫恢复T辅助细胞平衡治疗习惯性流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翟晓华  郑亚芬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0):2855-2856
目的:寻求安全、有效地治疗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UHA)的方法,并探讨主动免疫治疗前后的细胞因子的免疫功能变化及T辅助细胞的平衡状态。方法:①对35例UHA患者采用丈夫肘静脉血20 m l分离淋巴细胞行主动免疫治疗(妊娠前治疗两次,妊娠后治疗两次);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对68例UHA患者及30例正常妇女外周血IL-2、IL-4、IL-10、IFN进行检测;③对29例主动免疫后妊娠成功者治疗前后的IL-2、IL-10、Th1/Th2进行检测。结果:①主动免疫组33例妊娠,妊娠成功并分娩29例,妊娠成功率87.88%(29/33),未经主动免疫治疗的对照组妊娠成功率26.67%(8/3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0);②68例UHA患者较正常妇女外周血中IL-2明显升高(P<0.01),IL-10降低(P<0.05),Th1/Th2比值增高(P<0.05);③29例UH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后妊娠成功者IL-10显著上升(P<0.1),Th1/Th2比值下降(P<0.05)。结论:UHA患者Th1、Th2平衡异常,主动免疫治疗可诱导Th1向Th2转移,恢复Th1、Th2之间的平衡,可用于UHA的治疗。  相似文献   
39.
下腰椎失稳合并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下腰椎失稳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及椎体融合器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椎体间融合器BAK融合。结果:术后随访1年一4年3个月(平均2年4个月),椎体间骨性融合率1年89.6%,2年2个月100%,临床症状消失满意率92%。结论:采用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加椎间融合器固定,可使滑脱失稳的椎体部分或全部复位,保证脊柱骨性融合,达到脊柱稳定、解除症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西洋参制成微粉与细粉相比体外溶出情况的变化.方法:用HPLC测定不同时间点西洋参微粉(粒径99%以上分布在0~30μm)与细粉(约180μm)中人参皂苷Rb1溶出的量,并观察西洋参微粉与细粉中人参皂苷Rb1在透析袋中的溶出情况.结果:西洋参微粉中人参皂苷Rb1溶出的速度和程度均较细粉有明显的提高(15~45min,P<0.05;45~60min,P<0.01).结论:西洋参制成微粉后,能大大改善其有效成分的溶出速率和溶出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