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25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总结采用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儿童肾结石的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09年8月,共有115例儿童肾结石患者在该科行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69例,女46例;年龄1~14岁,平均7岁.患儿取俯卧位,B超引导下建立工作通道,用气压弹道或钬激光碎石机碎石.结果 115例均一期成功建立皮肾通道,且均为单通道碎石.单纯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包括经原窦道取石14例,取净10例)100例取净结石,结石清除率约87.0%;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11例,6例排净结石,总结石清除率达到922%.手术时间45~200 min,平均90 min.所有患者未输血,且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儿童肾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2.
患者,男,71岁。因“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2年余”入院。患者2006年1月1日在外院B超检查示前列腺增生,残余尿量〉30ml。膀胱镜检示精阜右侧尿道有小息肉增生,前列腺腺体增生,10~1点处有肿块,呈菜花样。取组织活检,病理诊断为后尿道移行细胞癌。拟行全尿道切除加尿流改道术,但患者因经济原因拒绝手术。2007年1月,患者因肉眼血尿及排尿困难就诊于我院。实验室检查:尿红细胞满视野。膀胱镜检查发现精阜远侧可见环状质硬肿块,无蒂广基,向腔内生长,膀胱镜最小鞘不能顺利通过。腹部B超检查双肾、输尿管、膀胱均未见异常。KUB+IVP示双肾形态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老年急性肺栓塞(PE)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入选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复旦太学附属华东医院诊断及治疗的急性PE患者75例,分为老年组(≥60岁,n=41)和非老年组(60岁,n=34)。对41例老年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1)休克组(n=21)和非休克组(n=20);(2)溶栓组(n=28)、介入取栓组(n=8)和手术取栓组(n=5)。比较不同分组模式下患者治疗前后右/左心室最大短轴径比(RV/LV)、肺主动脉最大直径(MPA)和左、右肺动脉主干直径(LPA、RPA)、上腔静脉直径(SVC)以及栓塞指数。结果在治疗前,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患者的MPA、LPA和RPA值间,以及休克组与非休克组患者的RV/LV、MPA、LPA、RPA、SVC和栓塞指数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老年组患者治疗后肺动脉栓塞指数显著降低(P0.05);非休克组患者治疗后的MPA和栓塞指数显著降低(P0.05);非老年组、休克组、溶栓组、介入取栓组和手术取栓组患者治疗后的RV/LV、MPA、LPA、RPA、SVC以及栓塞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脑钠肽和肌钙蛋白I与RV/LV呈显著正相关(P0.05),栓塞指数和RV/IV与PaO_2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CTPA可以对老年急性PE的疗效做出准确评估。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肺动脉瘘(CPF)的CT冠状动脉造影(CTCA)的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2008年1月—2015年9月经CTCA检查确诊的26例CPF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及VR技术观察冠状动脉异常分支(瘘血管)的起源、数目,冠状动脉有无斑块及狭窄,瘘口位置、大小以及瘘管形态、大小、继发改变等。选取其中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结果 26例CPF患者共发现瘘血管44支,起源于双侧冠状动脉13例,均由双侧圆锥支发出;起源于左冠状动脉9例,由左侧圆锥支发出7例,左侧钝圆支发出1例,左主干发出1例;起源于右冠状动脉4例,均由右侧圆锥支发出。瘘血管直径4~11 mm,平均7 mm。11例患者见冠状动脉斑块形成,4例狭窄程度大于50%。5例呈正常血管形态,2例呈蔓状血管网形式,19例伴动脉瘤形成;单发动脉瘤3例,多发16例;共45个动脉瘤形成,椭圆形33个、梭型8个、不规则形4个。瘘口全部开口于肺动脉主干左侧壁,瘘口大小1.2~5.0 mm,平均2.7 mm,18例患者肺动脉内可见造影剂“浓染”或“喷射征”。6例患者CAG所显示的瘘血管起源、瘘管形态、瘘口位置与CTCA观察结果一致。结论 对于CPF患者,CTCA具有无创性,可提供3D图像,反应血管变异的空间关系,能够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信息,可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PTE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BTCC及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 45例BTCC组织中, 25例(55. 6% )PTEN蛋白表达阳性。随着肿瘤细胞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增高,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降低, 在29例Ⅰ~Ⅱ级肿瘤细胞中, 20例(68. 8% )PTEN表达阳性;在16例Ⅲ级肿瘤细胞中, 5例(31. 2% )表达阳性。T1 ~T2 期和T3 ~T4 期BT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 2% (16 /19)和34. 5% (9 /26),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正常膀胱组织中,PTEN蛋白均呈阳性表达。结论:PTEN蛋白异常表达在BTCC的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PTEN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成为一种新的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6.
根治性膀胱全切输尿管单乳头皮肤造口治疗浸润性膀胱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根治性膀胱全切榆尿管单乳头皮肤造口治疗晚期膀胱癌的手术适应证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单乳头榆尿管一侧腹壁造口术式.即将左侧输尿管经乙状结肠腹膜后转移至右侧与该侧输尿管一并引出腹壁,形成单乳头,外接集尿袋.治疗11例浸润性膀胱癌.结果 乳头形成好,术后尿液引流通畅,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随访2个月~1.5年无乳头回缩塌陷、肾孟肾炎.经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B超检查,证实双肾无明显积水.结论 该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特别适合榆尿管扩张积水的老年、全身情况差.不宜行复杂手术的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07.
皮层与皮层下脑梗塞脑电图分折郭燕明,包秀英,齐琳(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本文总结了1990年以来我院收治的经CT检查证实的148例脑梗塞患者的脑电图(EEG)结果,从中发现了某些规律,皮层与皮层下梗塞EEG从异常程度,异常波的分布特点,以及定位、定侧等...  相似文献   
108.
该文报告了1979~1995年间肾移植术后14例死亡病例资料,其中各种不同病因的感染见于10例病人,占71.4%。其中肺部感染6例,巨细胞病毒感染3例,颅内感染1例,因而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它原因为:2例多器官衰竭,1例慢性排异、左心衰,1例血管吻合口出血,对上述死亡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9.
睾丸女性化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睾丸女性化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睾丸女性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睾丸女性化综合征患者均行睾丸切除术,其中1例尚行阴道成形术,术后均能进行性生活。结论:对睾丸女性化患者而言,明确的诊断和合适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前列腺囊肿的诊断措施与腹腔镜的治疗经验。方法对3例B超、MRI诊断为前列腺囊肿的患者行腹腔镜下囊肿切除术。结果手术时间100~150min,出血约30~50ml,术后皮管引流2d,留置导尿管l~2周。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1年,无尿路刺激症状,无排尿困难,阴茎勃起与射精正常。结论当囊肿靠近尿道及膀胱颈的后方时,腹腔镜切除囊肿具有组织显露清楚、不易损伤盆腔组织、创伤小、出血少等优点,是治疗此类前列腺囊肿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